增强心理弹性!
弹走一切不开心!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在从青春期迈向成年早期的大学阶段,人的重要任务是解决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冲突的问题。当今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需要储备足够的知识与技能才得以应对社会提出的要求和挑战。这些冲突和挑战都会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处理与解决心理问题时,心理弹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的定义有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与过程性定义。
结果性定义,是指即使个体处于不良情境下,仍然能够适应良好或者得到积极发展的结果。
能力性定义,是指个体承受当前不良情境并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行为的能力。
过程性定义,是指个体的能力和特征会通过动态的交互作用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并成功应对。
相较于心理弹性水平低的个体,心理弹性水平高的个体往往具备乐观、坚韧等品质,面对环境变化和困境时自身的调控与适应能力更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他们可以积极调动强大的内心力量,采取适应性、应对性的策略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增强自身心理弹性水平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增强心理弹性呢?
首先,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及时疏导自身不良情绪。
大学生正处于意气风发的年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在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容易遭受打击。而产生这种“打击感”的重要原因在于对困难和挫折缺乏全面且清晰的认知。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遇到困难和挫折是很正常的,失败也并不意味着自己能力差,善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看到困难和挫折背后的意义,比如困难和挫折带给自己技能、心态等方面的成长。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主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而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其次,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当生活中出现挫折与困境时,我们可利用从心理健康课程与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应对这些挫折,如音乐放松法、正念冥想、蝴蝶拍等方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水平,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人,认识自己,处理好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积攒能量与智慧去化解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环境适应性,使我们以更积极的心态和恰当的方式面对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可能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