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教授风采
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授风采 > 正文

胡世雄 教授

作者:   时间:2012-12-12   点击数:

基本信息

姓名:胡世雄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学历:博士、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出生年月:1968-12

电子邮箱:sxhu_0207@yahoo.com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自然地理学

科研方向:生态水文学、3S技术在生态学中的应用、水文模型


 

学习及工作经历

教育背景
2001年9月 — 2004年8月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学位和专业 :哲学博士,自然地理学专业/流域水文学方向

1998年9月 — 2000年8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职位或职称 :博士后 讲师/工程师,河流动力学专业/河口海岸水动力方向

1995年9月 — 1998年6月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学位和专业 :理学博士,自然地理学专业/河流地貌方向

1992年9月 — 1995年6月 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和专业 :理学硕士,自然地理专业/河口海岸地貌专业

1986年9月 — 1990年6月 河南大学
学位和专业 :理学学士,地理专业

工作经历
1990年7月 — 1992年8月 南阳市第二师范学校
职位或职称 :助教/讲师
工作职责 :教学/科研
1999年9月 — 2000年3月 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地址:香港
职位或职称 :高级访问学者/中港合作课题项目办主任
工作职责 :科研/管理
2000年9月 — 2001年8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一号
职位或职称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九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办公室负责人
工作职责 :教学/科研/管理
2004年6月 — 至今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East Stroudsburg大学(East Stroudsburg University of PA)
地址 : East Stroudsburg, Pennsylvania,USA
职位或职称 :助理教授(2004)/终身副教授(2009)/教授(2014)/地理系系主任/GIS及水文实验室主任(2015)
工作职责 :教学/科研/管理
20015年1月 — 至今,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学院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万家丽中路云塘校区
职位或职称 :被聘为二级教授/博导/兼职外方院长

 

教科研项目

1. 2015-2018,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监测评估地区发展对宾州森林响尾蛇生境的影响,项目主持人之一(Co-PI)),35万美元
2. 2016-2018,径流变化下三江源冲积河群的河床演变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第二负责人,95万元
3. 2012-2015, “坡面流阻力实验研究”,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主持,59万元
4. 2010-2015,“利用激光雷达研究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美国国家宇航局( NASA)和美国渔业及野生动物保护署联合支持,项目主持,25万美元
5. 2007-2011, “利用GIS技术研究流域沿河外来植物品种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资助,项目主持,6万美元
6. 2007-2010, “利用GPS和GIS技术研究新泽西州黑熊活动范围和流域环境因素的关系”,新泽西州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局资助,项目主持,12.5万美元
7. 2007-2010, “利用GIS技术研究河岸崩塌及预测模拟”, 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资助,项目主持,6万美元
8. 2006-2009, “外来物种在流域沿河分布及影响因素调查”,宾州自然资源保护局资助,项目主持,12万美元
9. 2006-2008, “利用GIS和遥感技术研究弗吉尼亚Wallops创新基地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美国宇航局(NASA)资助,项目主持,10万美元
10. 2005 - 2007, “崩岸以及其对野生虹鳟鱼栖息地的影响模拟研究”,宾州州立高校系统基金资助,项目主持,2万美元
11. 2004-2007, “流域过程观测与模拟”,宾州州立East Stroudsburg大学研究基金,项目主持,2万美元
12. 2011-2015,河南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基金,项目主持,100万
13. 2008-2011,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研究基金,项目主持,100万
14. 2008-1011,坡面水流实验研究,四川大学山区河流开发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持,10万
15. 2008-2010,小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主持,8万
16. 2008-2012,山洪形成机理、预报技术与致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中国自然科学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项目负责人之一,180万
17. 2001-2003,海岸漂泥与高含沙混浊带的形成机理研究,中国自然科学国家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主持,23万
18. 2000-2001,淤泥质海岸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项目主持,15万
19. 2000-2003,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临界条件研究,中国科技部资助,973重大项目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40万
20. 1999-2001,非恒定流输沙机理研究,中国教育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项目资助,项目主持,10万
21. 1999-2001,渤海湾与深圳湾的河口演变机理及海岸环境对比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资助项目,专题负责人,40万
22. 1999-2000,嘉陵江流域管理减水减沙效果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主持,15万
23. 1998-2002,海河河道萎缩机理及其对洪灾影响研究,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水利部联合资助的“九五”重大基金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30万

 

教科研论文

1. 李志威,刘晶,胡世雄*,田世民,潘保柱.中国冲积大河的河型分布与成因[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7,37(2):7-13.DOI:10.3880/j.issn.1006-7647.2017.02.002
2. Long Yuannan, Changshan Wu , Changbo Jiang , Shixiong Hu , Yizhuang Liu, 2016, Simulating the Impacts of an Upstream Dam on Pollutant Transport: A Case Study on the Xiangjiang River, China, Water 8(11):516-523 DOI: 10.3390/w8110516
3. 李志威,李艳富,王兆印,胡世雄*. 2016,分汊河流江心洲洲头冲淤概化模型. 水科学进展. 27(1):1-10.
4. Pengcheng Qi, Shixiong Hu, Haijun Zhang, and Guangmeng Guo. 2016. Sharpening method of satellite thermal image based on the geographical statistical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Remote Sensing. 10(2), 025013
5. Yuanpei Liu; Shixiong Hu, 2016, “Study of precipitation interpolation based on Geostatistical Analyst”,24st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DOI: 10.1109/GEOINFORMATICS.2016.7578974
6. Zhao, Binbin, Dongliang Peng ; Shixiong Hu ; Shanshan Liu, 2015, A practical technique to solve settlements overlapping roads problem in map generalization, 23st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7. Shixiong Hu, et al., 2014 “Application of Modular Approach in GIS-based Hydrological Modeling”, 22st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8. Wang, Wensheng, Shixiong Hu, et al., 2013, “How to select the reference basin in the ungauged regions”, J.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Vo18, No. 8, pp. 941-947,(doi:  http://dx.doi.org/10.1061/(ASCE)HE.1943-5584.0000680)
9. Jiang Changbo, Deng Bin, Hu Shixiong, et al. 2013,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swash zone hydrodynamics. Sci China Tech Sci, 2013, 56: 3093-310
10. Ren, Xing, Shixiong Hu, et al., 2013, “Spatial and temporal analysis on tourism econom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21st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11. Qi, Pengcheng, Shixiong Hu, Yan Cui, 2013, “On the suitability of the SRTM DEM for simulating potential insolation”, 21st Internationa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12. Tong, Haibin, Zongzhi Wang, RuonanHao, Shixiong Hu, 2013, “Analysis of accurately estimating infiltration rate of river's flow routing model”, 21st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13. Liu, Yuanpei, Shixiong Hu, Peiyuan Li,2013, “Applications of GIS and RS in 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21st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DOI: 10.1109/Geoinformatics.2013.6626148
14. Long, Yuannan, Changbo Jiang, Shixiong Hu, Chu Bei. 2012, “The Simulation Research o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inLianshui Watershed, China”,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9-211: 2018-2022.
15. Li, Donglong, Wensheng Wang, and Shixiong Hu, 2011, “Characteristics of annual runoff variation in major rivers of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ssue 11, DOI: 10.1002/hyp.8361.
16. Shen, Y, Yujie Huang, Shixiong Hu. A framework of early warning and emergency systems for highway natural disasters[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nic Automation & Control Engineering. IEEE, 2011:2820-2823.
17. Wang, Wensheng, Shixiong Hu, 2010,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for synthetic generation of daily streamflow”,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ssue 6 doi:10.1007/s11269-010-9686-9.
18. Chen,Jie, Changbo Jiang, Shixiong Hu, Wenwei Huang. 2010, “Numerical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field and wave propagation near submerged breakwater on slope”. ActaOceanologicaSinica, 29(1): 88-99.
19. Hu, Shixiong,and  Ling Bian,  2009, “Interoperability of Functions in the Environment Models, A case study in hydrological modell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IS,23:5,657 — 681, DOI:10.1080/13658810902733674.
20. Bian, Ling and Shixiong Hu, 2007, “Identifying components for interoperable process models using concept lattices and semantic reference syste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IS, 21(9), 1009-1032.
21. Hu, Shixiong and Athol D. Abrahams, 2006, “Partitioning the flow resistance to overland flow on rough mobile bed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31, 1280–1291.
22. Shixiong Hu and Athol D. Abrahams, 2005, “The effect of bed mobility on resistance to overland flow,”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 30 (11), pp1461-1470.
23. Shixiong Hu and Athol D. Abrahams, 2004, “Resistance to overland flow due to bed-load transport on plane mobile bed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 29 (13), pp1691-1701.
24. Shixiong Hu at al., 2004, “Effects of watershed management on the reduction of sediment and runoff in Jialing River,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3, pp9-15.
25. Zhaoyin Wang, Shixiong Hu, Yongsheng Wu, Xuejun Shao, 2003, “Delta proces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ver basin Management, IAHR, Vol.1, No.2.
26. Shixiong Hu, Zhaoyin Wang, Joseph Lee, 2001, “Study on the flood control and shrinkage of the Haihe River mouth,”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Vol.44, pp.240-248.
27. Shixiong Hu, Onyx Wai, 2001, “Experiment study on the wave energy dissipation and cohesive sediment transport in silt coas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No.2, pp54-64.
28. Yuchuan Bai,  Huanting Sheng, Shixiong Hu, 2000, “Three Dimension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Estuarine Region and Case Study of the Haihe River Mou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Vol.15, No.4, pp67-79.
29. 蒋昌波,邓斌,胡世雄等. 冲泻区水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3, 43(12): 1328-1337.
30. 蒋昌波, 隆院男, 胡世雄. 坡面流阻力研究进展. 水利学报, 2012,43(2): 189-197.
31. 邓斌, 蒋昌波, 胡世雄. 分布式水文模型中模块分解与组合的理论研究. 水利学报, 2009, 40(10): 1264-127.
32. 蒋昌波, 楚贝, 胡世雄, 刘东润. 涟水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8(4):64-70.
33. 楚贝, 蒋昌波, 胡世雄, 刘东润. 基于SWAT的涟水河上游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3(5):19-25.
34. 孙豪文, 胡世雄, 蒋昌波, 隆院男.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变化分析.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3, 29(1): 51-55.
35. 吴永胜,王兆印,胡世雄.淤泥对波浪衰减作用的数值模拟.水利学报,2003年第7期.
36. 王兆印,胡世雄.利用粘土絮凝网处理钼矿尾液技术研究.泥沙杂志,2002年第11期.
37. 蒋昌波,白玉川,胡世雄.海河河口淤泥启动实验研究.水利学报,2001年第6期.
38. 白玉川,胡世雄.淤泥质海滩波浪衰减研究.水利学报,2000年第6期.
39. 胡世雄.现代地貌学研究进展.地学前缘,2000年第4期.
40. 胡世雄,靳长兴.侵蚀临界坡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4期.
41. 胡世雄,靳长兴.坡面水流的实验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3期.
42. 胡世雄,靳长兴.坡面流及坡地动力侵蚀过程理论研究进展.地理研究,1998年第3期.
43. 胡世雄,靳长兴.坡面水力侵蚀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年第6期.
44. 曲建军,胡世雄.敦煌鸣沙山风沙灾害与防治.中国科学(D辑),1997, 27(1) .
45. 胡世雄,吴正.敦煌鸣沙山金字塔沙丘形成机制研究.地理研究,1997年第2期.
46. 胡世雄.土地利用研究的方向与任务.地域开发与研究,1997年第2期.
47. 胡世雄.地球信息产业化的现状与未来.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2期.
48. 胡世雄.海平面变化对广东海岸开发的影响与对策,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7年第2期.
49. 胡世雄.珠江三角洲西水东调途径的探讨.珠江现代建设,1996年第1期.
50. 胡世雄.论开辟珠海港的条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研究,海洋开发与管理,1995年第2期.
51. 胡世雄,吴正.敦煌鸣沙山演变规律及对月牙泉的影响研究.热带地貌,1995年第2期.

 

专著及教材

1. Shixiong Hu, Xinyue Ye,Editors, the series of International Geoinformat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s, IEEE Publisher,
2. Zhaoyin Wang, Shixiong Hu, Editors, Stochastic Hydraulics, 2000, Balkema Publishers,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900p.
3. Hu, Shixiong, 2011, Recent Development in Studies of Overland Flow Resistance, Chapter 2, Overland Flow and Surface Runoff, edited by Tommy Wong, Nova Publisher,  ISBN: 978-1-61122-868-7

获奖、荣誉及社会任职

获奖
1. 2015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
2. 2009年被湖南省政府选聘为首批百人计划入选者;
3. 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个人服务奖(2012,2013)

学术兼职及参与团体组织

1. 2006至今先后被聘为清华大学、四川大学、河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和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以及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2. 2008年至2015年,担任美国宾州高校系统弗吉尼亚海洋联合基地管委会委员,协助管理基地建设和学科发展
3. 2011年-2015年兼任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East Stroudsburg大学多学科交叉硕士项目负责人
4. 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会员
5. 国际水文协会 (IAHS)会员
6. 美国地理学会(AAG)会员
7. 国际水利工程协会(IAHR)会员
8. 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CPGIS)协会执委(2010-2015),青年学者高层论坛执行主席(2010-2012)以及归国服务委员会主席(2010至今)
9. 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系统(CPGIS)协会主席(2015-2016),执委会主席(2017-2018)
10. 美国地理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11-2013)/主席(2014—2016)/执委会主席(2017-2018)
11. 作为美国地理年会分会组织者和主席,组织“人类活动对流域过程的影响”系列会议(2007-2017)
12. 作为会议副秘书长在河南省南阳市协助主办2011年中国地理学会地貌年会
13. 作为会议联合秘书长主办2013(河南)、2014(台湾)、2015(武汉)、2016(爱尔兰)国际地理信息年会,并主编论文集,由IEEE出版
14. 作为会议秘书长,主办第八届世界随机水力学大会(2000)
15. 作为会议秘书长主办第一届(1998,北京)、第二届(1999,美国密西西比州)中美泥沙学术交流会和第三届(2000,德国慕尼黑)中德非恒定流泥沙基本理论研讨会

 

 

上一条:龚威 教授

下一条:周旗 教授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南阳师范学院中区逸夫楼

办公电话:0377-63513727
招生就业电话:0377-63523139

南阳师范学院微信
南阳师范学院微信

地旅学院微信
地旅学院微信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