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
健康睡眠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良好的睡眠具有补充人体能量、增强自身抵抗力、促进人体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使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休息等功能。而睡眠不足会影响我们的学习能力、对压力源的处理能力、增加压力源的负面情绪反应并减少积极情绪,甚至会影响我们准确感知世界的能力。
近日,《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3》发布,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平均睡眠质量最好。但现实中仍有不少大学生在早睡与熬夜间选择了后者。
到底是什么“偷走”了大学生的睡眠时间呢?
2014年,荷兰学者Kroese等人提出的“睡眠拖延”这一概念,这在国内被称为“晚睡强迫症”、“习惯性熬夜”或“报复性睡前拖延症”,是指个体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情况下,习惯性地推迟其预定的就寝时间的行为。你是不是也是睡眠拖延者?“睡眠拖延”的几个成因,你中招了几个?
1. 习惯晚睡晚起:如果你是一个习惯晚睡晚起的人,生活在睡眠-觉醒节律与社会要求不一致的环境中时,则需要付出比习惯早睡早起的人更多的努力来强迫自己提前休息。而长时间的高自我要求会让自己感到疲惫,因此,晚睡晚起型人更倾向于推迟就寝时间,做出拖延行为,让自己处于一个舒适状态。
2. 自我控制力差:到了晚上,由于白天消耗了过多的精力,个体处于心理能量不足和自我控制力薄弱的状态,所以往往会自我调节失败,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去睡觉。其次,当个人没有真正意识到睡眠不足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抑郁,损害他们的注意力和推理能力等认知功能时,缺少自主性动机,也容易增加睡眠拖延倾向。
3. “延长今天”的心理:结束了一个忙碌的白天,自己能自由支配的只有睡前的几个小时。可能是因为今天有事没做完,心理产生了焦虑情绪,也可能是想充分利用睡前的空闲时间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于是在熬夜的同时不断安慰自己“时间还长”,以便能够心安理得地延长今天。
4. 手机依赖:“白天的劳累并不影响晚上的欢娱”,抱着这种心态,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刷社交媒体、打游戏、追剧等而选择了晚睡,对手机已产生较强的依赖,养成了睡前玩手机的习惯。再加上智能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使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睡前拖延的程度。
如何获得一个好睡眠?
1. 如果你有睡眠拖延行为,不妨问问自己拖延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找回缺失的时间吗?那么你应该在白天获得更多的快乐、放松和自由,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你就不必从夜晚偷取这种感受。
2. 为了避免深陷刷手机难以自拔,你也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规则,睡觉前30分钟禁止使用一切电子设备。
3. 多使用“当······时,就要······”的句式,比如“当十点的闹钟响了,我就去睡觉。”以强化自己的意念,形成习惯。
4. 在睡前一个小时洗个热水澡或泡脚,能让你在体温下降时顺利入睡。
5. 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形成作息规律的生物钟。
6. 因为压力导致的睡眠问题,可在睡前15分钟做肌肉放松训练。
从今天起,
告别熬夜,规律作息。
做一个健康的、快乐的、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