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访问南阳师院外国语学院
  • 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荣誉获奖
    • 学院快讯
  • 党的建设
    • 组织机构
    • 学习园地
    • 党建动态
    • 工会之家
    • 制度建设
  • 教育教学
    • 专业设置
    • 师资力量
    • 教师风采
    • 教学动态
    • 实训教学
  • 学术科研
    • 学术交流
    • 科研成果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认证与评估
    • 专业认证
    • 审核评估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团学动态
    • 学生风采
    • 心理热线
    • 军事国防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政策
    • 招聘信息
    • 校友风采
  • 党政公开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文档下载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荣誉获奖
    • 学院快讯
  • 党的建设
    • 组织机构
    • 学习园地
    • 党建动态
    • 工会之家
    • 制度建设
  • 教育教学
    • 专业设置
    • 师资力量
    • 教师风采
    • 教学动态
    • 实训教学
  • 学术科研
    • 学术交流
    • 科研成果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
    • 研究生
  • 认证与评估
    • 专业认证
    • 审核评估
  •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团学动态
    • 学生风采
    • 心理热线
    • 军事国防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就业政策
    • 招聘信息
    • 校友风采
  • 党政公开
    • 党务公开
    • 政务公开
  • 文档下载
  • 联系我们

团学工作

  • 规章制度
  • 团学动态
  • 学生风采
  • 心理热线
  • 军事国防

心理热线

  • 首页> 团学工作 > 心理热线 > 正文
  • 【健心科普】《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自我疗愈小技巧
    来源: 作者: 日期:2024-01-19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心理学书籍,它通过讲述蛤蟆先生的心理咨询经历,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心理学许多重要的知识,并且见证蛤蟆先生治愈和改变的过程,深受读者青睐。

    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和不愉快,及时地自我接纳、自我疗愈至关重要。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5个自我疗愈的小技巧,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小伙伴。


    一、为自己负责

    博尔赫斯有一首广为人所喜爱的诗,诗名即为《你不是别人》。


    “你不是别人,

    此刻,你正身处

    自己的脚步编织起的

    迷宫的中心之地。”

    想要自我疗愈,首先要成为自己,为自己负起责任。



    只有真诚地认为自己应该为自己负责,才有动机面对心理疗愈过程中的种种阻碍,才有勇气去一点点实践改变。

    二、量化情绪 释放情绪

    对于情绪的了解始于对情绪的量化。情绪量化能够赋予抽象的情绪感受一种可把握的实际意义。

    以刻度范围为1-10的情绪温度计为例,1代表当前情绪状态非常糟糕,10代表当前情绪状态非常美好。

    当发觉此时的情绪状态不太好时,需要意识到负性情绪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压抑和逃避,而是将情绪释放出来。

    我们可以通过撕纸法释放情绪——将自己的烦心事写在纸上,试着把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转移到这张纸上,然后把纸撕成碎片。


    重复这个过程,并不断地评估自己的情绪刻度,直到感觉内心平和为止。

    三、拥抱童年 把握自己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童年对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就像一棵树、一朵花扎根之地。


    美好的童年提供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支撑根系无惧风雨,茁壮成长。而存在创伤的过去则导致缺乏营养、充满匮乏,根部无法充实地、信任地扎根大地。


    但随着孩童长大,他不再是只能被动接受和反应的小树和花朵,他有了更多的力量来调控自己以后的人生。

    主动把握未来的人生方向才是成年人的选择。

    四、与父母 保持心理分化

    儿童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就是父母和家庭,父母对儿童的反应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

    童年已经远去,孩童逐渐长大。

    但有多少人长成了父母的样子(父母自我状态)?

    有多少人却仍然停留在童年时幼小的自己(儿童自我状态)?

    与父母保持心理分化能够帮助自己建立强大的心理壁垒,摆脱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的影响。

    当事件发生时,避免自己像一个孩子一样行事或者像父母那样行事。

    我们需要真正掌握事情的主动权,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五、行动起来 未来可期

    从多个角度探索自己,坦然地接受各个方面,好的坏的,都是自己的一部分。

    发现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尊重自己的感受,开始逐步实施实现目标,书写属于自己未来的人生故事。

    与自己和解,接纳自我,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寻求改变和突破。

    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让我们都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上一篇: 【心晴驿站】假期来了,你的“心理行李”打包好了吗?
    下一篇: 【健心科普】用希望感开启崭新的2024
    版权所有: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    邮政编码:473061
    办公电话:0377-63513722    招生咨询电话:0377-63513622  0377-63513617

    官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