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内心活动:
“等会儿就要上台做pre了,要是说得不好,同学们会不会嘲笑我?”
“这次考试考砸了,父母一定对我很失望吧。”
“刚才好像说错话了,Ta会不会觉得我不礼貌?”
我们之所以产生上述心理活动,都是“负性评价恐惧”在作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负性评价恐惧,学习积极应对它的方法吧~
一、什么是负性评价恐惧?
负性评价恐惧是指个体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担忧和恐惧,容易导致个体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为了避免潜在的负面评价,个体会做出一系列与他人不同的行为,比如回避目光接触、减少说话量或降低语调、站在群体的周边等。
二、为什么会在意负面评价?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表明,得到他人的喜欢、认可和尊重是人类天生具有的基本需要。基于这些需要,人在社会交往中都希望能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因此会对他人的批评、指责、嘲笑等负面评价感到担忧。
对于社交焦虑个体来说,他们会把周围的人看作自己的观众,并且给自己预设了一个较高的行为标准,认为他人也以这一标准来评价自己。而社交焦虑个体往往怀疑自身的能力,认为自己达不到标准,容易感知负面评价和负性反馈。这种对负面评价的预期和恐惧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焦虑水平,焦虑体验又使得个体低估自己的能力,由此形成了一个负性循环。
三、负性评价恐惧带来的消极影响
1.引发考试焦虑
考试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被评价的情境, 考试焦虑在本质上也是对自我遭到负面评价的担心。特质性的考试焦虑实际上就是对失败的恐惧,而对失败的恐惧在发展上可能来源于父母给予的负面评价。
2.减少助人行为
在大多数情况中,人们都愿意帮助他人。但是,在负性评价恐惧的影响下,人们感到他人在注视、关注自己,会担心自己因为言语和行为不当而受到他人责备,因而表现出较少的助人行为。
3.影响饮食
研究表明,负面评价恐惧与节食存在联系。有些人会通过节食达到社会认可的苗条身材,以此来获得社会接纳、提高在同伴中的地位。
四、如何应对负性评价恐惧
1.微调你的想法,从评价中获得益处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接受到一些负性评价,可以通过改变对他人评价的解读,思考一些评价带来的益处,来调整自己。比如通过他人的评价,收获了新的见解,让自己更加进步。大家可以想想,在过去具体发生的事情中,有没有负性评价是对自己产生帮助的。
2.修正对于负面评价的过度恐惧
首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觉得自己得到极度负面评价的概率有多大?”
“实际上真的发生的概率又有多大?”
两个答案之间的差异会提醒我们:焦虑与恐惧会蒙蔽对事物的看法。在有情绪的时候,可能会去高估得到负面评价的可能性,认为所得到的评价都会是负面的。
3.避免认为评价有针对性
将评价当作对个人的批评是一个常见的思维偏差。例如,当你鼓起勇气提出一个建议,而对方表示不认可时,你可能会产生“对方讨厌我”的想法,将别人对事的看法误认为是对你个人的评价。
若要克服这种思维偏差,需要进行思维调整。首先,不要将所发生的事都当作是针对自己的、都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其次,了解别人做出负面评价的原因,这并不一定表示自己不受人喜欢、没有能力。
4.有效抵御负面评价
建立对自己清晰和稳定的认识,不因别人主观的评价而对自己质疑、否定和自责。也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优势上,多想想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功和开心的事情,收获自信,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希望屏幕前的你,相信自己拥有应对负面评价的能力,接纳自我,悦纳自我,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