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李斐然 张佳 辛鑫/文 方蒙恩/图)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工程,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精心组建“情暖童心·阳光童行”教育实践团。29名青年学子奔赴南阳市卧龙区潦河镇潦东村,以教育关爱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交出了一份饱含青春热忱的实践答卷。
周密部署,筑牢实践根基
6月27日,学院召开行前动员会,全面部署实践工作。团委副书记李斐然老师从安全保障、纪律规范、实施方案等多维度系统部署,提出“明确分工、专业赋能、集思广益”的行动指南,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安全机制。会议强调全体队员需强化政治意识与责任担当,以专业技能服务基层,用青春智慧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多维赋能,创新实践路径
实践团立足外语学科优势,打造“红色教育+语言启蒙+素质拓展+艺术美育+心理辅导+安全自护”六位一体课程体系,累计开展特色活动20余场,惠及乡村儿童百余人次。
在红色教育板块,志愿者们通过"党史拼图"“摩斯密码破译”"勋章DIY"等沉浸式活动,将红色基因融入趣味课堂。孩子们在"谍战大作战"中感悟革命精神,在"勇敢者勋章"制作中传承红色信仰。
语言启蒙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英文配音、情景剧演绎等形式激活学习兴趣。《熊出没》主题曲英文改编、“小猪佩奇"互动配音等创意教学,让英语课堂变身"大型圈粉现场”。
艺术美育实践中,"击鼓传画"解锁童真想象力,非遗折纸传承东方美学智慧。26幅"童画里的乡土中国"展现乡村儿童的艺术视野,千纸鹤、三叶草等折纸作品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心理课堂则通过"情绪小怪兽"角色扮演,帮助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向阳成长。
安全护航,践行青春担当
针对夏季安全隐患,实践团开设安全教育专题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趣味问答等形式传授防溺水、火灾逃生知识。趣味足球课堂同步开展,孩子们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于团队协作中锤炼意志。"看到他们认真演练自救技能、球场拼搏的身影,我们真切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志愿者动情说道。
双向奔赴,共绘成长图景
本次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志愿者们蹲身陪伴留守儿童制作彩泥、倾听心声,用双语故事架起沟通桥梁;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与求知的眼神,也让青年学子深化了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孩子们眼里的光,让我读懂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实践团成员在日记中写道。
深化育人,续写振兴篇章
外国语学院始终将社会实践作为育人重要载体,构建"专业实践+社会需求"双向赋能模式。本次活动累计创作教学案例15份,建立长效帮扶机制3项,为后续乡村振兴服务奠定基础。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课程设计,精准对接乡村儿童成长需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随着实践团满载收获返程,2025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外院学子以专业为笔、以热忱为墨,在乡村振兴画卷上书写青春华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让实践育人成果在广袤乡村落地生花。
外国语学院团委
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