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李斐然 张佳 方蒙恩/图文)为深入践行国家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外国语学院持续开展2025年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子于服务家乡中磨砺意志、担当作为。
躬身社区,传递大城小爱。在麒麟区志愿者联合会发起的“大城小爱”志愿服务行动中,23级3班的吕俊秀同学积极响应,躬身实践,用行动诠释青年担当。在街道办事处服务期间,她认真对待环境整治、文件整理及社区老人关怀等多项工作:清扫街道,焕新社区容颜;梳理档案,提升行政效能;陪伴独居老人,传递邻里温情。每一项任务,她都以饱满的热情和细致的态度完成。活动结束后,她深刻认识到:“服务家乡,不仅是对这片养育之地的深情回馈,更是一场与故土同呼吸、共成长的青春‘双向奔赴’。每一次付出,都让我与家乡的联系更加紧密,也让青春的价值在奉献中熠熠生辉。”
寻根文脉,守护精神家园。23级3班的董孝瑞同学怀揣着对家乡文化的赤诚,积极投身于民权县共青团举办的“故里寻庄,文脉传承”研学活动。她与研学队伍深入民权县苏庄村、牛牧岗村等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实地参观历史遗迹、现场观摩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聆听村落历史沿革、并亲身体验传统竹编、泥塑等非遗技艺的精湛工艺。研学之旅结束后,董孝瑞深有感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她深感肩负着了解、守护、传承这份珍贵文化遗产的使命。展望未来,董孝瑞同学将继续以青春为笔,以行动为墨,积极传播民权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价值,为家乡文化根脉的生生不息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精准助学,搭建梦想桥梁。23级8班的高灿洋同学,化身共青团息县县委“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的“探路者”,深入乡镇腹地,走进困难学子家中。她用脚步丈量乡间小路,用笔尖记录真实困境:家庭人口结构、微薄的收入来源、简陋的居住条件,以及那份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喜悦。学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与家庭的重压交织,让她心中责任沉甸甸。她深知,每一次入户的细致核查,都是为梦想的种子寻找最合适的土壤。她感慨道:“社会善款承载着千钧信任,我们必须以极致的严谨和细心,确保每一分爱心都精准‘用在刀刃上’,不负这份托付,不负那些渴望的眼睛。”
在此次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外院学子怀揣赤子之心,扎根基层沃土,以奉献之情服务社区、以传承之志守护文脉、以青春之力助学圆梦,在乡土大地上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答卷。未来,外院学子将持续以青春之我反哺桑梓,在服务奉献中绽放时代芳华。
外国语学院团委
202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