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通讯员 李斐然 张佳 方蒙恩/图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导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才干、贡献力量,外国语学院积极开展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外院学子怀揣热忱,深入家乡沃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书写着青春与家乡同频共振的动人篇章。
深入社区基层,筑牢安全防线。23级1班的聂雅雅同学赴栾川县城关派出所兴华路南警务室,参与“青力相助”志愿服务公安局社会实践活动。她深入社区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通过入户走访与电话沟通,细致核查标准地址、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及实有单位信息;以鲜活案例向居民普及反诈知识,化解邻里纠纷;随警长巡检商户消防设施,强调灭火器定期维护、通道勿遮挡的安全准则。这次实践让她深刻体悟到:社区警务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每一次耐心的沟通、严谨的登记、安全的叮咛,都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基石。
青春服务社会,爱心守护童年。23级1班的张双帆同学参与了由新密市祥和街社区开展的“爱心辅导·暑期护航”志愿活动。在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妈妈”公益课堂中,张双帆与同伴们化身“成长守护者”,为祥和街社区的孩子们编织起知识与安全的双重保护网。她主要负责英语课堂,用趣味互动点燃语言学习热情;同时协同社区志愿者开展“平安成长”户外安全实践课,让安全意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活动结束后,张双帆深有感触:“能用所学帮助他人,在服务中提升自我,这份责任与收获让我倍感珍贵。未来,我渴望更多这样的机会,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倾注点滴关怀,汇聚社区暖流。23级3班的王玉玲同学参与了由信阳市住房委员会办公室平桥办事处组织的“志愿同行·传递温暖”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住房办的指导下,她和志愿者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弯腰拾捡,让社区环境焕然一新;细致排查,为住房安全保驾护航;嘘寒问暖,将关怀送到社区老人心坎上。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提升社区生活品质、增进邻里情谊、激发社区活力的强大暖流。王玉玲在服务中深刻体会到:“社区是家的延伸,互助合作是邻里最美的底色。我愿持续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添砖加瓦,与居民们携手,共同描绘和睦友爱的幸福家园。”
在此次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国语学院学子踊跃参与,投身基层天地。从警务一线的严谨守护筑牢平安,到社区课堂的爱心辅导点亮童心,再到社区家园的躬身服务传递温情——他们用青春足迹丈量家乡热土,以实干担当诠释青年使命。这些鲜活的实践故事,不仅锤炼了个人能力,更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与时代同频共振、服务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期待更多青年学子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服务家乡、奉献社会的广阔舞台上绽放绚丽光彩!
外国语学院团委
2025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