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斐然 伍雪影 范昱彤/图文)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外国语学院特开展2023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外院学子为构建美好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
1月26日,为了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有关政策,提升居民文明素质,河南省林州市社区定于1月26日上午组织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22级11班魏如玉积极响应志愿号召,报名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结束后,魏如玉说:“通过这次的劳动志愿活动,我不仅锻炼了自己,更加深了自己对周围社区环境的了解,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大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劳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锻炼自身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的有效途径。”
1月27日,22级11班王翠霞得知河南省开封市杜良乡正致力于打造文明乡村,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便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志愿活动。在此期间,王翠霞主要负责检查卫生,拾捡社区垃圾。活动结束后,王翠霞表示:“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体会到,我们不应该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社会实践的磨练,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我们正确的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更好的发现自身的不足。”
1月28日,22级2班刘小红了解到社区环境问题需要改善后,便积极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她说:“经过这次的志愿服务,我深刻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辛苦,更深深的体会到了付出劳动和收获的快乐。我走出了理论知识,落实于实际生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要坚持公共场所的整洁,我也会提醒身边的人注意坚持公共卫生,因为这次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我体会到劳动者的辛苦,体会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明白了要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其实,生活不仅仅是为自我和自己的家人努力,还能够为这个社会而努力。再如做事情的时候要肯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懂得与人交流等。”
1月28日,22级11班陈春艳积极响应河南省淮阴区葛店乡人民政府号召,积极参加志愿活动。陈春艳的主要任务是关注街道车辆情况,有效指挥来往车辆,为非机动车安排指定通行通道。活动圆满结束后,她说:“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体会到平日那些劳动者的不易,我们的城市之所以如此的干净和整洁,离不开背后各种岗位的劳动者。我们在劳动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共同协作,完成工作。尽管是在寒冷的冬天,但依然觉得快乐,打扫街道,使环境更加美丽,让我们收获了自身的满足感,我们要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乡镇美丽贡献一份力量。”
1月28日,22级6班蔡倩回到了南阳市内乡县,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负责社区卫生。活动结束后,蔡倩表示:“捡拾街道上的垃圾,让乡村环境更加美好,看着街道越来越整洁,我的情绪很激动,很感谢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让我成长了许多,也让我明白了解决社会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我们乡村的环境问题,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干净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丽,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多的参加这种实践活动,提高自己也提升社会环境质量,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在此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外国语学院学子积极奋斗在志愿活动前列,为家乡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鲁迅先生曾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作为新时代的力量,青年志愿者正在用实际行动挑起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外国语学院团委
2023年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