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斐然 王勖珂 赵紫依/文)2022年新春来临之际,疫情再次席卷河南,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这关键时刻,为减轻疫情防控压力,遏制疫情扩散,引导学生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外国语学院积极组织2022年寒假“返家乡”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学子们纷纷穿上红马甲,戴上红袖章,加入志愿者团队,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1月5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爆发疫情,外国语学院2020级7班学生马一龙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此次疫情来势汹汹,让人始料不及,全市立即进入封锁状态,全员核酸检测工作需要尽快完成,马一龙接受志愿者培训后负责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将数据汇成表格,输入网络。直至1月20日,禹州市进行了数轮全员核酸检测,马一龙均参与其中。通过此次活动,马一龙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深刻体会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义务,能够作为志愿者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感到十分荣幸,并决心竭尽所能地发挥自身优势,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11日,接到河南省连庄村开始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消息后,外国语学院2020级2班学生孔维金立即报名加入了志愿服务工作。1月11日至15日,孔维金的主要任务是挨家挨户收集村民核酸检测信息并进行登记,随后回到村委办公室将信息录入网络。1月16日至20日,孔维金接到村委安排,负责协助排查返乡人员,并向居家隔离人员宣讲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经过近十天的志愿工作后,孔维金说:“身为志愿者,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我的岗位很平凡,但是能够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很幸福很光荣,同时我深刻理解了志愿精神的内涵,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加入志愿者团队,积极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在奉献中体会幸福!”
1月17日,河南省和孝镇异地返乡人员开始增多,人流量增大,工作人员的统计压力也随之增大,外国语学院2020级9班学生马鑫铭主动去村委会报名成为志愿者。1月17日至24日,马鑫铭的工作是在村口值班,拦截异地车牌号的车辆,检查异地返乡人员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并进行信息登记。1月25日至31日,马鑫铭跟随村委领导来到独居老人家中,给他们发放防疫物资,帮助他们清理庭院,购置年货。工作结束后,马鑫铭说:“作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需要帮助的时候奉献自己,贡献力量,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我深感骄傲和自豪。我坚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我们终将战胜疫情!”
1月18日,得知河南省华龙区“晨曦”志愿服务队正在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外国语学院2020级2班学生毛含含立即报名成为志愿者。1月18日至24日,毛含含的主要任务是坚守在社区门口的值班岗位,严格要求外来人员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完成测温登记后,方可进入社区。1月25日至28日,毛含含负责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秩序,提醒居民有序排队,保持一米间隔,同时协助搬运医用物资。此次志愿活动不仅使毛含含深刻体会到了疫情防控工作的艰难性和疫情防控工作者的辛苦,而且坚定了她迎难而上,战胜疫情的决心,给予了她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将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信心。
1月19日,外国语学院2021级2班学生苏梦积极响应河南省永城苏沟村疫情防控的号召,参与志愿服务工作。1月19日至25日,苏梦负责在卡点处值班,提醒入村人员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完成信息登记,同时对村庄各个路口进行全方位的消杀工作。1月26日至28日,接到村委安排,苏梦跟随领导挨家挨户进行访谈,鼓励村民注册云上永城,方便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最新动态,并学习防疫知识。工作结束后,苏梦说:“我很荣幸能够成为众多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能为医护人员分担压力,为守护村民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疫情防控仍在继续,我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用行动谱写责任和担当。”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外国语学院学子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勇于担当青春使命,令人动容和敬佩!本次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基础!
外国语学院团委
2022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