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院党委学工部编 2017年5月31日
主编:刘婧 责任编辑:郭婷 马峭 王晓杰
政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有关学生工作的表述(摘录)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辽宁省、安徽省调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时,有关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表述(摘录)
领导视角
•学校领导关于学生工作的指示或讲话精神(摘录)
特色工作
•南阳师范学院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实
学工时事
•我校学生工作纪实
本期关注
•毕业季/毕业班辅导员心声
科研之窗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其培养(摘录)——郑盈盈
他山之石
•大统筹资源 注重实效——中南大学商学院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政策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有关学生工作的表述
(摘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党委、教育系统和各高校抓紧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工作成效明显。要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真正做到“虚”功“实”做,把“软指标”变为“硬约束”。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和教学科研、学习就业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高校始终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展现改革创新的时代风采。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辽宁省、安徽省调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况时,有关新时期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表述(摘录)
——要做到“有虚有实”。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引领思政课,让学生受到理论熏陶,享受实践成果。
——要做到“有棱有角”。要有原则性,要讲政治。对党的教育理论、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要讲深讲透。
——要做到“有情有义”。把情和义结合起来,带着感情去讲思政课。
——要做到“有滋有味”。要认真研究思政课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色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
——要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精神当作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来完成,当作教育战线一项重要基本建设来对待,当作教育战线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主要职责来承担。
——要按照“强化基础、抓住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把严格要求和灵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情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处理好理想和志向的关系,处理好努力和奋斗的关系,处理好思考和思维的关系,处理好品格和意志的关系,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领导视角
★5月4日,副校长谢冰松在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专题培训会上就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一要着力抓好思想引领,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宣传。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要深化课堂改革,创新课堂讲授方式方法手段,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的课堂教育、宣讲引领和诠释说明,坚定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要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学会做人做事,健康成长成才;
四要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培养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革新思维方式,主动适应当前新形势新情况,积极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新特点新要求,善于从“二”中寻求“三”,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多融合、多共享,扎实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业绩。
★5月9日,副校长谢冰松在2017年第五次学生工作例会上,就今后各部门、各学院如何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强调:
一是要认真做好毕业生的信息核对工作,以免给毕业生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给学校声誉带来损失,做到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工作负责;
二是要做好少数不能正常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毕业生的思想工作,跟他们讲清原因、告诉其政策,引导他们通过正当合法途径获取证件;
三是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前的安全稳定工作,仔细排查各类隐患,抓住重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单位要配合好、服务好,不得在毕业生办理手续期间设置任何障碍。毕业生的事无小事。我们要认真做好每一项相关工作,确保毕业生安全稳定、文明离校。
★5月10日,副校长谢冰松在2017年南阳师范学院征兵工作启动仪式上,向大学生们提出三点期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作为天之骄子,国之栋梁,要担负起保卫人民和国家和平建设的成果,实现祖国改革强军的宏伟目标;
第二,要领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优越政策,把握机会,认真规划好人生定位;
第三,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部队这座大熔炉、大学校、大集体中淬火成钢,在青春火热的军旅生涯中锻造出坚定如钢的意志,听从祖国召唤,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去开拓、去创造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青春年华的军旅人生!
★5月11日,副校长谢冰松在南阳市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上,结合2016年我校征兵工作取得的成效,谈了三点深刻认识:
第一,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党委重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充分发挥党委在事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政策方向、总揽征兵全局;
第二,必须充满家国情怀。当代青年人是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的,要培养学生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年,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赤子情怀溢于言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精忠报国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
第三,必须倍加重视优抚。要时刻关注入伍大学生的权益保障,让大学生感觉到走从军之路,政治上有进步、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不吃亏,一人当兵全家受益。
特色工作
深耕德育园地 绽放道德之花
——南阳师范学院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实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不断探索青年学生道德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在校园内举办道德讲堂活动以德育浸润人心。
道德讲堂活动是以提升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宗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师生“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2013年年初至今,全校共举办不同类型的道德讲堂活动132场,直接参与学生3万多人。
多措并举,道德讲堂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立人、塑魂、筑梦”是道德讲堂活动始终如一的主题。在此基础上,道德讲堂活动系统策划开展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主题教育,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学校重点抓总堂活动,紧扣社会热点,每月一个专题,按流程系统化开讲。各院系结合实际,每周开展小型讲堂活动。道德讲堂上,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按照“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五个环节要求,推行“八个一”流程,讲堂内容具体化表达,学生则更容易接受。
学校目前设固定道德讲堂三个,可容纳听众1500余人。现场开讲的同时,还把优秀的课堂视频和专题及时上传到校园网络,强化网上道德讲堂建设。
形式多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心灵
道德讲堂每一期内容都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讲堂建设的精髓和灵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一套详细方案。在具体运行中,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学生推动、学生受益。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不仅挖掘传统道德资源,还将现实生活中的感人故事搬上讲堂。
学校还选树典型,培育、挖掘、宣传来自基层一线、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在学生中寻找榜样,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学生见贤思齐、择善而从。积极整合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教育载体,开设以新媒体为载体的空中道德讲堂、网络道德讲堂和QQ群道德讲堂等,扩大道德讲堂的影响力。
道德讲堂所传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师生心灵,成为师生们主动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规范。
成绩斐然,道德之花靓丽绽放
自“道德讲堂”活动开展以来,全校师生文明修身、崇德向善已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学生校园日常文明行为得到显著提升,先后涌现出了一批批道德模范、校园之星和先进人物。
学生中自觉注册大学生志愿者人数比往年上升了20%,涌现出了以春雷志愿社为代表的一大批校园公益社团。道德之花在南阳师范学院里靓丽绽放。
(本文刊发于2017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报》B2版)
学工时事
•5月1日,我校“卧龙学子”导航工程之三“红色五月 花样年华”活动启动。
•5月3日,我校以“弘扬优良家风家训,砥砺崇德向善人格”为主题的第129期道德讲堂活动在东区演播大厅举行。
•5月3日—4日,我校各级团组织积极组织团员青年收看共青团重大宣传报道。
•5月4日,我校“向着朝阳出发”晨跑宣誓活动在西区图书馆前鸣枪开始。
•5月4日,我校纪念中国共青团建团95周年暨五四表彰大会在中区音乐厅举行。
•5月4日,我校2017年新团员入团宣誓大会在科技大楼三楼报告厅举行。
•5月4日,我校在科技大楼三楼会议室举行思想政治工作专题培训会。
•5月6日,我校第八届“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月在逸夫教学楼东广场开幕。
•5月9日,我校2017年第五次学生工作例会在办公大楼一楼会议室召开。
•5月10日,我校2017年征兵工作启动仪式在中区体育馆举行。
•5月11日,我校学生工作委员会会议在办公大楼二楼会议室召开。
•5月11日,南阳市大学生征兵工作会议在南阳军分区召开。会上,谢冰松代表我校作经验交流发言。
•5月11日,南阳高校心理咨询师督导与案例研讨会在我校科技大楼201会议室举行。
•5月11日,我校以“让长征精神在青春中闪光”为主题的第130期道德讲堂活动在西区八号学生公寓举行。
•5月12日,我校以“道德与幸福”为主题的第131期道德讲堂活动在中区二号学生公寓举行。
•5月14日,我校“爱要有你才完美”母亲节感恩活动在中区餐厅门口举办。
•5月16日,我校“卧龙学子”导航工程之四“感恩母校 放飞梦想”活动启动。
•5月17日,我校以“行胜于言、坚实步履”为主题的第132期道德讲堂活动在中区二号学生公寓举行。
•5月17日,我校2017年“青马工程”暨团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
•5月18日,我校自4月中旬启动的以创建优良学风、校风,强化学生安全文明意识为目标的“安全文明教育月”活动圆满结束。
•5月18日,我校“传承五四精神,激扬青春旋律”红歌会决赛在演播大厅举行。
•5月19—21日,我校“感恩师院,快乐毕业”爱心义卖活动在东区茶水房门口、中区餐厅门口、西餐厅门口同步举办。
•5月21日—23日,各学院纷纷开展“诚信教育,文明离校”系列活动。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报》B2版刊发文章:“深耕德育园地 绽放道德之花——南阳师范学院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纪实”。
•5月23日,我校2017年第六次学生工作例会在科技大楼三楼会议室召开。
•5月24日,湖北文理学院一行8人来我校考察交流学生工作。
•5月25日,我校“心手相连 爱在南师”手语大赛决赛在中区音乐厅举行。
•5月23日—26日,各学院纷纷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主题活动。
•5月25日—26日,各学院组织毕业生举行“提高安全意识,预防社交诈骗”主题班会。
•5月30日,各学院组织召开“遵守法律,拒绝替考”主题班会。
•5月31日,学生处召开全体人员会议,就突出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2017年征兵工作等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正式全面启动2017年毕业生离校期间值班工作。
本期关注
编者按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毕业季。离别的季节总是伤感,在郁郁葱葱、阳光明媚的初夏,又有一批莘莘学子将要离开母校。四年前,他们带着梦想走入校园,四年后,他们带着自信扬帆远航。在这离别之际,毕业班的辅导员们甘心做垫脚石,给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同学帮助、牵挂、祝福……他们每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充分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对其所困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同时关注和帮扶特殊学生群体,他们如同默默无语的蜡烛,燃烧自己,无私奉献。毕业季,让我们一同走进毕业班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的平凡与伟大。
毕业季/毕业班辅导员心声
春,是花开的季节,而对于毕业生来说,却是收获的季节。辅导员的工作就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让学生这个果结的更大,更圆!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一是要对全体毕业生进行全面的毕业教育,结合当前形势,将学业、就业、创业、安全、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解。二是在研究生复试前,积极动员学院全体老师及往届已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全力做好辅导工作。三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好各类特殊学生的工作。四是要给学生毕业留言,用心把生活写给他们,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丁建芳)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批毕业生将要离开校园步入社会,作为与毕业生朝夕相处的辅导员,在学生毕业的重要关头应当积极做好毕业生的各项工作,确保学生的顺利毕业。一是要注意指导学生就业方向,转换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灵活就业。二是积极关注学生档案转递、报到证、户口迁移等毕业要件的处理,为学生扫除后顾之忧。三是告诉毕业生在就业时应注意的问题,慎重做决定,敢于据“法”力争。
(法学院团委书记——闫涛)
四年前,看着你们满怀希望地走进物电;四年后,希望你们不留遗憾地离开南师。毕业季,对毕业班辅导员而言,毕业信息校对、考研实习签约、答辩合影体检、档案党团关系等各项工作要求辅导员逐一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你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惜别、散场。早早编制好《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2017届毕业生离校清单和注意事项》发放给大家,提醒毕业生不要错过各项手续的办理;针对有困难的毕业生,耐心帮助其解决;组织考研经验交流和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的同时,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找准定位并推荐合适招聘单位……看着新鲜出炉的微信推送——“学霸宿舍炼成记”里我院4B504的六朵金花,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为了学生,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郑盈盈)
淡淡的栀子花香,是毕业季的味道。在这离别、感伤、憧憬等各种感情交织的时候,如何做好毕业生各项工作呢?我想应该是“细心、耐心”。毕业生各项工作都关系着毕业资格的获得和毕业程序的办理,唯有“细心、细心、再细心”才能帮助毕业生把好毕业前最后一关;而“耐心”是应对情绪多变、离愁别绪毕业生的唯一良药,工作、感情、生活使得刚踏入社会的他们烦躁、焦虑,唯有“耐心”才能达到春风化雨,渐入人心的效果。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周霜)
毕业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处于劣势地位的就业困难群体,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是工作的关键。通过分析每一个就业困难学生的个性特点及需求,制定个性化指导方案,从而实现“一人一策”的就业帮扶目标。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等先锋模范作用,在就业困难毕业生中开展“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指定1-3名学生干部或党员负责1名学生帮扶,辅导员跟踪每名就业困难毕业生,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实际困难。其次对他们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增加对心理承受力的和心理健康的指导,从而实现就业帮扶的精准化。
(软件学院团委副书记——张倩)
为高效快捷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确保毕业生安全文明离校,做为毕业班辅导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毕业生离校期间的各项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毕业生理想信念、职业就业、安全纪律、爱护公物、文明离校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引导。二是要及时督促学生有序规范办理相关离校手续。三是要求各班级学生文明节俭组织聚餐聚会活动,积极引导文明聚餐聚会,严禁饮酒、熬夜上网、通宵娱乐等。四是严格落实毕业生离校期间值班工作,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五是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离校工作,抓细抓实,圆满完成毕业生离校期间各项工作任务。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李准)
作为毕业班的辅导员,我努力将优质服务和感恩母校情结融入毕业生离校工作各个环节,为毕业生营造感恩母校、立志成才、文明和谐的离校氛围。我在做好学校常规工作基础之上,努力创新毕业生教育形式。首先,做好“四个一”,即鼓励毕业生“留一张笑脸”、“和导师谈一次话”、“给学院提一条建议”、“留一个文明宿舍”。其次,举办“化蝶飞”优秀毕业生典型评选活动,推选考研、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发挥他们的带动作用。第三,强化母校情结,举办多彩活动,为毕业生选购纪念品,和毕业生谈心谈话会。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分类解决各类毕业生的实际需求,重点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困难、心理困扰等特殊群体的帮扶,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目送化工学子愉快踏上新的征程。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辅导员——张瑞雪)
临近毕业,即将离开熟悉的校园,面对就业或升学的选择,毕业生在这个时候容易产生心理脆弱、心态失衡等心理问题。作为毕业生辅导员,更应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疏解。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多和他们交流谈心,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关注他们即将面对的各种问题。二是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努力走近学生心里。三是教育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明白规章制度必须严格遵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踏入社会,都要掌握好尺度。
(教育科学学院辅导员——房宇)
毕业班的工作琐碎繁杂,要顺利完成毕业班的各项工作,就需按照毕业生文明安全离校的文件要求,严格按照时间计划节点开展各项毕业生离校工作。针对每项具体的工作,需要在实施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反复认真核验,确认无误后上报提交。涉及如毕业生的表格填报、签字校对等核心工作,必须把控由毕业生本人亲自完成。工作中,也需要充分发挥毕业班班委、学生会、学生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毕业生的积极性,营造文明安全离校氛围,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数学与统计学院辅导员——任舟)
凤凰花开此仲夏,笙歌一曲送别离。又是一年毕业季,2017届毕业生即将毕业离校,作为毕业班辅导员,我必须承担起责任,切实做好毕业生的各项工作。严格执行校学工部安排的毕业生离校期间值班工作,加强学生宿舍的走访工作,时时掌握其思想动态,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引导大家文明离校。其次,注重做好对“毕业难、就业难”等问题困扰的毕业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毕业座谈会等活动,一对一解决问题。总之,必须根据学校毕业生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院实际,积极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文明离校,确保我校的安全稳定大局。
(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唐瑶)
科研之窗
浅议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及其培养(摘录)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迫切需要,然而综观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还存在着法律知识不足、法律观念模糊、缺乏法律信仰、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增加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应从法律传统、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原因,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环境,深化课程改革、开展法制实践、加强网络宣传等,努力培育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观念模糊,意识淡薄
作为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观念是衡量法律意识水平的依据和标准。法律知识的欠缺直接导致大学生法律观念的模糊,例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分不清楚违法与犯罪的界限,认为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还有部分学生混淆了法律和道德,把道德规范等同于法律规范,认为只有社会主义道德无法约束和调节的矛盾,才需要诉诸于法律。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唯我独尊,与他人相处时一言不合即恶语相向,大打出手;或者漠视他人权益,无事生非,恶意中伤。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培养权利意识对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学生对权利的概念更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根据一项针对大学生诉求法律维护权利的意识的调查,有42.67%的学生同意“只有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才应求助于法律”,15.41%的学生遇到法律纠纷选择“托人私了”,有52.54%的学生买到假冒商品后只能“自认倒霉”。由此可见,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学生意识不到要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或者虽然知道可以诉求于法律维权,但是缺乏相应的指导和保障,导致他们在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表现不够积极,私下解决问题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途径,相当一部分学生习惯于忍气吞声,甚至用不合法的手段解决问题。
(二)法律信仰缺乏,意志薄弱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引导,法律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但是权力至上等传统政治和法律文化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尚未成为权力运作的真正依据。加上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部分大学生便过分夸大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降低了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找关系、有熟人才能办事”,严重制约了其对法律的认同,使之崇尚金钱和权力地位而缺乏法律信仰。
(三)高校的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曾经被视为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已日渐突出,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和犯罪人数自1995年开始上升,2001年比1995年增加了54.5%,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呈现出广泛性、隐蔽性、智能性、突发性、凶残性、知法犯法性等特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马加爵案、药家鑫案和林森浩案等大学生严重刑事案件的相继发生,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培育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深化法制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法制教育质量
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将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纳入其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重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载体作用,首先是要配备合格的师资,任课教师需具备法学专业背景,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其法律素养。二是要优化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专业需要,提高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突出法律意识教育,结合实际生活和时政热点引导学生从法律的角度,用法律的思维和观点去思考问题,将法律意识内化于心,自觉成为行动的先导。三是要改善教学模式,从单一枯燥的“说教式”“填鸭式”向生动形象的“启发式”“实践式”转变,从对法律条文的讲解和识记向形式多样的网络视频、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转变,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树立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相应的法律规范与事实材料之间的关系。通过课堂活动的观察和参与,提高学生用法律意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其在情境中体验法律,在现实中懂法用法的目的。
(二)打造健康的校园环境,优化家庭教育模式
高校应做到“依法治校”,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继续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有关学生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广泛征询、合理采纳学生的意见建议,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其法律主体地位,自觉地以各项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在学生较为关注的党员发展、评先评优、奖助学金评定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严格遵守相关制度,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不搞特殊化,使广大学生对法律的情感和对正义的信仰相互契合,从自身利益出发尊重和遵守法律,从而达到法律意识的升华。另外,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肃清社会上一些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邀请专业律师、法官、检察官到高校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演讲、辩论赛,开设校园普法宣传栏,组织模拟法庭和法律援助等,在校园营造一种浓厚的法治氛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注意教育模式的科学化、合理化。平时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和学校共同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并化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其正确看待和处理现实问题。
(三)开展法制社会实践,加强网络阵地普法宣传
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应当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多种形式的法制社会实践。例如在校内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辩论赛、设置模拟法庭,使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真实地感受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广泛应用;组织学生参观监狱、聆听现身说法报告,到法院参加庭审,与律师或公检法人员座谈等,感受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进一步深化对课堂上所学法律知识的认识,培养其自觉地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带领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债权债务纠纷、未成年人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婚姻家庭矛盾等问题的社会调查、政策宣讲和法律咨询。
网络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法制教育拓宽了渠道,提供了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现代化手段。要充分发挥《今日说法》《法治时空》等专题栏目的作用,利用典型案例,适当分析案情,重点解释法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应注意在法律知识的传播过程中,对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以及公安机关的侦查思路等不宜过细展示和渲染,以免造成负面影响。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对网络上大量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院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微信、微博,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媒体的正面普法教育。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 郑盈盈
(2016年5月 南都学坛 CN41-1157/C)
编者语
大学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希望。作为国家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对国家的法制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纵观现状,大学生法制常识较为缺乏、法律观念淡薄的问题不容忽视。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促使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愈加广泛,引导大学生加强法律意识的建设,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工程,也是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职责。希望通过以上论文的学习,能让我们对高校法律教育拥有更深刻的解读。
他山之石
统筹资源 注重实效
——中南大学商学院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
近年来,中南大学商学院高度重视协同育人工作,学院党政齐抓共管,在依托学生工作队伍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导师、班导师、学生、校友以及家长等资源,构建“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争取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强化导师协同,优化导师供给,推动育人课堂从“课上”向“课下”拓展
优化研究生导师管理机制。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导师制的建设,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一方面,加强“团队型”导师制建设,以专业为基础,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术导师群。如商学院构建以黄健柏、陈晓红、胡振华、游达明、饶育蕾教授等为核心的导师群,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联合培养人才,实现导师们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加强对导师的跟踪管理,严把资格认定关、过程监督关和绩效考核关等,落实导师责任,规范导师管理。
建立本科生导师配备制度。学院长期以来十分注重本科生专业导师队伍建设,率先从大一起就为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在大学四年期间从价值塑造、专业知识、学习方法、环境适应、论文撰写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为本科生打下坚实学术研究基础,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助推本科生成长成才。
成立课外实践指导导师团。学院注重“第二课堂”的建设,成立课外实践指导导师团,加强对学生在公益实践和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指导。一是成立双创实践导师库,邀请50余名专业教师和5名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双创项目的开展,学生参与双创教育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保障。二是精心为学生公益实践项目配备指导老师,助推项目的成长,学院多名老师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指导老师。
二、强化班导协同,完善班导配备,推动育人载体从“年级”向“班级”拓展
加强班导师联系沟通。学院定期举办班导师会议,系统向班导师介绍学院学生工作总体部署、年级重点工作、学生思想动态发展趋势等情况,加强与班导师的沟通,同时就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积极听取班导师的意见。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学院辅导员保持与班导师的密切联系,就班级建设、学生发展以及重关工作等与班导师及时进行沟通与协商。
完善班导师管理机制。学院高度重视对班导师的管理,就班导师的选聘、考核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方面加强对班导师的物质保障,在学校经费支持的基础上,学院出台配套政策,给予班导师以鼓励。另一方面,加强对班导师的跟踪考核,选树典型,同时淘汰不合格的班导师,确保班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朋辈协同,推进朋辈互助,推动育人主体从“教师”向“学生”拓展
搭建“研本协培”平台。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协同成长,通过构建“研本协培”平台,即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基地、朋辈互助课堂、本科生班导师助理(研究生)聘任机制、公益实践联合中心(志愿服务联合中心、社会实践联合中心、创新创业联合中心)、文体活动互动交流营、USC计划共六个模块,搭建学生一体化成长体系。
建立“学长带班”制度。学院充分发挥“学长带班”制度在新生培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两名优秀“学长”,指导新生们的成长。从新生入学报到之前即对带班学长进行选拔和培训,以便带班学长以助理班导师身份提前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环境。为此,学院制订了相关考核制度,定期对带班学长进行考核,对业绩突出的带班学长予以正向激励。
树立“学长讲堂”品牌。学院自2013年起开设学长讲堂,针对低年级学子感兴趣的话题,如创新创业、考研出国、就业指导、学业帮扶等,依托线下沙龙和线上网络社群,不定期邀请高年级学长为低年级学子交流答疑,真正做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该系列活动迄今举办了近30期,覆盖3000人次,深受学生欢迎,该项目也获评中南大学2015年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四、强化校友协同,整合校友资源,推动育人平台从“校内”向“校外”拓展
构建“助梦金领”计划。为进一步促进优秀校友与学生的交流,学院于2015年构建“助梦金领”计划,至今已举办6期,先后邀请中信银行长沙分行行长陆金根、中大联合创投创始人舒纪铭、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民先生等多位优秀校友来校与学生交流,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举办“创享中南”沙龙。学院联合学生创业协会开展“创享中南”系列活动,邀请校友企业家返校为同学们传播创业经验,打造“创客中南”活动品牌,整合十余支校内学生创业团队资源,孵化并支持处于创业萌芽期的项目。同时,学院依托校友资源建立创业咖啡屋这一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实战培训。
建立校友创业助力基金。学院联合学校团委,以商学院优秀校友为主体,于2015年4月成立“大学生创业校友助力基金”,系全国高校首家采用“众筹”和“接力赞助”形式建立的专项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校友助力基金。校友助力基金将用来资助优秀的学生创业项目,助力学生创业项目实践落地。
五、强化家长协同,密切家校联系,推动育人阵地从“学校”向“家庭”拓展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商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家校联系工作,从2006年起率先在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创新深化家校联动机制。根据通讯技术发展特点,先后建立短信平台、家长QQ群和微信交流群等,用于辅导员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学院每年召开新生家长会,向新生家长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增进家长与学院之间的感情。近年来学院还会在年末向家长寄送学生的成绩单和学院评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共同探讨学生成长话题。
搭建亲子沟通桥梁。设立家长开放日,邀请部分家长来校与学生一起体验大学生活。部分班级试点开辟“家长论坛”,以班级为单位,搭建家长—学生交流互动平台。学院依托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组织“我给父母写封信”、“感恩节里送祝福”、“我们的孝年”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融洽亲子关系。这些措施有效拉近了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家长、学院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引航。
(摘自:《高校辅导员在线》)
编者语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使命,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下一个时期高校教育的重要发展课题。中南大学商学院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律与特点进行再认识和新实践的结果,在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重整和完善中,破除了办学定位趋同和按照惯性思维的发展路径。高校应切实整合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各项资源,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优化机制。
报:校领导
送:学工委各成员单位
发: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