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4期:《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研究》

发布日期: 2019-10-08

 

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研究

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从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的角度,分析现代职业教育在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构建与南阳地区经济相适应、与南阳高质量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努力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南阳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和有效服务能力。

 

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为南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地方向和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加速推进南阳产业转型、绿色崛起的攻坚期,是推进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时期。南阳牢牢把握“一条主线”,开展工业“稳调增”、企业降本增效行动“两项行动”,突出“三个重点”,实施“四大工程”,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强化措施,有力的保障南阳工业经济平稳发展,为南阳快速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奠定了基础。现代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体系逐步完善,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南阳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在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现实需求的角度,分析现代职业教育在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构建与南阳地区经济相适应、与南阳高质量发展相衔接的服务型教育体系,努力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南阳高质量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和有效服务能力。

第一部分现代职业教育与南阳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01710月召开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到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规划,指出职业教育一定要“完善其教育的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使得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众所周知,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奠基石,它的发展离不开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支撑,而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职业教育的向前发展;但也应该看到,随着信息化、数据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并且相辅相成,互为助推。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越来越迅速,相关研究者表明,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地提升区域性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而经济发展的实际力量增强,也会反过来使地方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进而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发展。也有研究者认为,职业教育应该需要满足本地区的相关企业发展,在专业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校企合作进行探索新型模式,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与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体经济是各个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部分,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大量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发展职业教育是大势所趋。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要面向区域发展和产业的需求,立足于本地产业的特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促进产业人才输送链、创新创业链的有机衔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多元立交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推动当地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使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因此,讨论现代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关系十分重要。

一、现代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现代职业教育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专技人才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那么人才就是这个发动机快速转动的“燃料”。现代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动力。自从国家颁布“职教20条”以来,相关报告中显示:“每年职业院校要向社会输送将近1000万的专业技能人才,占据数量众多,大面积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教育部公布的1+X证书制度中,就很好地表明了国家对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使得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也可以获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就业质量,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稳步、高效、高质量的发展。

(二)现代职业教育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提供科学技术

从当前的数据统计结果来看,我国每年的科学研究成果80%左右都不能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动力或者就是中途停止,而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转化成果高达70%左右。而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更应该利用自身优秀的的教育教学资源平台,自身的专业背景,主动与地方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去不断地寻找实际行业应用需求的技术难点和难题,去为地方企业提供相关便利,共同搭建科学研究平台,解决当下企业存在的技术瓶颈。与其余院校相比,职业院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和行业联系十分紧密,更应该去实地考察了解企业的需要,发挥自己的科研优势,不断改善人才的培养、技术的研发、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等一些重要的要素,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转型期,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趋势,做好专业与产业的衔接、人才与市场需求的衔接,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发展战略为突破口,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助推作用。职业院校的快速转型,也要求地方的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并且做出进一步的调整。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发展,要紧紧围绕地方的支柱产业,同时要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离不开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协作能力,它需求职业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市场紧缺型人才。

由此可见,南阳经济要想得到高质量发展,最终需要大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因此继续深化职业教育的改革,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对南阳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南阳市职业教育圈从社会改革发展需要的战略高度打造自身特色,准确把握现代职业教育定位,释放高职教育功能,提升职业教育特色,承担历史使命,为南阳实现新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地方经济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地方经济整体水平影响现代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过去在讲重视职业教育,但是现在将其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并且还史无前例地放入了经济部分进行安排和部署,要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提高现代职业教育的规模和质量,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结果看来,地方的经济水平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及培养人才的质量。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行业升级转型,许多新兴产业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协同创建职业教育平台,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实验设备投入、优秀的师资团队、良好的教学环境等。

(二)地方经济影响现代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层次结构

现代经济的快速增长指引着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同时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和层次结构。我国三大产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发生了变化,其中第三产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调整专业结构,同时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对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提出了新的考验。

地方经济的发展的产业结构逐步从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向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密集型转化,在这个快速转化的过程中,要求的人员素质水平比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更高。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就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精准地定位教学目标和最终人才需要达到的基本工作能力,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要跟着市场走,要做到专业跟着企业走,搭建人才成长的阶梯队伍和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三)地方经济有助于现代职业教育扩大生源、吸纳就业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往往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相对比较高。在发达地区的居民往往十分注重接受高等教育,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技巧,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这就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不断促使更多的居民参加相关教育或者培训,来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随着地方经济不断快速发展,供给侧发生了重大改变,产业结构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在人才与市场的交流中,地方经济要促使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制,与学院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积极培养出适用于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以前都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现在多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讲,让其不断了解市场需求,找准自身的定位,去弥补自身的缺点,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可见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现代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同时提高了地方企业与社会对现代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第二部分南阳高质量发展对现代职业教育的服务需求

南阳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介于黄淮、长江水系之间,南邻湖北西接陕西。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总面积达2.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000余万人。城市规模仅次于郑州、洛阳,在省内居第三。南阳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繁荣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通、金融等,是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南阳本地的经济模式和市场布局自成体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辐射性,辐射区域面积能达到18.9万平方公里。

在河南省中,南阳市是标准的农业和人口大市,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产业规模小。近日,我市2019年工业经济发展报告出炉,根据《2019年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9年达到市级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有1805家,资产合计2974.5亿元,企业所需工人数量高达26.1万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规模以上的企业增值提速8.1%,领先于全省0.3个百分点。根据企业规模划分,全市共有大型工业企业占1.6%,中型工业企业占比7.6%,小微型工业企业占比90.8%。根据县区所在地划分,8个县区企业数共计548家,其中唐河县占比35.2%,排名第一;镇平县占比32.5%,排名第二;西峡县占比32.3%,排名第三。根据行业不同划分,达到市级规模以上工业涵盖了38个行业大类,其中有十大行业所占市级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增值70.1%,按照行业增加值占比排名先后顺序依次为,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14.1%),纺织行业(9.3%),食品制造行业(8.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7.0%),医药制造行业(5.5%)。

从以上数据来看,2019年度南阳市的结构调整成效十分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近些年来,由于市场供给侧发生结构化改变,促使工业产业结构体系不断调整。2019年,全市电子通讯、装备生产、汽车销售及零部件、食品售卖、家居装修、服装服饰六大成长性产业累加实现的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的42.8%,推动全市增速2.1%。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期增长12.3%,领先于全市4.2%,占全市比重的47%,推动全市增速5.6%。同时,一部分重点行业也在推动工业增长,对全市工业生产提速有较大贡献的行业中,排名前几位的分别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这七大行业所实现的增加值累计占比达到40.4%

此外,南阳市的新兴产业也在快速增长。比如说,新型节能环保产品、含有先进科学技术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都在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优化也在逐渐向中高端阔步迈进。2019年全年,电工仪器仪表产量同比增长75%,光电子器件产量同比增长33.2%,互感器产量同比增长18.7%,工业自动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产量同比增长16.5%,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13.5%。非公有制工业生产活力呈现。2019年全年,全市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总量占全市增加值的75.3%,同比增长9.3%,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高于公有制经济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增长6.8个百分点。

当前,基于南阳发展重要时期的历史定位、目标追求和实践特色的要求,南阳市委提出“两轮两翼”战略、“九大专项”、“四根主梁”、“八大支柱”等发展战略和规划。2019年以来,南阳市坚持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9年南阳市的经济基本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两轮两翼”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得到了扎实推进,全市16433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948亿元,33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64亿元。“三大攻坚战”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战超额完成。15.07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任务。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市财政民生支出达51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就业数量质量双提升,教育事业实现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越发完善。科技创新实现突破,现代金融稳步发展,人才引进初见成效。

虽然目前南阳市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有了优化、转型升级步伐健康发展,但是长远来看,南阳的地方经济发展还要继续加强我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力,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而想要补齐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推进南阳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南阳高职教育作为南阳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目前南阳高质量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服务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支撑方面

南阳市多年来引回各层次在外人才5000多名,回创企业项目4500多个,超亿元项目269个,使20多万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容忽视的是城市的区域限制依然对本地的人才流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南阳目前经济发展中仍然缺乏人才支撑。这其中的原因首先是由于南阳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整体经济环境不具有相对优势,对于一些外来人才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甚至连本地人才都大量流失;其次,南阳虽然以盆地的特殊地貌成就了中原粮仓的美名,但其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大型企业、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力量薄弱,中高层次人才大量流失;再者,南阳的人口众多,但农业人口数量占比过大,且农业人口职业化的比率较低,形成了人力资源数量庞大,但人力资源的质量较低的尴尬局面。要进一步发挥南阳劳动力丰富、人才市场潜力巨大等综合优势,弥补人才支撑的短板缺憾,加快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关键要靠经过专业培训的初级、中级人才。

二、科技创新方面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存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良性循环,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针对南阳本地的先进制造业,就要围绕其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南阳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做好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建设了多个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完善了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做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建设创新型先进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科技创新方面依然存在着三大短板:一是创新主体力量薄弱;二是创新平台建设滞后;三是创新人才缺乏保障。在人力资源提供上,职业院校不仅可以保障创新人才的有效供给,为企业创新的实现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因此,强化南阳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本土职业教育,提升企业创新实力、搭建产能转化平台,真正做到补短板、促发展。

三、产业升级方面

目前,南阳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形成3个产业集群,分别是规模达到590亿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470亿元的食品产业集群、430亿元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全市先进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4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达2400亿元,其中9个先进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十三五”期间,南阳的产业发展目标是迈向中高端水平,在这个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就是如何实现资金、技术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如何向创新型产业集群迈进。

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通过与先进制造业骨干企业的对接,以自有教学科研资源服务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以自身专业订制模式服务企业的人才供给需求,以良性产教互动关系融入产业集群建设,以职业培训规模优势促进服务业发展,协助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含量,打造本土品牌并提升知名度,形成区域性龙头产业集群。

第三部分现代职业教育服务南阳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三五”规划期间,本着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南阳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地方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技术、服务的要求升级,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

一、办学理念落后,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

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它具有着区域、行业、专业、职业等特殊特征。目前较多的职业院校存在着办学理念落后、定位不清、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不强。它们认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的培养标准制定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求,以致于很多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够,无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转变观念后开始新的行动。本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高职院校必须创新发展理念,确立开放和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观念。高职院校在办学方面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搭建平台,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南阳地区经济发展。此外,南阳政府和企业要努力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领导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办学,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制定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的战略和措施,使南阳高职院校的发展深深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的价值,拓展发展的空间。

二、经费的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急需改善

由于政府对现代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比较少,目前很多的现代职业院校发展规模较小,条件也比较差,很多硬件设施老旧,远远落后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实训场所小,实训设备老旧,教学信息化技术落后等问题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欠缺,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师资队伍不合理,缺乏实践性。

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很多的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得不够合理,专业、实践教师比重低,学科教师比重高,严重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些现代职业院校的师资数量虽然是逐年增加,但是他们大多来自于大中专等相关职业学校,有些甚至是刚毕业,整体的素质水平相对不高,理论不够扎实,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匮乏,动手能力弱。

四、专业设置和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适应性不足

目前很多现代职业院校忽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直接套用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计划,专业设置随意简单重复,自身的特色完全体现不出来,与市场的需求不配套,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脱节非常严重。

五、现代职业院校与企业关系不紧密,校企合作不深入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和高等教育不同的地方在于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明确的办学方向、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很多现代职业院校在发展中过于注重其它,在校企合作方面不够深入,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

第四部分现代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途径研究

面对“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树立起开放化的办学思维和发展理念,积极回应职业教育对于地方经济转型与变革的重要性以及劳动者个体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探讨增强职业教育助推南阳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使职业教育和南阳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三方都应加快推动理念变革。

一、政府、企业方面

首先,政府和企业一定要对现代职业教育有全面的认知,明确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价值一般体现在本体价值和工具价值两个方面。其一,本体价值就是通过个体对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学习和掌握,来实现个体从谋生阶段到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其二,工具价值就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实现“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除城乡居民贫穷差异化、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健康、避免社会出现分配不均”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非常有必要重新认识职业教育是如何直接地“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除城乡居民贫穷差异化、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健康、避免社会出现分配不均”的现象,快速转变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定位;其次,对职业教育所处的整体地位不应该再低估和误判。职业教育一向都是单方面承担教育和培训目标,对社会需求人才下了大工夫。但是在经济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并没有参与其中,也没有体现出自身价值所在。原本具有的参与区域经济产业开发与调整的价值未被重视,在发展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未能有效地发挥助力经济发展的主动价值。职业教育要谋求全面发展,不仅要为现有产业培养优质人才,而且还要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所潜在的相关经济产业进行研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对新型产业的调研提出方案,切实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再者,职业教育涉及工作场所、工作方式、学生在校学习过程。因此,要注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办学便成了桥梁。职业教育可以参与新型产业的开发,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是解决实体经济摆脱困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新的源泉之一。职业教育应参与到新型产业开发系统设计的全过程中,有利于建成完善的产业区块链、为经济发展输入健康的源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当今企业要想得到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借助职业院校的优质资源,和其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主动参与到院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去。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可以到职业院校进行相关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明确理论和工作实践中的区别及联系。实训基地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发,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场所,为毕业生入职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平台向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并且协助学校对学生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最终共同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外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还要不断加强职工的终身培训制度,从粗放型人才培养向高质素型人才培养转化,最终提供企业员工高技能人才的比例。

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对接有序推进工作,落实好企业对校企合作企业的补贴政策,建立政府与校企合作试点企业的联系制度。同时要利用好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为校企双方合作提供政策支持,来弥补当下校企合作过程中培养体系的缺口,用以构建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区域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才能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发展,以使职业教育最大化服务南阳经济的发展。

二、学校方面

(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明确办学定位

现代职业教育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实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教科内容等,一方面可以给予当地经济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自身也获得了改善和发展。现代职业院校要积极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中,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当下需求和未来需求,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在为地方经济服务中,现代职业院校可以找出自身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地方,进而完善自身,从而更好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职业教育要立足南阳本地产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多元的现代职业教育投资机制

较于普通高等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视,对实训基地的要求更为严格,对实训设施的要求也更为全面,不仅量多而且质好,这就需要非常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应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多种渠道的现代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在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时,应该尽力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避免浪费,更新现代职业院校学习实习设备,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以培养知识技能为中心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双师型素质。现代职业院校的师资水平的提高,师资队伍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现代职业教育提升的重点。第一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分期分批对教师开展理论培训。并有计划的组织专业老师到企业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逐步成长为游戏的双师型教师。第二,现代职业院校可以面向社会和企业聘请专业技能型人才,扩充“双师型”队伍,从而解决师资数量不够的问题。学校招聘教师时,制定合适的条件,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对其企业工作经历的年限最低限定在三年。还可以请一些长期从事企业生产管理技术人员到教室来传授经验。

(四)对接地方经济优化专业结构

现代职业院校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对市场及岗位需求充分调研之后,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新的专业,对于老专业进行改造,实现其专业设置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对接。

专业设置要适应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南阳高职教育要结合本地区产业的发展情况,适时的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做好专业群建设。专业群建设中,构建良好的建设模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师资力量,发展专业群。此外,要充分利用办学形式多样的优势,全日制、弹性学制都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都有,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提供多种职业教育与培训机会。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于各类人才培养培训需要。

(五)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由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共同培养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牢牢坚持市场需求的标准,为行业社会企业三方培养人才。同时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产学研各方共赢。还应该建立一项的制度。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的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现代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三方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深化校企合作,依据社会需求,根据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大力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高职院校要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三方的深度融合。因此,南阳高职园区应统筹各院校力量,发挥南阳高职教育园区与区域经济的互动作用,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快与企业互动发展的程度,例如目前,南阳几所高职院校已经在当地企业内建立了多个技术中心。面向全国建成了多家校外就业基地。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京东公司在校内建立了京东实训基地。长安汽车与吉利汽车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和订单班。

(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意识

职业院校要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意识,同时拓宽服务的思路,多渠道多方面的做好服务。职业院校应开展技能培训。开展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培训,为更多的社会人提供再教育再学习的机会。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9年为了配合南阳市组织举办的职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工、计算机网络安全员职业技能大赛,学校为来自军工系统和南阳市多家企业的近100名参赛选手开展了赛前培训;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19年建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培训平台,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承担南阳市十三个县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培训,为南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截止目前,已累计培训13余万人次,被河南省人社厅推荐至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公共服务平台,为河南省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开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继续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继续教育学院利用“在线网络学习平台”,不断开发网络学习资源,2017级、2018级成人函授专科实现了258门课程的在线学习、在线作业、辅导答疑及在线课程考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为想要接受继续教育的社会人提供了继续教育的渠道和平台,并提高了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中,职业院校也可以积极参与进来,职业院校可以依托自身优势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职业学校可以提供师资和场地等形式进行技能扶贫。比如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2019年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落实校地战略合作,为来自唐河县乡镇18个行政村共计91名乡镇干部、村委干部和移民干部开展为期五天的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技能培训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和水平,保持了地方的就业稳定、缓解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围绕南阳市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全市有就业培训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让从业人员拥有一技之长,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结

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需要重新进行自我评估当前的价值,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双管齐下,不断丰满两翼,主动参与到地区经济改革发展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来,竭尽全力研发新型产业,这样才能实现“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消除城乡居民贫穷差异化、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健康、避免社会出现分配不均”的价值。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研发新产业的优势,以职业教育为重点抓手不断整合区域职教整体水平,同时对区域当下情况设立专项调研,进行产业开发研究,形成各类数据资源,定量定性分析,论证开发项目,形成产业开发方案,确定实践基地,形成实践报告,区域产业推,形成产业效益,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当今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快速发展期,需要进行深层次地改革供给侧。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供给侧改革发力。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只有牢牢树立起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观念,才能取得经济的不断发展,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在党和国家的强有力地领导下,职业教育一定可以大有可为,做大做强,为南阳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和新局面。

 

课题组长: 宋江照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副组 长: 李建海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

成 员: 牛媛媛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徐铭辰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孙莹莹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董麒麟 南召现代中学 中小学二级

王 丹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讲师

主要执笔: 宋江照 李建海 牛媛媛

 

 

 

 

 

 

 

 

 

呈送:中共南阳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

 

 

 

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 2019101日印发

 

领导同志如有批示或需调阅成果,请与我院联系。

电话:0377-63523206 (共印 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