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图片
首页
 
中心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快讯 > 正文

 

习近平再提“石榴籽”背后的“共”字考量

发布时间:2022年04月23日 10: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点击量:[]

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 2022-03-06 21:08

(近观中国)习近平再提石榴籽背后的字考量

中新社北京36日电 题:习近平再提石榴籽背后的字考量

中新社记者 梁晓辉

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谈到民族工作时,他再次提到石榴籽的比喻。

2018年,首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的习近平提出,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内蒙古地处中国北疆,55个民族生活于此,是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关于民族团结之于内蒙古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曾说,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

5年过去,同样的场合,习近平又一次提到石榴籽,从这背后可以读出一个字考量。

共,首先代表团结。

内蒙古的今天是各族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内蒙古的明天仍然需要各族群众团结奋斗。回顾内蒙古取得的成绩,习近平点明其中关键——民族团结。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作为中国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区,也是模范自治区,内蒙古是民族团结的模范生,工作卓有成效。

审议现场,有代表分享了当地的实践: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石榴籽这个比喻,老师们在课堂上把石榴剥开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领悟团结。

见微知著,内蒙古的实践,是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缩影。

如何继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给出答案: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

共,还代表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

如何形塑认同?一对关系需要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习近平对此念兹在兹: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

“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一如他在内蒙古代表团曾强调的:“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这便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

共,更体现初心。

“内蒙古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做好了,在全国、在国际上都有积极意义。”习近平曾如此指出内蒙古的独特作用。

而他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讲话,亦立足区域、关照全国,体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2018年,他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2019年,他提出,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他说,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2021年,他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如今,内蒙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今年审议中,习近平又一次强调,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复兴新征程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籽”的故事仍将继续。


网站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556208718304243&wfr=spider&for=pc


关闭

  友情链接: 国家发改委     河南省发改委     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科技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NCBI     SILKDB     中华文化石榴博览园     中国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    
 

©版权所有 河南省软籽石榴工程研究中心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 南阳师范学院中区科技楼 邮编:47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