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verseas Expertise Introduction Center for Discipline Innovation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Water Source Area of the Mid-line Project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学院主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研究前沿 > 正文

研究前沿

中科院地理所流域地理与生态水文团队在Earth-Science Reviews揭示1950年代以来全球湖泊系统初级生产力地理格局

发布日期:2022-10-17  文章来源:流域地理与生态水文   点击数:

贾珺杰 流域地理与生态水文 2022-10-17 17:33 发表于北京

Highlight

● 阐明1950年代以来全球湖泊系统的初级生产力(WGPP)地理分布格局

● 揭示浮游植物群落对全球湖泊系统的WGPP的控制机制

● 确定全球湖泊系统的WGPP地理格局的驱动因素

 

研究背景

  

内陆水体的总初级生产力(WGPP)是指水体中的自养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水生植物等)通过光合作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固定的有机碳(C)。浮游植物固定的C占全球生物光合C固定的50%左右。因此,浮游植物产生WGPP的过程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C循环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不断加剧,探讨各种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碳循环、水体初级生产力和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阐明了全球湖泊系统的WGPP地理分布格局和浮游植物组成,揭示了WGPP的浮游植物调控机制及其对内陆水体生态系统C循环过程的相关贡献,并进一步加强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内陆水体C循环的理解。

 

 

图1 1950-2020年调查的全球内陆湖泊系统分布(1950-1980[n=180], 1980-2020[n=270], 2000-2020[n=242]). a.美国; b.欧洲; c.中国; d.全球

  

主要结果

 

(1)阐明全球内陆湖泊系统的数量和面积分布特征

所调查的全球湖泊系统表现出相当大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950年代以来所调查的湖泊覆盖了南纬78°至北纬82°和西经160°至东经177°的区域,面积从2.0×10-3 km2到8.2×104 km2不等,可有效代表全球湖泊系统。超过60%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30°N–60°N),全球50%以上的湖泊面积不足10 km2

 

 

图2 沿经度(a)和纬度(b)调查的全球内陆湖泊系统的数量和面积分布特征

(2)阐明1950年代以来全球湖泊系统中的WGPP的时空分布格局

从1950年到2020年,全球湖泊系统的WGPP在0–22 g C m-2 d-1的范围内波动(图3)。全球内陆湖泊系统的WGPP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然而,从1950年到2020年,全球内陆湖泊系统的WGPP中值显著下降。

 

图3 1950-2020年全球湖泊系统中的WGPP格局.

a. 1950–1980; b. 1980–2000; c. 2000–2020.

 

在地理尺度上,WGPP的地理分布格局在中低纬度地区较高,在高纬度地区较低(图3)。与南半球相比,北半球内陆湖泊系统分布更为密集,WGPP波动更显著(图4)。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内陆湖泊系统总体上是平衡的,但其WGPP差异很大。

 

 

 

图4 1950-2020年全球湖泊系统沿经度(a)和纬度(b)的WGPP

在大洲尺度上,除大洋洲和北美洲外,内陆湖泊系统的WGPP无显著时间差异(图5)。1950年至1980年,大洋洲湖泊系统的WGPP明显低于其他两个时期。七大洲湖泊系统的WGPP在所有时期都显示出显著的空间差异。南极洲湖泊系统的WGPP在所有时期都显著低于其他六大洲。

 

 

 

图5 不同时空尺度下WGPP的变化. a.不同区域尺度; b.不同大洲尺度

(3)阐明全球湖泊系统浮游植物组成

全球湖泊系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主要包括金藻、甲藻、黄藻、隐藻、裸藻、硅藻、蓝藻和绿藻。蓝藻、硅藻和绿藻在大多数湖泊系统中占主导地位(90.14%)。在这71个湖泊系统中,蓝藻占43.66%,而硅藻占28.17%,绿藻也占了18.31%。然而,金藻是两极地区的优势浮游植物群落。优势和亚优势浮游植物群落占全球湖泊系统中所有浮游植物群落的53.00%–98.14%,平均值为76.63%±12.30%,这也被看作优势浮游植物群落对全球湖泊系统WGPP的贡献率。

 

 

 

图6 全球湖泊系统浮游植物组成比例. a.从西经到东经; b.从北纬到南纬

(4)揭示全球湖泊系统中WGPP和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控机制

在全球范围内,光照是决定WGPP地理格局的主要驱动因素,WGPP的时间变化受温度和CO2浓度的影响。在流域尺度上,不同湖泊中WGPP时空分布格局的控制因素是不同的。总之,由人类活动驱动的气候变化控制着全球湖泊系统中WGPP的地理分布格局和长期变化趋势。

 

 

图7 1950-2020年全球湖泊系统中WGPP和浮游植物时空格局的调控机制

 

论文信息

 

该研究成果以“Evolving geographical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patterns in global lake systems and controlling mechanisms of associated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since the 1950s”为题,于2022年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Earth-Science Reviews》(IF=12.038),特别研究助理贾珺杰与于贵瑞院士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高扬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秦伯强研究员、Jennifer A. J. Dungait教授、刘永教授和施坤研究员为本文共同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和基础科学中心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earscirev.2022.10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