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合影

图2.合影

图3.合影



图4.生态考察
本网讯(通讯员 王荣欣)8月15-17日,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2025年联合学术年会暨兴凯湖论坛在鸡西市密山市兴凯湖国际大酒店顺利举办。我校南水北调流域生态安全团队参加,并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相关研究进行了报告交流。据悉本次会议汇聚众多业内专家学者,围绕湖泊与湿地生态监测、污染治理、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8月16日,大会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中国海洋湖泊学会湖泊分会主任秦伯强主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党委书记张运林、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正堂、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黑龙江省兴凯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焦立格先后致辞,强调湖泊与湿地保护研究对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期望通过论坛凝聚智慧、推动合作。
随后,特邀报告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党委书记杨桂山院士等专家围绕数字化技术、流域地理服务、湖泊蓝藻水华等主题分享前沿成果,为湖泊湿地研究提供新思路。下午,四大主题分会场同步开展研讨。“湖泊与湿地生态监测”分会场,陈求稳等专家就生态水位确定、环境监测技术等汇报交流;“湖泊与湿地污染治理”分会场,张毅敏等聚焦农业面源控制、污染物治理策略研讨;“湿地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分会场,朱广伟等剖析湿地碳循环对气候的响应与反馈;我校南水北调学院暨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院长和国家111基地负责人李玉英参加“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全球变化”分会场,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全球变化应对。各分会场交流热烈,碰撞出诸多学术火花。晚间,《湖泊科学》编委会及读者、作者交流会举办,为期刊发展与学术传播搭建沟通桥梁。
8月17日,参会人员前往黑龙江兴凯湖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学术交流,实地了解站点科研工作与成果,深化对兴凯湖湿地生态的认知。
此次论坛由中国地理学会湖泊与湿地分会等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承办,汇聚多领域专家力量。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湖泊与湿地研究领域学者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学科交叉融合,对推动湖泊湿地保护修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也为后续科研合作与实践应用奠定良好基础,期待各方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耕,为守护湖泊湿地生态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