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 会议合照
图2. 会议合照
图3. 与参会专家交流
图4. 做大会报告
本网通讯(通讯员 王荣欣)4月18日至21日,中山大学智慧洪涝灾害防治与大数据科技团队在广州省广东市组织召开了“第二届水文过程变化与调控论坛”。据悉本次会议设38个分论坛及研究生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208名知名专家、国家级人才和国家级青年人才担任分论坛召集人。安排49场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和研究生分论坛报告,超600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作大会或分会场报告。论坛期间还举办了“黄河高端论坛”和“人工智能专家论坛”。我校南水北调学院暨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学院院长、国家“111基地”负责人李玉英带队参加会议。
李玉英教授作了题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健康与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报告。该报告从水源区生态健康和水质安全入手,根据团队20年在中线水源区研究和实践,提出四点创新:一是构建“四级生态阻控-智能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循环”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研发低碳智能污水处理装备,创新秸秆-粪污协同沼气发酵技术,形成“源头减排-过程净化-资源回用”面源污染治理方案,为水源区水质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二是构建“种质优选-高程分带-功能分区”植被与工程协同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体系,解决了植被恢复难、生态屏障脆弱、土地无序利用等关键问题,显著提升了消落带屏障功能与水质保障能力;三是将浮游植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纳入大型水库健康评估体系,建立氮磷循环基因垂直分布解析方法,研发微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形成“浮游植物-功能基因-微生物群落”多维诊断技术,为水源地生态健康精准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四是建立水源区空-天-地一体化的水质水量同步监测体系,研发水源区河库系统全域多维高效高精度水量水质耦合模拟技术,国内外首次开发了具有水质“四预”业务功能的数字孪生水源区智慧水质管控平台,实现了水源地水质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
据悉,本次会议是国内近年来组织召开的水文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会议。我院李玉英教授参会本次学术报告和交流充分展示了南阳师范学院流域生态安全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扩大南阳师范学院知名度和科研成果影响力起到积极作用。并与参会专家们就中线水源区后期科研开展了深入研讨,针对极端气候影响,开展水源区水源涵养、生态健康评价、可持续生态修复措施、智慧管控等尤为重要。我校处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所在地,作为水源地高校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这一库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切实承担起“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水源地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