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位于汉江中上游。
丹江口水库的生态环境也关系到华北地区的用水安全,尤其是水库中的生态渔业。丹江口水库各个库湾和消落区是良好的产卵场所,特别是粘性卵鱼类,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鲫鱼、鲤鱼等。

超级大鱼
2019年10月,丹江口清福野生鱼发展有限公司收购了一条100余斤重的超大鳡鱼,鱼重52.2公斤,身长1.7米左右,这显然是一条超级大鱼。而这也引起了中科院水生博物馆的关注,并联系了该公司希望能收藏这条鱼用于科学研究和科普。
这则消息也经由多家媒体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条大鱼的存在。由此,人们不禁疑惑,南水北调通水这么多年,主干渠道里的鱼会不会都很大,并且严重影响了水中的生态环境?

复合水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一个由水源水库、总干渠及囤蓄水库组成的自然和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总干渠中的鱼类正是这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丹江口库区管理部门也早在干渠入口处布设了拦鱼网,使得进入干渠的鱼类较少且以小型鱼类为主,其它鱼类出现频率低,物种多样性低。

为了减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因调水所引起丹江口水库鱼类资源的损失,同时也是避免出现鳡鱼、鳤鱼等这类凶猛的鱼对受水区水体造成生物入侵等负面影响,干渠拦鱼网的设置阻碍了丹江口水库大中型鱼类的直接进入。
因此通水以来,小型鱼类(麦穗鱼、鲫鱼等)一直占据着中线干渠鱼类资源的主体地位,同时因缺乏大型肉食性鱼类对其进行控制,使得浮游动物资源量被小型鱼类大量捕食。

人工主导
虽然近年来这些大中型鱼类(鳡鱼、鳜鱼、鲇鱼、红鳍原鲌等)出现在干渠中,但频次和数量依然低,对小型鱼类的控制有限。况且,这毕竟是人工渠道,一直由人主导和控制。
中线干渠中鳡鱼、红鳍原鲌和鳜鱼反而能稳定生态系统,对其进行保护并维持一定的生物量,可保持干渠中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而对鲤鱼、鲫鱼及小型上层鱼类来说,因为生物量大,同其它鱼类的食物竞争压力和对浮游动物的捕食压力显著,同时在生态系统中的相对总影响和关键种指数值均较低,反而需要对其保持一定的捕捞压力或引入捕食者进行捕食。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的生态系统仍是处于初期形成阶段,稳定的生态平衡其实尚未建立,生态系统中的异常现象难免时有发生。中线工程的管理部门也一直连续监测着这里的生态系统,实时调整。
因此,即便出现个别异常的大鱼,在当下也是正常现象,人工会根据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时投放肉食性鱼类、藻食性鱼类、碎屑食性鱼类以及杂食性鱼类来优化和完善鱼类群体的结构,增强系统初期的生产力效率,促进其进入更高级的食物链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世界级的调水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新生的大型人工生态系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前期在通过优化和完善水中的鱼类结构,提高生态系统的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增强生态系统的成熟度。
中线通水以来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对干渠内的浮游动物和鱼类群体的了解还是不够,监测力度和库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都不足,这是未来要一直努力的地方。
另一方面,虽然南水北调工程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但其对周边沿岸产生的生态影响也是不可逆的。

比如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占地、水库蓄水淹没、占用以及毁林开荒对植物生境的破坏,其中水库淹没是对植物及植被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植被的生境不同,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对陆生植被和湿地植被的影响。丹江口大坝加高将直接淹没重点野生植物,比如野大豆,以及淹没古木大树3株。

又比如对爬行类动物的影响,由于原分布区被淹没,蜥蜴类及蛇类等爬行动物将被迫向上迁移,造成非淹没区爬行类动物数量增加,加剧了区域内种族间的竞争。
还有对鱼类的影响,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蓄水后,回水区上延,导致该段的产卵场被淹没,水流变缓对“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其他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卵场影响较大,漂流性鱼卵的成活率下降,使得产漂流性鱼卵的鱼类不能正常繁殖,可能进一步导致丹江口水库这类鱼自然种群规模下降。

而为了缓解工程带来的这一损失,众多专家学者们也一直在提出更好的恢复和保护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主要提出的几点有:加强库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库区周围封山育林,对淹没的重点保护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采取迁地保护,对受淹没的岩杉树、以及古树等进行移植。
采用湿地植被栽种、土壤种子库移植等生态工程措施,加快新的消落带湿地植被恢复。优先选择狗牙根和双穗雀稗等本地草本植物进行区域性的恢复示范。
禁止捕猎野生动物,恢复和改善库区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合理安排水库蓄水时间,避开秋末至春初野生动物冬眠期。
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开展鱼类救护和实施鱼类增殖放流等措施。

总结
未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除了继续加强对干渠鱼类以及流量、流速、光环境、水温等影响水生态环境系统的因素的观测,还要加强库区周围的动植物生态环境保护,为中线工作提供一个水生和陆生双重和谐的生态环境。
参考资料:
[1]南水北调中线干线鱼类资源调查研究[J].周梦,唐涛,杨明哲,尚宇鸣.中国水利,2019(14)
[2]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J]. 唐剑锋,肖新宗,王英才,胡圣,王源. 中国环境科学. 2020(12)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D].包洪福.东北林业大学,2013.
[4]全国罕见!丹江口水库捞起的这个大家伙,惊动中科院!环球网2019-10-28
作者:风风 初审:丁孩儿 校稿编辑:小宛
网站链接:https://www.sohu.com/a/555193939_121349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