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加入收藏(Ctrl+D)

袁善来

发布日期: 2025-11-03


袁善来,男,安徽芜湖,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身份与兼职】

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员,国际双语教育学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通讯评审专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一:壮侗语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方向二:语言及其应用、研究方向三:汉语方言。


【教学情况】

主讲《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训诂学》《语文教育史》等本科/研究生专业课程。

1.2014年5月,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中学新课改背景下高师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证书号:宛院教改鉴字(2015)001)。

2.2014年6月,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中学语文卓越师资创新实验区研究与实践” (参与)。

3.2021年7月,河南省第二批一流本科课程《现代汉语》(线上课程)(参与)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2013年6月,国家社科项目“壮侗语族语言致使范畴的类型学研究”(立项证书号:13BYY147;结项证书号:20203832),经费18万;

2.2024年12月,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河南唐河方言词典”(课题编号:24FYY002),经费25万;

3.2016年1月,国家语委一般项目“民族语言调查·贵州平坝仡佬语稿方言”(课题编号:YB1624A028),经费10万

4.2017年4月,国家语委重点项目“语言方言文化调查·广西隆林仡佬语”(课题编号:YB1730A008),经费18万;

5.2021年11月,教育部委托项目“民族语言标注(十一)”,经费18万元。

6.2022年9月,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汉江中上游地区民俗词汇与民俗文化研究”(课题编号:2022BYY017)。

参与项目:

1.2012年6月,湖北省社科一般项目“比工仡佬语参考语法”(课题编号:2012237),(结项证书编号:结·2012237)。

2.2014年6月,河南省社科一般项目“性状范畴汉英语言表达式主观性及典型性序列的对比研究”,(结项证书编号:2016B009)。


【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1.《仡佬语布央语语法标注话语材料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参编)。

2.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隆林仡佬语,商务印书馆,2022年。

代表性论文:

1.影视字幕中补语标记“得”的误写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07期。(北核,CSSCI扩展版)。

2.广西壮汉双语教育发展反思.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5期(北核,CSSCI扩展版)。

3.“多耶”与侗族文化.文艺评论,2015年03期(北核,CSSCI扩展版)。

4.政治因素对广西语言使用的影响.学术论坛,2014年第04期(北核,CSSCI来源)。

5.论桂西南小学推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以广西凌云县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2期(北核,CSSCI来源)。

6.中越跨境语言与边疆安全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4期(北核,CSSCI扩展版)。

7.新课标理念下开放式语文教学的必要性和策略.教育探索,2015年08期(北核)。

8.唐河方言本字例释.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02期。

9.壮侗语族语言“做”义动词的致使表达及其语法化.民族语文,2024年02期(北核,CSSCI来源)。


【荣誉与奖励】

1.2022年度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2.2024年度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邮编:473061

电子邮箱:shanlaiyuan2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