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阳,男,河南南阳人,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身份与兼职】
现任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汉画像石数字修复与呈现实验室执行主任,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会常务理事(姚雪垠研究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政协南阳市第七届委员会智库专家等。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文献与文化研究。
【教学情况】
主讲《训诂学》《汉语文字学》《汉代经学文献选读》《中国语言文学经典文献导读》《汉画像整理与研究》等课程。
【科研项目】
主持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型中文专业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研究”等,主持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精品教材项目《中国玉文化概论》。“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研究”获河南省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出土汉代儒释道题材画像中传统社会思想的当代阐释”,国家旅游局面上项目“基于公共服务的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治理视阈下清代颜李学派研究”,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清代颜李学派综合研究”等。
【科研成果】
出版专著有《颜李学的形成与传播研究》,《<南阳集>校注》,《中国衙署文化旅游地录叙》,《南阳通史》(古代卷),《李塨与颜李学派立派研究》等。
发表论文主要有《略论董仲舒“天”的哲学层面及其构建动因》,《从<左传>“雩礼”看春秋时期的生态变化》,《中国传统吉礼的产生及其构建动因抉微》,《六书产生的次序及其文化意义》,《略论颜李学派诸人对颜元文献的整理和利用》,《<儒林外史>创作动因的思想史考察》,《论颜李学派实学思想对<儒林外史>创作的影响》,《海外玉文化产业的市场培育与传播策略》,《论红色旅游的产业发展》,《士人治生与《儒林外史》创作的思想表达》,《东汉桓帝老子之祭与道教的生成》等。
【荣誉与奖励】
《张衡著述散亡与重辑研究》获2010年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海外玉文化产业的市场培育与传播策略》获2013年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论红色旅游的产业发展》《从兰台、东观看汉代档案管理的发展演变》分别获得2015年、2021年南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李塨集》获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和激励约束机制构建问题研究》获第六届(2016年度)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中国玉雕艺术史》获河南省(2016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电子邮箱:kingch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