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我院硕士研究生的技能锻炼,学院决定举办2025年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标
大赛旨在加强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
二、大赛时间与地点
大赛时间:2025年5月14日下午2:30
大赛地点:逸夫楼S302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大赛指导:文学院教师团队
四、参赛对象
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全体研究生
五、比赛形式
比赛分为撰写教学设计、PPT制作、说课、讲课和答辩五个环节。满分共100分。
(一)教学设计
从统编版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至十二年级)中自选一课时内容,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和新要求,并结合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理解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应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教学设计以word形式书写并打印。教学设计25分,评分标准见附件1。
(二)PPT制作
选手根据所选课文,提前制作PPT,内容应包括说课和微课两部分。要求简洁美观,清晰完整,能完整覆盖说课和讲课内容。PPT制作10分,评分标准见附件2。
(三)说课
说课应包括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说教学环节等,时间控制在3—5分钟。说课15分,评分标准见附件3。
(四)微课
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从中选取10—15分钟的微课,必须使用PPT课件,讲课过程中必须有板书设计,讲课内容应与提交的教学设计相一致。微课40分,评分标准见附件4。
(五)答辩
评委围绕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及说课、微课展示,就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提问1—2个问题。每位选手答辩时间不超过3分钟。答辩10分,评分标准见附件5。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比例为10%,二等奖比例为20%,三等奖比例为30%。
七、复赛安排
在院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二等奖的选手,将晋级复赛。复赛评审组由校外中小学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复赛地点设置于中小学教室,旨在为参赛选手提供更贴合实际教学场景的竞赛环境,促使选手更好地展现教学技能,也有利于评审组基于真实教学情境对选手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
附件:
1.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2.PPT制作评分标准
3.说课评分标准
4.讲课评分标准
5.答辩评分标准
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2025年4月2日
附件1:教学设计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目标设计 |
教学目标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
1.5 |
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
1.5 |
内容分析 |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
2 |
学情分析 |
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
2 |
教学过程 设 计 |
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处理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
2 |
教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难点清楚,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
2 |
教学方法清晰适当,符合教学对象要求,有利教学内容完成、难点解决和重点突出 |
2 |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清晰无误,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
1 |
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水平;结构合理,过渡自然,便于操作;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
3 |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 |
1 |
延伸设计 |
课时分配科学、合理;辅导与答疑设置合理,练习、作业、讨论安排符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学生反思、理解和问题解决 |
2 |
文档规范 |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
2 |
设计创新 |
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富有创新性,较好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教学方法选择适当,教学过程设计有突出的特色 |
3 |
合 计 |
25 |
附件2:PPT制作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科学性 |
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
1 |
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
1 |
教育性 |
课件设计新颖,能体现教学设计思想;知识点结构清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
3 |
技术性 |
课件制作和使用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 |
1.5 |
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于教学 |
1.5 |
艺术性 |
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
2 |
合 计 |
10 |
附件3:说课展示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教材分析 |
准确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
2 |
说明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本科内容中的具体体现,能正确被我学科的特点 |
2 |
教法学法分析 |
教法学法选择恰当、实用、灵活多样,所选教法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教法与学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并能帮助学生达到素养目标的要求 |
3 |
教学过程分析 |
课堂教学设计合理、新颖,能将学法教法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落实教学目标要求 |
3 |
教学过程组织严密,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分配合理,衔接自然,完整有序 |
3 |
基本素养 |
使用普通话,语言流畅,清晰、简练、准确、生动,具有感召力 |
2 |
合 计 |
15 |
附件4:微课展示评分标准
项目 |
评价内容 |
评 价 标 准 |
分值 |
模拟 授课 30分 |
教学目标 |
目标设置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
4 |
教学内容 |
重点内容讲解明白,教学难点处理恰当,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强调课堂交流互动,知识阐释正确 |
3 |
教学方法 |
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
4 |
教学过程 |
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特色突出;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演示规范 |
6 |
教学素质 |
教态自然亲切、仪表举止得体,注重目光交流,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 |
4 |
教学效果 |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
4 |
教学创新 |
教学过程富有创意;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突出的特色 |
5 |
板书 设计 10分 |
内容匹配 |
反映教学设计意图,突显重点、难点,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
4 |
构 图 |
构思巧妙,富有创意,构图自然,形象直观,教学辅助作用显著 |
4 |
书 写 |
书写快速流畅,字形大小适度,清楚整洁,美观大方,规范正确 |
2 |
附件5:答辩评分标准
项目 |
评分标准 |
分值 |
答辩 |
紧扣主题、语言流畅、思路敏捷。 |
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