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82501
专业名称:环境科学与工程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3~7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专业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境的改造工程、环境的污染问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环境工程建设、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环境污染防治等。
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适应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和工程实践的需求,立足豫西南、面向河南省、辐射周边区域,服务于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而设立,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结合我校建设应用型大学大力发展一流工科专业的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深厚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围绕“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建设,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流域生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为主要依托,共享利用“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等6个科研平台资源,着力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本土化培养。此外,本专业以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制定了完善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毕业要求和课程质量管理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系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目标
根据国家战略,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后续高质量发展对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的客观需求,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良好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门知识,能够在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咨询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并能够通过升学、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毕业5年后,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目标 1:信念坚定执着,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工程伦理道德责任,尊重社会价值;
目标 2:在环境保护领域具有系统思维、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能力;
目标 3: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备创新性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复杂工程问题能力;
目标 4:具备终生学习和专业发展能力;
目标 5:具有跨文化协同、团队协调、组织及协作领导能力。
五、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修满课程计划规定的 180 学分,并且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方能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南阳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1.【工程知识】
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上述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问题。
1.1 掌握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理解、分析、应用和计算能力;
1.2 能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1.3 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原理,熟悉污染防治技术,能够用于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1.4 能够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工程设计所需的环境、工具、方法、规约等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2.1 具有使用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等工具以获取专业文献及信息的能力,并能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2.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3 具有将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抽象、简化、有效分解及综合的能力,能够建立相关系统模型;
2.4 能够运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并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提出环境污染治理对策,获得有效解决思路及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3.2 能够根据目标选取适当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确定解决方案,完成设计;
3.3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新技术,设计满足环境标准的污染防治工艺与处理单元,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3.4 能够在社会、安全、环境等现实因素的约束下对工艺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基础实验技能,并进行数据处理;
4.2 能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运用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和手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研究方案;
4.3 能够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安全开展实验并正确采集数据,能够结合文献信息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恰当运用现代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仪器分析等手段,对工艺指标与过程参数进行检测、分析;
5.2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语言、工程图形、相关软件等信息工具,针对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有关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方面的知识;
6.2 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和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6.3 能够理解自身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发面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7.2 能够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能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懂法守法,能主动履行个人及社会责任;
8.2 能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并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当中理解个人职责与团队目标的关系,承担好个人义务;
9.2 能够在社会实践等多学科背景下理解个人职责与团队目标的关系,承担好个人义务。
10.【沟通】
能够就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并能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就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书面和口头的清晰表达;
10.2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
11.2 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各种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具有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能够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和调整学习内容,具备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毕业要求1 |
【工程知识】具备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够将上述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问题。 |
1.1 掌握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理解、分析、应用和计算能力。 |
1.2 能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
1.3 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原理,熟悉污染防治技术,能够用于分析和解决环境科学与工程中的复杂问题。 |
1.4 能够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工程设计所需的环境、工具、方法、规约等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
毕业要求2 |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获得有效结论。 |
2.1 具有使用文献检索、网络查询等工具以获取专业文献及信息的能力,并能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
2.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
2.3 具有将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抽象、简化、有效分解及综合的能力,能够建立相关系统模型。 |
2.4 能够运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并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提出环境污染治理对策,获得有效解决思路及结论。 |
毕业要求3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3.1 了解并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
3.2 能够根据目标选取适当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确定解决方案,完成设计。 |
3.3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新技术,设计满足环境标准的污染防治工艺与处理单元,并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
3.4 能够在社会、安全、环境等现实因素的约束下对工艺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
毕业要求4 |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基础实验技能,并进行数据处理。 |
4.2 能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运用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和手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研究方案。 |
4.3 能够选用或搭建实验装置安全开展实验并正确采集数据,能够结合文献信息分析实验结果以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
毕业要求5 |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5.1 能够恰当运用现代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仪器分析等手段,对工艺指标与过程参数进行检测、分析。 |
5.2 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语言、工程图形、相关软件等信息工具,针对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
毕业要求6 |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6.1 了解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有关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方面的知识。 |
6.2 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工程实践和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 |
6.3 能够理解自身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应承担的责任。 |
毕业要求7 |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7.1 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发面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 |
7.2 能够在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设计中综合考虑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并能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
毕业要求8 |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8.1 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懂法守法,能主动履行个人及社会责任。 |
8.2 能够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并履行责任。 |
毕业要求9 |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
9.1 能够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当中理解个人职责与团队目标的关系,承担好个人义务。 |
9.2 能够在社会实践等多学科背景下理解个人职责与团队目标的关系,承担好个人义务。 |
毕业要求10 |
【沟通】能够就复杂环境科学与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1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并能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就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做出书面和口头的清晰表达。 |
10.2 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毕业要求11 |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
11.1 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 |
11.2 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各种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 |
毕业要求12 |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
12.1 具有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12.2 能够根据职业发展需要选择和调整学习内容,具备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
六、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环境生态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土壤污染与防治、环境工程原理、流体力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施工技术等。
七、课程体系结构表
教育 体系 |
知识体系 |
必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总学分 |
比例(%) |
学时 |
学分 |
学时 |
学分 |
理 论 教 学 |
通识 教育 |
人文社科类 |
432 |
25 |
|
8 |
33 |
18.33 |
创新创业课 |
38 |
2 |
0 |
0 |
2 |
1.11 |
其他 |
26 |
1.5 |
0 |
0 |
1.5 |
0.83 |
小计 |
496 |
28.5 |
|
8 |
36.5 |
20.27 |
专业 教育 |
数学与自然科学(数学类、物理类等相关课程) |
330 |
18.5 |
170 |
9.5 |
28 |
15.56 |
工程基础类课程 |
198 |
11 |
144 |
8 |
19 |
32.50 |
专业基础类课程 |
144 |
8 |
198 |
11 |
19 |
专业类课程 |
216 |
12 |
180 |
8.5 |
20.5 |
小计 |
888 |
49.5 |
692 |
37 |
86.5 |
48.06 |
合计 |
1384 |
78 |
692 |
45 |
123 |
68.33 |
实践教学(含劳动教育) |
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思政课实践、实验、实习、实训、设计、毕业实践等 |
458+498+156 |
19+7+7+14 |
0 |
0 |
47 |
26.11 |
综合实践 |
思想道德教育、专业能力拓展、体美教育、公益劳动 |
|
10 |
0 |
0 |
10 |
5.56 |
合计 |
812 |
57 |
0 |
0 |
57 |
31.67 |
总计 |
180 |
100 |
八、教学计划表
(一)通识教育课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于1-8学期开设,开设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课程,涵盖创新创业、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科学技术、艺术教育等知识内容。学生至少选修8个学分,其中要有2个公共艺术课程学分。
|
|
|
|
|
|
|
|
|
|
|
|
|
|
|
|
|
说明:①形势与政策课1-6学期以课堂讲授为主,7-8学期以在线课堂形式完成时政专题学习。
②大学英语课程中所包含的实践教学环节计入总学时。
③计算机课程中所包含的实践教学环节计入总学时。
④军事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由人民武装部制定。
⑤公共艺术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由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制定。
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制定。
⑦就业创业课程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由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制定,其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含课外20学时。
⑧现代劳动技能课学生4年内选够2学分32学时即可;劳动周每学年一次(大四毕业实习安排一周劳动实践)。
⑨通识教育拓展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划开设,主要包括艺术素养类、人文素养类和科学素养类三大类课程。每位学生至少跨两个大类修满8学分。每位非艺术类学生需从艺术素养课程(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中选2艺术学分。理工类学生至少修够4学分的艺术素养类和人文素养类课程。
(二)专业教育
(三)实践教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020501 |
|
|
|
|
|
|
|
|
|
|
|
|
|
|
|
74020502 |
|
|
|
|
|
|
|
|
|
|
|
|
|
|
|
74020503 |
|
|
|
|
|
|
|
|
|
|
|
|
|
|
|
74020504 |
|
|
|
|
|
|
|
|
|
|
|
|
|
|
|
7402050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4020506 |
|
|
|
|
|
|
|
|
|
|
|
|
|
|
|
74020507 |
|
|
|
|
|
|
|
|
|
|
|
|
|
|
|
74020508 |
|
|
|
|
|
|
|
|
|
|
|
|
|
|
|
74020509 |
|
|
|
|
|
|
|
|
|
|
|
|
|
|
|
74020510 |
|
|
|
|
|
|
|
|
|
|
|
|
|
|
|
740205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联矩阵
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关联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
培养目标2 |
培养目标3 |
培养目标4 |
培养目标5 |
毕业要求1 |
|
√ |
√ |
|
|
毕业要求2 |
|
√ |
√ |
|
|
毕业要求3 |
|
√ |
√ |
√ |
|
毕业要求4 |
|
√ |
√ |
√ |
|
毕业要求5 |
|
|
√ |
√ |
|
毕业要求6 |
√ |
√ |
|
|
|
毕业要求7 |
√ |
√ |
|
|
|
毕业要求8 |
√ |
|
|
|
|
毕业要求9 |
√ |
|
|
√ |
√ |
毕业要求10 |
√ |
|
√ |
√ |
√ |
毕业要求11 |
|
√ |
|
√ |
√ |
毕业要求12 |
√ |
|
√ |
√ |
√ |
说明:“√”表示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