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南师 > 学在南师 > 正文

【学者风采】刘太祥:时艰身苦凌云志 识高量宏仁者心

  • 时间:2016-06-10
  • 来源:招生办

 

 
 
 

记者  郭海玉  学生记者  程青青


刻苦求学  志存高远

 

1959年,刘太祥生于南阳方城县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时值我国严重自然灾害刚刚开始。他的太爷是清代秀才和远近闻名的私塾先生。贫寒的家境并没有消减家人对这名长子寄予的厚望,他们竭尽所能供他上学。让家人欣慰的是,童年时期的刘太祥已表现出不凡的聪慧和对读书独有的热情。在对知识和文字最为渴求的年纪,恰逢“文革”,刘太祥找不到几本像样的书能读,在路上看到一小片旧报纸他都视若珍宝;高中毕业又无缘推荐上大学,只能回乡务农。直到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多年弥漫着阴霾的求学之路才透进了希望的曙光,刘太祥才终于又有了追梦的机会。他下定决心一定要通过刻苦求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定要考上大学走出农村!经过三年苦读,刘太祥终于在1979年以全县高考第三名的好成绩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

 河南大学是百年名校,刘太祥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深造机会。当时历史系郭振铎老师的话使刘太祥铭记至今:“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学习,没有优异的成绩,如同劳作的农民秋天颗粒无收一般,只能忍饥挨饿,受人欺凌。只要成绩优秀,将来一定能分到好单位。”当时河大的分配政策是“三优”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好单位,而所谓“三优”即大学四年每门功课平均分90以上,毕业论文考评、毕业实习成绩均要为“优”。为了成为“三优”毕业生,刘太祥没有时间逛街、看电影,他整日如饥似渴地学习。有一次,为了准备《世界古代史》考试,他在校园路灯下背知识点至深夜两点。回到宿舍时同学们早已入睡,而他却怎么也睡不着。“怎么办?”他十分担心失眠影响次日的考试,于是悄悄摇醒了一位有安眠药的舍友,向他借了两片服下后才睡着。然而第二天一早,他浑身酸软无力,无法起床,同村学长赶紧将他送到校医院救治。“本想吃点安眠药,第二天上午能好好应考,谁知却弄巧成拙。为了准备假期后唯一一次补考,我整个假期都呆在家里复习,丝毫不敢懈怠啊!哈哈……”为了毕业论文能得“优”,刘太祥用了两年多时间搜集资料,字斟句酌地认真撰写,征求多位导师的指导意见,终于获得“优秀”。毕业实习他也以出色的表现被评为“优秀”。在就业分配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况下,刘太祥仍以“三优”的过硬素质被分配到许昌师专任教,而同届中仅有5名同学分到大专院校,其他同学则大多分到了中学。

  回首那一段求学经历,刘主编感慨万千:“大学生千万不要听信‘学习无用’的谬论,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正是我年轻时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知识积累和开阔眼界,才有了科学研究和工作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年轻时的艰苦拼搏可以极大地磨练个人意志,让我有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躬耕学坛  倾洒热血

   

走上教坛的刘太祥后来调到南阳师专历史系,教授《世界上古史》等课程,深得学生喜爱。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学术追求,发挥专业优势,1988年他申请到《南都学坛》编辑部工作。他向前辈们虚心学习,与同事通力合作,为《南都学坛》的发展默默耕耘。经过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刘太祥对高校学报的管理和发展逐渐有了自己的心得,并在学报期刊界日益崭露头角,于2002年升任我校期刊部主任。

在刊物如林、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刘主编认识到:要想使学报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扎扎实实办刊,以特色求生存,以质量谋发展。为此,他精心打造“汉代文化研究”这一栏目,为使其成为高品位、可持续发展的品牌,他苦心钻研,率先提出“创办学报特色栏目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精辟观点,即以“学术影响力”为中心,以“文献资源”和“学术人才资源”两个研究条件为基本点。在这一认识的指引下,他密切关注汉代出土文献最新进展,始终站在学术研究前沿,努力增强自身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自己在秦汉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参加“中国秦汉史学会年会”等学术会议,与业内名流建立并保持友好关系,广邀大家为栏目撰稿,积极为同行学者编校发文。经过他多年的苦心经营,“汉代文化研究”终于被评为“全国学报特色栏目”,并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追求一流的办报质量和效益,刘主编还积极加强编辑部建设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强化学报质量建设。如今的《南都学坛》已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进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他本人也因成绩突出被授予“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优秀主编”“优秀编辑”等荣誉称号,并于 2008 年获得“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突出贡献奖”;后又当选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理事,河南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会长。

在谈到编辑工作和学术事业之间的关系时,刘主编说:“我感激学校把我调到《南都学坛》,并让我连任三届主编。这一岗位,使我从优秀稿件中汲取精华,督促我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同时,这一岗位也提供给我一个广阔的学术平台,使我有幸与学界名流交流并保持友好往来,在切磋砥砺中不断成长。可以说,《南都学坛》成就了我的学术事业,我只有以‘爱岗敬业’来回报学校的信任和恩情。”

春秋时晏子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学贵有恒,道在悟真。在回忆自己的学术生涯时,刘主编将做学问的心得总结为四点:“一要明确学术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致用;二要有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理论;三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四要拥有丰厚的学术资源,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在撰写处女作《汉唐行政管理》一书时,刘主编付出了不少心血和汗水,前后用了 10 多年的时间。付出总有回报,这部26万字的专著后来荣获河南省社科优秀论著二等奖,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精神,刘主编的学术天空升起耀眼绚丽的彩虹:他当选为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地厅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 15 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8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转载(摘)。此外,他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地厅级科研成果奖16项。

 

忠恕立身  仁行天下

刘主编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他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有着密切关联。数十年在古籍史书中长途跋涉、寻求真理的刘主编,思想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观和“仁者爱人”“忠恕待人”的修身思想在他的生命轨迹上烙下深刻的印痕。

在亲人、朋友和同事眼中,刘主编是个性情温和、文质彬彬、坦诚善良、乐于助人的人。他和妻子相敬如宾,感情笃深。独生女儿在中国社科院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在女儿的成长历程中,他既是关怀备至的父亲,又是用心良苦的师者。在朋友圈中,刘主编的为人也是有口皆碑。他常常设身处地为友人着想,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编校发文,据不完全统计,他责编的文章有120多篇被省级以上权威文摘刊物转载(摘)。而作为主编,他对下属也是随和亲切,平易近人。荣誉面前,他主动避让,每年编辑部评先进和优秀,总是下属们喜登榜单。面对我们的采访,他也是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一再嘱咐我们,“不要过分宣传我个人的业绩,我仅仅做了应做的事,如果通过报道能将我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传达给大家,使人读后能有所启发,那报道的目的就达到了。”

行走在校园的竹林小径中,记者的心情随风起伏。刘主编的奋斗历程好比一朵在荆棘中盛开的野花。我们在河边走,野花向我们频频点头。望着野花,我们不再怕艰难的道路,野花会结实,我们的理想也终会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