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南师 > 学在南师 > 正文

魅力化学乐无穷 品牌专业再升级

  • 时间:2016-06-10
  • 来源:招生办

                                                      本报记者 孟新生 文/图

                    本期嘉宾:谢海泉
                    南阳师院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
                    采访时间:
                    5月30日下午
                    采访地点:
                    南阳师院东区行政楼2楼

      核心提示:
      南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下称化工学院)现开设化学、应用化学、制药工程、材料化学4个普通本科专业,在校生1000余人。学院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化工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重点学科、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教学质量品牌。

        考研就业两相宜

        记者:近段时间,南阳师院师生朋友圈几乎被化工学院刷爆!

        谢海泉:大家关注的有两件事,一个是考研的“五朵金花”,同一个宿舍的5位女生同时考研成功;另一个是(化工学院)两位老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榜单。

        记者:化工学院师生真棒,大家都在点赞。

        谢海泉:考研是化工学院的强项。今年化工学院共有毕业生198人,考研报名人数103人,录取71人,报考录取率68.9%,录取院校有一半以上都是211、985院校。考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院对学生知识的教授程度以及化工学院一贯优良的学风和教风。

        榜单的事是这样(打开手机微信,把相关链接发给记者),为彰显中国作者对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英国皇家化学会将旗下40多本期刊发表论文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将2013年、2014年发表的文章2015年他引次数在所属领域全球排名前1%的名单进行筛选,整理出通讯作者第一单位是中国机构的作者名单。2015年度共有118位中国作者被收入榜单,南阳师院化工学院有两位教授入榜。这反映了教师学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学术发展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

        记者:除了考研深造,化工学院毕业生就业顺利吗?

        谢海泉:(取出一份统计表)这是5月23日的统计数据,今年毕业生已经签约79%,化工学院就业率一直能够保持在96%以上。个别学生考研不理想,放弃就业继续考研,这部分学生既不计入就业率,也不计入考研率。今年,有两位去年的毕业生考取了厦门大学研究生。

        记者:考研和就业都是不错的出路,化工学院是怎样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指导的?

        谢海泉: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本科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多,涉及知识面广,但专业性不强,读研之后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专,对就业的帮助更大。鉴于此,我们鼓励学生考研,老师们会帮助学生进行考研指导,暑假和双休日还要义务开设考研辅导班。同时,对不愿考研的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就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师全程传帮带

        记者:在学生考研和就业上,化工学院连年取得好成绩,“秘密武器”是什么?

        谢海泉:说到底,还是“教”的问题。南阳师院历年教学水平评估中,化工学院稳居前两名。

        记者: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呢?

        谢海泉:我们把学生读研阶段广泛采用的导师制引入本科教学中,而且实行全程导师制。一年级普遍实行双导师制,从思想意识方面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二、三年级实行分类导师制,借助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科技竞赛活动、节能减排竞赛等,引导、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0%~80%的学生可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进一步增进了师生交流;大四偏重就业指导和考研指导。此外,我们提倡让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鼓励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科研成果进课堂,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们认为,今后国际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尤其是化学学科,充满了创新的机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更需要以创新求发展。因此,我们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构建化学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外部环境。

        另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参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课课程设置,通过实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己讨论、思索怎样提高某一产品的性能或纯度,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记者:化学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

        谢海泉:对!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扎实的本学科知识,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我们不提倡每个学生都去自主创业,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希望他们今后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些创新性的工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不就相当于给他们一个“金饭碗”嘛。这也是我们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到一个重要位置、写进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初衷。

        魅力化学创新多

        记者:随着这一届学生毕业,又将迎来一批新生。对于即将报考的高中毕业生,您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谢海泉:我国著名化学家杨石先说过:“农、轻、重、吃、穿、用,样样都离不开化学。”的确,没有化学科学创造的物质文明,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生活。20世纪的100年中,化学合成和分离了2285万种新物质、新材料、新药物、新分子,由此来满足人类生活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记者:化学是个变幻无穷的学科。

        谢海泉:世界是物质的,化学是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其中最本质的变化,就是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变化,即化学变化。小草变绿了、小树长高了、空气清新了……这些都包含着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的世界,魅力无穷。“魅力化学”带给我们的魅力远远不止这些,它使我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它使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壮大。

        记者:由此看来,虽然是传统学科,但化学与大家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您能谈谈化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吗?

        谢海泉:化学虽然是传统学科,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了,但这正反映出化学学科强劲的生命力。化学的创新天地非常广阔,因为它是唯一能够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它也是科学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关键科学,因为它对人类的食品、能源、环境以及健康等问题至关重要。随着新工具的不断创造和应用,化学也将在持续创新的路上稳步发展。

        与此同时,绿色化学将引起化学化工生产方式的变革,化学在解决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当中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衷心期望即将步入大学殿堂的优秀学子们能够投入化学的发展中,了解化学、学习化学,将来创造更加绿色、安全的化学产品,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