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工在线〔2017〕第5期 (总第十三期)

发布日期:2017-10-31  来源:   点击量:

南阳师院党委学工部编                          2017年10月31日
主编:刘婧                         责任编辑:郭婷  马峭  王晓杰


政策理论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答记者问(摘录)

领导视角

 •学校领导关于学生工作的指示或讲话精神(摘录)

学工时事

 •我校学生工作纪实

本期关注

 •“创新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之我谈

科研之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研究(摘录)——李佳

他山之石

 •西南石油大学——创四维一体模式,建加油争气易班工作思路

 

政策理论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答记者问(摘录)

 日前,教育部以部长令的形式修订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以下简称《规定》)。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就《规定》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规定》修订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24号)自2006年9月1日颁布施行以来,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产生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各地各高校队伍建设工作呈现出持续加强改进、不断向上向好的态势。高校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包括辅导员队伍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此次《规定》修订出台,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系列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制度安排。

 问:《规定》的修订出台主要有哪些重要内容?

 答:此次《规定》修订出台,着眼于回应广大高校辅导员的实际关切,着力解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六个特点。

 一是进一步体现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修订后的《规定》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关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党的领导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新作出的具体安排,是新时期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法规。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职责。《规定》丰富和发展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形成了包括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9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体系,特别强调高校辅导员要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专职辅导员的身份。《规定》指出,高校专职辅导员是指在院(系)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委(团总支)书记等专职工作人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

 四是进一步强调了高校辅导员配备选聘的相关要求。《规定》强调,高等学校应按总体上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足额配备到位。同时规定了兼职辅导员工作量按专职辅导员工作量的三分之一核定。《规定》还强调,要坚持“同工同酬”原则,保证高校辅导员人事聘用要参照专任教师聘任的待遇和保障。

 五是进一步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培训要求。《规定》要求各地各高校要把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整体规划。要建立国家、省级和高等学校三级辅导员培训体系,确保每名专职辅导员每年参加不少于16个学时的校级培训,每5年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

 六是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发展通道。《规定》对制定辅导员队伍激励保障机制,实现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高校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称)晋升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要注重考查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的方向,要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范围。

 问:如何保障《规定》的贯彻落实?

 答:一是各地方党委教育工作部门要将《规定》作为本地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组织开展《规定》学习宣传活动。二是要求各高等学校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抓紧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实施细则,使各项制度要求落地落实。三是要求高校辅导员准确把握《规定》主要内容,把《规定》作为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行为准则,敬业爱生,潜心育人,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领导视角

 ★10月15日,党委书记黄荣杰在我校2017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两点要求:

 一是各学院应紧紧围绕“理性平和,健康心态”的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充分动员,务求实效,积极总结,创造性地将各项活动做出成效;

 二是主办单位要以活动周为契机,给全校师生搭建一个交流合作、放松减压的平台,使我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学生、深入人心,为学生成长成才铺路搭桥。

 ★10月18日,党委书记黄荣杰在十九大开幕会直播结束之后做了讲话,他强调,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他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提升思想站位,深刻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意义;

 二要全面学习贯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核心要义;

 三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深入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10月31日,党委书记黄荣杰在我校2017年学生工作表彰暨新生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在“大学工”理念的指导下,积极实施“一体五维”管理新措施,有效落实了学生工作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团学组织的教育职能和学生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提升了学工品牌价值,扩大了学生工作的影响力,形成了交叉多维全方位、立体化学生管理新模式。我校学生管理工作呈现安全稳定、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校园文化活动朝着品牌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学生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工作载体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不断增强,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他强调,高校学生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是高等学校实现育人目标的核心环节,在高校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和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高校的学生工作,就是办好大学的固本之举;为青年人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就是为民族前行注入绵绵不绝的力量。因此,学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做好高校学生工作,必须按规律办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遵循学生工作规律、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我校学生工作要深植南阳卧龙岗育人沃土,汇聚优势,立足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重树立创新意识、打造特色模式、走品牌发展之路,为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最后,对学工队伍和全体同学提出希望和要求:学生工作队伍的同志们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广大学生要珍惜美好青春年华,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10月25日,副校长谢冰松在我校2017级学生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给培训同学提出了殷切希望:

 一要做一名有信仰的学生干部,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盛断绝学”的共鸣,拥有最饱满最充实的认识;

 二要做一名高素质的学生干部。要不断加强个人素质修养,提升综合素质,树立公正形象,做好同学们的榜样和表率;

 三要做一名善于学习的学生干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做一个“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人;

 四要做一名善于处理矛盾关系的学生干部。他鼓励同学们敢于面对矛盾,勇于解决问题。

 ★10月27日,副校长谢冰松在我校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筹备会上,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以饱满的热情、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每一个环节的严密性;

 二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训练,为参赛人员提供良好的大赛环境,达到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的目的;

 三是要加强对全体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做到比赛和学生管理工作两不误,保证校园秩序平稳发展。

 

学工时事

 •9月30日,我校组织学生干部在科技大楼201会议室观看“与信仰对话:青年的楷模,学习的榜样”——《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学习交流会网络直播。

 •10月9日,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团结引领青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我校组织团干部、团员代表在东区博睿教学楼前举行升国旗仪式并庄严宣誓。

 •10月9日,我校“卧龙学子导航工程”之六第十六届“卧龙文化艺术节”活动启动。

 •10月10日,学生处副处长苏峰带领学生资助中心相关同志深入各学院进行督查奖助学金评定发放管理工作。

 •10月11日,我校在行政楼S108学生处会议室召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

 •10月11日,我校以“崇德向善,德才兼备”为主题的第137期道德讲堂活动在中区二号学生公寓举行。

 •10月13日,我校对20栋学生公寓电动车飞线充电现象,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工作。

 •10月10日—13日,我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督导组到22个学院检查督导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工作。

 •10月13日,我校学生处相关同志及新疆内派教师阿迪拉•阿布拉、吐尔逊•吐尼亚孜深入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宿舍走访。

 •10月15日,我校2017年度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思圣广场举行。

 •10月17日,我校邀请中南大学唐海波教授在西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做题为《精神卫生法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困惑与挑战》的报告。

 •10月17日,学生处组织召开全体人员及公寓辅导员安全工作会议。

 •10月18日,学生处组织全体员工和新疆籍学生一起在办公大楼二楼会议室观看十九大开幕会盛况。

 •10月18日,我校以“肩负使命,做新时代大学生”为主题的第138期道德讲堂活动在西区八号学生公寓举行。

 •10月19日—20日,我校在办公大楼一楼东会议室组织举办了2017年辅导员业务培训班。

 •10月25日,学生处组织全体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安排部署了“发声亮剑”活动。

 •10月25日,我校在西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最美心晴使者”首届心理委员技能大赛决赛。

 •10月12日—25日,学工队伍全体人员做好十九大期间的值班工作。

 •10月26日,我校以“孝老爱亲”为主题的第139期道德讲堂活动在西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

 •10月27日,我校第五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筹备会在办公大楼一楼西会议室召开,对大赛的相关准备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

 •10月30日,我校以“公益与慈善”为主题的第140期道德讲堂活动在中区二号学生公寓举行。

 •10月25日—31日,我校2017级学生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培训班在东区演播大厅举行。共有238个自然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469名学生干部参加。

 •10月31日,我校2017年学生工作表彰暨新生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在中区演播大厅举行。

 

本期关注

 编者按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资助”与“育人”工作的双向结合,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塑造他们的性格修养。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是基层资助工作的实施者、资助政策的传播者,更是贫困学生心灵的保护者。如何创新做好资助工作,让无助者有助、有助者成才,是辅导员们需长期思考的问题。十月份正值资助工作开展之际,那么,这项工作如何开展,本期聚焦的是在实际工作运行中我校部分辅导员的工作做法和经验之谈。

“创新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之我谈

 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关系到高校乃至社会稳定的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由此可以看到资助工作的重要性。我认为,做好高校的资助工作应该做到事前讲规矩,事中抓细节,事后重教育。在资助工作开始之前,要按照上级部门规定和要求,把资助工作的规矩讲清楚,规则讲明白,让人人知晓规矩,规矩挺在前,万事都不难。进入操作阶段,要抓好细节,包括评议小组人员的确定、评议小组人员的培训、对于家庭确实困难没有写申请的学生处理、评定结果的预公示、评定结果的修正等工作,都要做到全方位、不遗漏。工作质量高不高,事后教育很重要,评完后要根据评前的规矩,对学生做全面的教育。通过多层面的教育,说明问题、化解矛盾、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最大程度的发挥奖助学金的作用。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丁建芳)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要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学深悟透国家精神,将学生资助与精准扶贫、立德树人的大局结合起来;二是要讲好用足学校政策,确保每名学生充分了解、学会运用奖助贷勤免补政策;三是找准摸清学生情况,精准识别贫困生,对症下药辨症施治;四是选优树强模范典型,确保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为广大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文件明确了原则,但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实际制定细则,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不断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资助的育人功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副书记——王传飞)

 奖助学金评定,教育要先行。首先要教育同学们端正心态,充分认识到自立自强才是改变家庭现状的根本途径;其次要教育同学们正确看待贫困生,贫困生不意味着连吃顿大餐,买件百十元衣服和穷游的机会也不能有;另外加强诚信教育和集体教育,让大家都树立起多为他人着想的观念。当然,教育在先,严格评定流程和标准,规范档案建设必须紧随其后,才能保证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顺利开展。

(机电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周霜)

 资助工作是同学们关注度最高的教育工程,也是考验我们能力和耐心的一项综合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做好资助工作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吃透文件精神,熟练工作流程;二是把握资助原则,严格遵照程序;三是重视贫困认定,据实建立档案;四是树立全局意识,解决特殊问题。资助问题涉及面广,切实关系学生利益,想要做到绝对公平是很难的,但只要我们把握原则,尊重事实,就能把资助用到最需要的同学身上。另外,通过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情况,建立贫困档案,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最后还要做好落选同学的谈话安抚工作,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帮助,以确保稳定的局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李源)

 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新时代下资助育人是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新使命,在工作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一要加强宣传,提高资助政策普及率;二要精准扶贫,提高大学生资助精准度。建立学生档案,逐步形成完善的建档、调档机制;三要建立科学的的评审程序,扩大资助政策受益率;四要因地制宜,增强资助效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发展的眼光更好的服务学生;五要开展好心理“助学”,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寓教于服务中。

(文史学院辅导员——高舒)

 

科研之窗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研究(摘录)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带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和内容的发展。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始终存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三全”思想,尤其是首先要完成“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内涵

 2005年,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三全育人”口号提出以来,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面临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不断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在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因此,在当今形势下,开展“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全方位育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要将这一重要理论融于实际则离不开具体的运作机制。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其顺利实施的保障。“全方位育人”机制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系统内部工作方式、活动方式的总和”。所谓“全方位育人”是指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为背景,积极调动学校、社会、家庭的力量总和,通过丰富多样的途径和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局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和完善“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必要性不证自明。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机制的特征

 (一)主动适应性

 所谓主动适应性,指的是“全方位育人”机制要主动适应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对新生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独特的理解力,因而很难通过生硬的说教和强制管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面对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应当注重“以德启智”,将强制管理变为主动适应、理性引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思想自由和人格尊严。

 (二)全员参与性

 全员参与性指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高校中某一类人的职责,党政干部、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加强教育队伍、辅导员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是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关键。

 (三)时空延展性

 所谓时空延展性,指的是“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全部在校时间和所有教学环节。要以“育人”原则为指导,从整体的高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进程,将教育工作全方位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在发挥教育优势的同时需不断丰富工作手段、挖掘德育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挖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时空延展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全方位育人”观念严重不足

 当前,“全方位育人”观念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不足,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普遍存在。虽然高等教育已经逐渐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但高等教育忽视实践的现象依然很常见。很多学生心态浮躁,缺少道德塑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全方位发展的实际性认可不足。

 (二)“全方位育人”联动机制不完善

 “全方位育人”的实现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通力合作,但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联动机制不完善,三方较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合力,促进“全方位育人”的达成。同时,很多家庭的育人功能严重不足,且不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三)业绩考核分配制度不合理

 育人业绩难以量化,因而相关人员育人工作成绩的评估难度也相对较大。当前,很多高校都还没有将“全方位育人”的效果业绩纳入教职工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晋升与其育人成效的相关性不大,“全方位育人”依然没有在考核评价制度上受到重视。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联动机制,创建主体联动网络

 “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形成和应用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而合作的关键和首要工作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联动网络。在构建联动机制和主体联动网络的过程中,要发挥家庭、高校、企业等不同主体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面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各主体的共同责任。首先,要强调家庭的育人作用。家长应以实践育人为指导,结合家庭教育的特点为学生创造正面、积极的实践体验。其次,高校要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抓手,寻找“全方位育人”的突破口。同时,高校要不断充实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类型与途径,建立健全育人机制和实践平台,积极倡导全体教师及相关部门参与育人全过程。

 (二)建立健全“全方位育人”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激励制度是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另一项重要工作。高校应围绕“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核心,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体系对员工主观行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要改善“全方位育人”工作成效不突出、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度不高的现状,就必须要从物质源头入手,建立起有利于激发员工参与热情的考核评价办法。通过“以评促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的德育及“全方位”培育的重要性将得到有力的彰显。更重要的是,一旦建立起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良性发展就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制度保障。

 (三)以校园文化涵育人,以实践活动培育人

 文化滋养心灵,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看重文化浸润,坚持将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融入到育人过程中,以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吸引和感染学生。实现“全方位育人”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实践。高校应当有计划、有针对地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有意识地建立更多高品质的实践基地。此外,高校还需要办好学生社团和创业中心,提升实习、支教、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在高校学分系统中的比重,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意识与热情,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用。

 (四)强化“全方位育人”的领导体制与运作机制

 “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的领导,而科学领导决策的制定则需要以健全的领导机制、合理的工作运作机制为前提。要强化组织领导,首先要构建以高校行政系统为基础的德育管理体系、完善以党委书记为首要责任人的领导体制。各学院党委要定期开展相关研究并制定工作报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思想政治育“全方位育人”体系。此外,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通过专题讲座等活动拉近学生和知识学者、社会人士的时空距离,在吸引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同时增长其文化知识、开拓其社会视野。

 “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进步的客观需要。在构建和完善“全方位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要抓住其基本特征,结合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工作。在抓紧制度建设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和实践活动对机制建设的催化作用,以文化涵育人、以实践培育人,始终不忘“育人”之根本,切实做好“全方位育人”机制的建设工作。

——外国语学院团委副书记  李佳

(此文荣获2017年度河南省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

 

 编者语

 “全方位育人”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才能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毋庸置疑,高校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机制在当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学生实际生活仍有待契合。在此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建设和完善“全方位育人”工作机制的必要性不证自明。

 

他山之石

西南石油大学——创四维一体模式,建加油争气易班

 一、工作思路

 学校自2016年4月全面启动易班建设以来,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落脚点,坚持“生活服务是前提,文化娱乐是基础,教育教学是关键,最终实现思想引领”的思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弘扬“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大学精神,通过抓机制、队伍、开发、载体四个维度,促进易班建设同频共振,形成叠加一体效应,建成“加油争气”综合网络社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使易班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阵地。

 二、具体做法

 (一)狠抓“机制”建设,强化保障体系

 1.强化领导体制。学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易班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易班发展中心,中心挂靠学生工作部,整合教务处、图书馆、招生就业处、现代教育中心等部门资源,以开放共建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构建易班,形成工作合力。

 2.完善工作机制。学校成立易班发展中心,下设办公室、易班学生工作站、易班体验中心,形成以易班发展中心为主体,办公室、学生工作站、体验中心为三翼的工作格局,完善校易班学生工作站—院易班学生分站—班级易班委员三级组织保障机制,形成考核、评价、反馈三级管理机制,加强对易班建设的指导和推进。

 3.加强资源保障。学校配置200平方米的场地,划拨易班专项经费用于易班建设与推广;设立学生实践岗位,从人、财、物各方面规范、有序、全面推进易班建设和发展。

 (二)狠抓“队伍”培养,强化精细管理

 1.优化队伍结构。选拔配备1名专职易班指导老师,在优秀辅导员中

 选聘兼职教师5名,16个二级学院分别设立专人负责易班建设。

 2.注重学习调研。先后组织易班建设团队远赴教育部易班上海总部、重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进行广泛调研,学习先进理念,借鉴成功经验,提升建设水平。

 3.重视能力培养。通过岗前培训、易班立项、工作沙龙等多途径,强化易班指导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设立易班学生骨干训练营,围绕新媒体运营与策划等主题培训,加强易班学生骨干培训。多措并举,初步建立起一支有理念、懂网络、会技术的易班建设队伍。

 (三)狠抓“开发”,提供优质服务

 1.建立易班轻应用群。利用平台的开放性、共享性开发轻应用产品群,实现易班与学校官微、学校APP端口对接,方便学生通过易班随时随地查询学习成绩、图书借阅、校园卡余额、申请奖助学金等,提高易班的服务功能,增强易班的用户粘性。

 2.开发易班特色轻应用。依托校院两级易班学生工作站,与网络文化工作室联合开发了易课表、易沟通、易票务、易签到、易卡通、易晨读、易兑换等42款有特色、接地气的新应用,加强师生的互动交流,方便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3.创建易资讯H5应用。易资讯是学生自主开发的集信息查询、事务办理等于一体的平台。截止2016年12月有2675位学生添加该应用,浏览量达12.97万人次。

 (四)狠抓“载体”,打造精品项目

 1.易班开放日。把握迎新季、端午节、建党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易起迎新生、易同过端午、易心向我党、易齐来兑换等特色活动,宣传易班产品、展示易班功能,帮助学生了解易班。

 2.易班文化节。春季学期开展网络文化节、秋季学期开展易班嘉年华,打造学校易班特色文化活动,贯穿全年,带领同学们领略易班四季的变换,期间开展网络文章、视频作品、应用开发等竞赛,培育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开发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应用,引导学生使用易班。

 3.易班星播客。邀请教学名师、杰出校友、优秀学子围绕理想信念、爱国教育、文化传承、行业发展以及成长成才等主题用青年学生的话语方式创作贴近学生实际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例如学校辅导员围绕校园热点、学生关注等话题撰写了《评优还是评“忧”》、《你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等二十二期专题文章,阅读量近3万人次,互动交流1600人次,化解危机2起,正逐步架起一座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网络桥梁,使得学生喜爱易班。

 4.易班助学习。利用易班快搭等功能,推出西柚“两学一做”、易起看两会、思政易家齐发声等思政专栏,在易班及时传播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依托易班学院、易班优课、题库等功能,向同学们推荐优质实用的学习资源,吸附学生扎根易班。

 三、主要成效

 西南石油大学构建的“四维一体”易班建设模式,实现易班在活跃指数、文化传播、学生收获、同行反响、成果总结、媒体影响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截止2017年4月,已有2.6万师生注册使用易班,实现本科学生全覆盖,活跃指数、共建指数位居全国前20,易班建设工作受到人民网、光明网、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四川教育网等省级以上媒体报道63次;厦门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54所省内外高校来校调研。依托易班开展的《线上线下齐联动,探索支部新路径》的工作案例获得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教工党支部)特色作品,2016年度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荣获四川省易班建设示范高校。

 四、建设经验

 首先,易班建设要以搭建平台为抓手,夯实易班推广建设的基础。立足学校实际,加强组织保障,整合学校资源,以搭建平台建设为抓手,夯实易班推广建设的基础。

 其次,易班建设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增强易班品牌文化的黏性。西南石油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服务内涵,以服务学生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依托校园二级网络文化工作室开发产品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增强易班平台的黏性。

 最后,易班建设要以内容建设为主线,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方向。西南石油大学在易班推广建设中始终坚持用户需求导向,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建设为主线,引领网络文化发展总体方向。

 五、改进计划

 “创易无止境,实践不停止”,西南石油大学易班建设中还存在积极性、黏附性、主动性“三性”不足的问题:学工系统注册多,但是教师注册少,如何调动任课教师注册易班使用易班积极性?易班线下活动受喜爱,线上功能可替代,如何开发更多学生喜欢的应用增强黏附性?学校易班稳步推进,学院易班参差不齐,如何进一步调动二级学院主动性?针对三个问题,将重点做好“四个突出”:突出平台“聚”起来,加大网络文化工作室建设,增强易班的创造力;突出服务“热”起来,做好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增强易班的吸引力;突出内容“响”起来,鼓励师生创作更多的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增强易班的渗透力;突出研究“活”起来,加强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研究,增强易班生命力。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探索的系统工程,教育部提供的易班网络平台如同一个毛坯房,需要学校根据自身实际进行定制装修,最终实现师生满意入住,学校易班建设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离师生满意入住还有很大距离,学校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易班”全面打造为网络舆情的新窗口、教育教学的新途径、生活服务的新空间、校园文化的新舞台、思想教育的新平台、全员育人的新阵地,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自:高校辅导员在线)

 编者语

 教学传志贵实践,育人授德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5后”大学生热衷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开展学习,也对网上点赞、吐槽乐此不疲,网络的“双刃剑效应”愈加凸显。面对“互联网+”的新形势,西南石油大学依托易班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式,着力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网络世界中建立“时时可得、处处可及”的良好育人生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希望通过以上案例学习能带给我们一些工作启示。

 

 

 

 

 

报:校领导
送:学工委各成员单位
发: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