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互助

​心理委员的基本要求

作者:刘柏涛 发布时间: 2022-09-09


心理委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密切联系。根据高校实际情况以及心理委员的工作特点,一般认为心理委员需要具有以下基本素质。

(一)思想品德

1.热爱心理工作  心理委员是一项需要爱心和付出的助人事业,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要有对班级同学的理解、关怀及耐心。所以一定要有热情,热爱心理健康工作,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2.尊重他人人格  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委员,对班级同学要一视同仁,不能歧视和嫌弃。对他人的问题和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有益的反馈,以诚相见、平等待人,鼓励同学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扰。要注重维护班级同学的人格和尊严,诚实可靠,始终如一,获得广大同学的信赖。

(二)心理素质

1.心态积极健康  心理委员本身应当是大学生中心态积极、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的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是积极乐观和充满生机的。并且能把这种乐观心态带进心理委员工作中去,能使心灰意冷的学生重新唤起生活的勇气,心理委员不仅要掌握发现心理问题的一些知识技能,而且还要能给班级同学带来积极的感染和影响。具有这种乐观开朗的健康心态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本身的人格特征就会在班级形成辐射,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会更得人心。

2.人际关系和谐  心理委员需要和班级同学有广泛而深入的接触,从而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所以心理委员自身应该是一个比较善于和同学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人。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心理委员,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可,同学自然不会向其吐露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同时,因为缺乏良好的群众基础,哪怕其各方面能力都突出,也无法在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专业素养

1.专业知识扎实  心理委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常识。需要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基本的调节和咨询策略,具备初步的识别心理异常的能力,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理念,学会组织简单易行的团体心理活动等等。

2.恪守专业原则  心理委员工作需要遵守相关的心理学专业原则,比如保密原则、及时转介等等。心理委员在培训中会学习到这些原则,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牢记这些基本原则,否则心理委员将不是学生群体中的“助人者”,反而变成“伤人者”,甚至是“害人者”。

(四)能力要求

1.良好沟通能力  了解和掌握同学的心理状态,除了行为的观察,更多的还有赖于言语的沟通,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要能够细心倾听同学的诉说,善于鼓励当事人谈出心事,准确地了解当事人的想法和感受,还要能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避免产生沟通中的误解。

2.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心理委员工作职责的不断延伸,他们已经从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现者逐渐发展为同学心理素质的提升者。后者需要心理委员而向全班同学开展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而具有一定领导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保证形式多样的心理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