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道武、明元帝时期的平城建设及其城市变迁(398—423)
周 胤1, 向常淦2
(1.重庆大学 历史学系,重庆 400044;2.自然资源部第三大地测量队,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北魏天兴元年(398),道武帝自盛乐迁都平城。迁都之初,北魏朝廷对平城的建设主要包括宫室的营建、外城的规划、周围苑囿与行宫的建设以及对水系的利用等。到了明元帝时期,则就平城周边的苑囿和行宫继续进行建造,并对外郭城进行增筑。学界目前对于平城最初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如太武帝时期新筑的太子东宫位置,平城外郭的四至及形貌等。因此,就这些问题再作探讨,以期对北魏迁都平城初期的历史重新进行回顾,同时为后续探索太武帝至献文帝、孝文帝时期平城的建设及当时都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最初的城市框架的理解。
关键词:北魏;平城;道武帝;明元帝
引用格式:周胤,向常淦.北魏道武、明元帝时期的平城建设及其城市变迁(398—423)[J].南都学坛,2025,45(4):18-25.
晚清牛痘术和牛痘局的兴起
张秀丽, 李紫慧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中国古代治疗天花以人痘接种术为主。19世纪初,外国商人将改良后的牛痘接种术传入中国澳门、广州,当地一些开明绅商、医士逐步传习牛痘术,在19世纪前中期通过著书立说、传子授徒等形式,开始向内地省份传播。历经道、咸、同三朝,牛痘术已传至湖南、上海、北京、天津、河南等地,当地绅商捐资开设牛痘局,其中大部分是公益性的民间机构,主要为普通百姓施种牛痘。光绪年间,牛痘局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设,官方亦积极介入,加速了牛痘术的传播。
关键词:天花防疫;牛痘术;牛痘局;邱熺
引用格式:张秀丽,李紫慧.晚清牛痘术和牛痘局的兴起[J].南都学坛,2025,45(4):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