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活动 -> 学术活动 -> 正文

学术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资源创新利用与合成生物学团队在《Integrative Zoology》及《Zoological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0-21

本网讯(通讯员 刘莹娟)近期,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资源创新利用与合成生物学团队在小鼠社会等级相关神经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杂志《Integrative Zoology》及《Zoological Research》上。南阳师范学院为文章的第一通讯单位。

成果一:中缝背核-中央杏仁核5-HT神经环路参与调控小鼠的社会等级

社会等级是群居动物的基本组织结构,深刻影响个体的健康和行为模式。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中缝背核(DR)血清素(5-HT)神经元及其向中央杏仁核(CeA)的投射在调控雄性小鼠社会等级中的作用。通过化学遗传学手段,作者发现激活DR区5-HT神经元及DR5-HT-CeA神经通路可显著降低优势个体的社会等级,而抑制该通路对弱势个体影响甚微。作者随后通过药理学手段发现CeA脑区的5-HT1A受体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功能。本研究为深入认识社会等级发生的神经环路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南阳师范学院刘莹娟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来福副教授及牛秋红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河南农业生物质绿色转化技术创新团队及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111/1749-4877.70003


成果二:中缝背核多巴胺神经元参与调控小鼠的社会等级

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社会等级的发生需要多个脑区及多种神经递质的共同参与。多巴胺(DA)递质系统在竞争、奖赏及多种社会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大脑中与社会行为相关的DA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腹侧被盖区(VTA)和中缝背核(DR)。在这篇研究中作者通过免疫荧光、光纤记录及化学遗传学等手段首次阐明DR DA能神经元的活动在社会等级调控中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为后续解析相关神经环路奠定了基础。

南阳师范学院刘莹娟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来福副教授及陕西师范大学邰发道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及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24272/j.issn.2095-8137.2025.086


版权所有:南阳师范学院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