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调控越来越聪明、接地气了!”11月5日,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伍吉辉看着指挥中心大屏百感交集地说:“车联网智慧交管系统是一个智能化与本土化逐步融合完善的过程。”
2020年12月,作为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的探路者,襄阳市区开始试行自适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为了真正检测系统应用与城区复杂的交通状况,我们专门从各城区选取了12个日通行量大、交通复杂的路口。”秩序科副科长杨峰介绍说。
大庆路长征路路口位于樊城老城区中心地带,是连接襄城、樊城、襄州、火车站的重要交通枢纽,周边医院、学校、商业、餐饮、银行、居民小区林立,车流与人流量巨大。作为试行路口之一,曾在此执勤的人民广场警务平台辅警顾哲回忆道:“执勤时,感觉就是声音很嘈杂,三个警力来回跑着疏导交通!”
试行前,车辆及非机动车放行方式是固定的灯次与配时,即各路口机动车按固定配时先直行再左转。高峰时段,车辆需等多个灯次方能通行。车流通行一旦在某个环节受阻,会引发路口通行大栓塞,鸣笛、路怒、纠纷时有发生。按部就班的通行方式效率不高,远远落后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
“试行后,开车看手机等灯次的明显减少,驾驶员专注力有所提高。”顾哲介绍说,2020年底,自适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刚推出时,在这个路口,关注下一个灯次是否轮到自己所在车道的明显增多,路口秩序有所好转,通行效率有较大幅度提升。
2022年10月,在收集各试行路口执勤交警反馈后,工程师们利用现代科技智能识别迭代与升级,对系统设置进行了调整与优化,增加了行人与非机动车的视频检测,有效改善缓解了路口通行不协调状况。随着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工程师们又在车辆传感器里加入了对非机动车、行人的检测调度策略,更全面地调控路口通行秩序,大大满足了各类交通工具及行人的通行需求。
面对车辆保有量与车流量剧增现状,为最大限度保障高峰时段路面整体通行秩序,2023年元月,工程师们将通行保障方向设置为,主干道直行方向流量优先,左转流量予以适当限制;平峰时段则保障一次性放行各道路流量为主,以缓解主干道大动脉的循环畅通。
“路口秩序好了,定点保畅警力也得到释放,去年我也转岗了。”2022年8月,在路口执勤4年的辅警顾哲在警务平台大队统一调配下,从固定执勤保畅岗位上调入巡线动态纠违组,协助查处各类交通违法。
“从‘车看灯’到‘灯看车’,这一路走来不容易!”杨峰说,从自适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试点,到目前已落实推进的两期工程,从路口不同型号厂家红绿灯的统一调控,到机动车车流感应调控,到对非机动车、行人有效识别调控,再到高峰与平峰的区分设置,人、车通行越来越顺畅,由传统的“车看灯”转变为“灯看车”通行。高德、百度地图通过系统融合,接入路口灯次变化情况,继而驾驶员可以选择更优线路出行,真正走上了“智慧路”。
襄阳车联网先导区在2020年12月在市区12个路口试行,2021年11月22日、2022年9月20日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开工建设,2022年9月9日、2023年9月8日分别完成验收。目前,市区已有231个路口实现了自适应智慧交通管理系统。剩下的217个路口建设将在第三期工程建设中陆续完成。届时,襄阳主城区自适应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总量将达到448个路口。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