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首页  |  学校首页

【置顶】“同课异构·协同共研”助力高校“思政+文化”教育创新

发布日期: 2024-06-25

“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顾名思义,以不同的结构、手段、方式开展教学,即同一年级、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负责,比较不同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对教学的设计,实现相互学习的目标。通过“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活动,教师可共同探讨某一教学方法或问题,以不同方法设计同一教学内容,最终形成不同结构的课程。当前,“同课异构·协同共研”已成为高校落实思政集体备课的重要模式。尤其高校思政课程具有教学活动统一性、课程内容政治性、教学对象广泛性、教师多样性等特征,决定“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模式实施的内在逻辑性,帮助高校思政教师提升备课精准性、“共研”有效性,证实“同课异构·协同共研”能够为高校“思政+文化”教育提供积极助力。

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需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能根深叶茂。传承文化基因、凝聚精神力量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如今,世界存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接触多元文化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活跃思维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对大学生精神世界包括价值观等产生一定影响,使得高校思政教育面临一定挑战。对此,高校思政教师可以借助“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的机会,深化“思政+文化”融合育人理念,将“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提升“思政+文化”教育实效性。在此过程中,以丰厚文化资源赋能思政课建设,有助于在课程教学中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可以用充满文化韵味的精彩课程,让学生在文化传承中增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还可以不断拓展文化视域、丰富教育内容、革新教育方式,持续推进高校“思政+文化”教育创新。

借助“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机会,巩固教学理念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包括思政专业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通过“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模式,对“思政+文化”教育进行深度探索,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思想引领;借助“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机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对国内外多元文化进行辩证分析,从源头上抵御不良思想文化,保障高校“思政+文化”教育改革方向的正确性。并且,高校一线思政教师通过“协同共研”过程,有助于正确处理思政教育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发挥思政教育工作重要作用,增强本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稳定性。

此外,高校还可以阶段性邀请其他院校的思政理论和教学研究专家参与“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例如,华中师范大学试行的“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面向全国邀请思政教育教学专家和名师,聘请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知名高校中对思政教育有深入研究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进校指导,为不同教师在选择相关教学素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选用教学法等方面提供全面指导,营造教师相互分享教学成果和经验的氛围,树立开放共享的教学理念。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确保“思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实效性”可谓“同课异构·协同共研”应当遵循的首要原则,是持续实施这一模式的生命力所在。对此,高校教师应将“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与“思政+文化”日常教学相结合,使日常教学与协同共研进度尽量保持一致。区分“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与普通的“讲座式”备课,聚焦“思政+文化”教学章节和实际进度,从绪论、大纲开始,逐一进行备课。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在“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中,商定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内容,解决教学目标中除知识和能力目标之外的文化素养等目标;围绕“把握人生方向”“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研讨得出不同主题教学课时、内容、文化融合等;而后在每一课时或每几个课时教学完成后,教师及时进行“同课异构·协同共研”集体备课,现场总结不同教师实施不同教学设计方案时的问题和优势,由全体教师针对共性和个性问题发表建议,群策群力,共同增强“思政+文化”教学实效性。同时,在需要开展线上教学的情况下,高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线上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思政+文化”在线教学优势,以及线上教学功能、与线下教学的区别等,探究高效设计“思政+文化”融合教学内容等,整体具备精准把握“同课”的能力,使思政教师感受到个性被尊重,将“同”“异”相结合贯穿于日常教学中。

注重本土文化资源研究开发,拓展“思政+文化”教育内容

“同课异构·协同共研”助力高校“思政+文化”教育创新,还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对此,高校思政教师需要拓展思政教育的文化视域,从增强文化自信视角,就某一历史时期的本土文化内容进行“同课异构”集体教研,找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加强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对本土文化形成深层认识,拓展“思政+文化”教育内容深度。例如,在讲解近代史相关内容时,思政教师可以提前通过“同课异构·协同共研”,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向的专业教师共同教研,按照不同省份、不同区域,深入分析当地红色文化和发展历程,将其作为思政教学设计的重要模块,以丰富校本课程开发素材。此外,思政教师还应对高校在官网、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的“思政+文化”教育宣传内容进行研究,严格审核所发布的文字、视频等内容的正确性与积极性,保障高校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文化内容熏陶,使其更加深刻了解和掌握“思政+文化”内容。

突出教学“异构”,实施特色化教学方式

高校组织“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时,倡导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研究方向的思政教师进行同台展示,做好“异构”示范,为思政教师互相学习教学方式提供机会。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思政教师考虑财经院校学生特点,在讲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尝试让学生参与“大富翁游戏”,模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过程和结果,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资本主义最终走向灭亡的底层逻辑,帮助学生更加坚定、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该特色化“思政+文化”教学方式,可以由高校录制微课,作为思政教师线上“同课异构·协同共研”的案例,启发思政教师结合不同院校情况、学生学情、思政和文化水平创新教学方式。同时,高校还应重视老中青思政教师的搭配,为“异构”贡献不同的智慧,便于老教师展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同时吸收中青年教师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方式的思维,使教师在相互学习和补充中共同提升“同课异构·协同共研”水平,使得“思政+文化”教学更好地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实践。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