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南阳师范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2009年10月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建立南阳师院省级特色学科“戏曲戏剧学”。“戏曲戏剧学”特色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保护和弘扬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据汉画乐舞百戏、戏曲、曲艺、民歌等本土地域文化优势,着力推进优势科研向教学成果的转化,形成以中原传统文化为板块的主题特色课程体系。

一、中心概况

       我院的非物质文化研究与教学工作起步较早,早在1992年就开始了汉代音乐、河南戏曲、河南曲艺的文献整理与研究工作,陆续出版了以《河南濒灭剧种唱腔艺术研究》、《汉代音乐艺术》、《河南曲艺与民俗》、《南阳曲艺艺术》、《河南曲艺信息资料库》、《河南戏曲文物》等研究专著。我们的戏曲学研究和汉代文化研究领域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我们的非物质文化教学成绩突出,《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省、市电视台、报社分别作了报道。

       2009年以后我院还申请到了文化部“中原曲艺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等研究平台, 积极开展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和教学改革的创新,坚持把科研成果和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引进大学课堂,利用教学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9年,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正式在我校挂牌成立河南工作站,为我校的非遗研究带来新的活力

二、学术队伍

       目前,研究基地拥有研究人员2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7人,研究队伍中有7个省级学术带头人。博士9人、硕士9人;45岁以下中生代占80%。校外兼职研究人员5人。兼职人员中,有国内著名的非物质文化文化研究专家等。形成一支学术力量比较雄厚、研究方向明确、特色比较突出的学术梯队。

三、科研成果

    我院戏曲戏剧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国家艺术规划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7项、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等3项,省级项目26项,厅局级项目21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73篇,其中中文核心46篇,CSSCI32篇;获得国家、省、厅级奖励22项。多篇成果被《新华文摘》转摘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2010年3月——2012年6月我们开设“‘影响与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论坛”, 利用论坛这个平台,研究非遗教学内容、交流教学经验、扩大非遗的影响,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水平。论坛共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讲座23场,听众人数达6000多人。在我校引起一股非遗研究热潮,引起了教师和学生注意,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教学工作中来。

四、非物质文化特色教学

    “利用大学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教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把这个抢救理念落实在教学中。九十年代开始,我院把“地方戏曲”、“汉代音乐”、等研究成果引入大学课堂,现在已形成了教材、教法、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考试题库等设施完备的备课教学体系。

    2009年又加上“地方曲艺和板头曲 ”课程,聘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板头曲”传承人宋广生、“南阳大调曲”传承人黄天锡为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以他们的专著为教材,让他们在大学课堂传承板头曲和大调曲内容。我院部分本科学生从入校开始就选修三弦课,二年级开始学习板头曲和大调曲,三年级选曲艺主修的同学开始南阳三弦书和南阳鼓儿哼的学习。我们和河南省说唱团、南阳市说唱团、内乡宛梆剧团、西峡文化站签订合作协议,在专业互助、教师互动、学生实习等方面加强合作。特色教学成果显著2010年6月创作的大调曲《雪中红梅》荣获中国曲艺第六届“牡丹奖”提名奖。2011年该节目参加中国曲协举办的“建党九十周年曲艺专场晚会”。2011年举办“河南板头曲专场音乐会”和“河南板头曲理论研讨会”。2012年6月《黛玉葬花》荣获中国曲艺第七届牡丹奖入围奖、2012年9月《丹江号子》荣获第六届中国原生民歌比赛优秀奖、2014年10月河南板头曲《陈杏元和蕃》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名族器乐大赛特别奖。

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戏曲戏剧学”特色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一直以来,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都是我院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目前,本专业拥有国家“河南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中原曲艺研究基地”两个校内实习基地,“河南省说唱团” 、“南阳市说唱剧团”、“南阳宛梆剧团”、“西坪文化站”、4个校外实习基地以及现代化音乐厅一座可供学生实践学习。除此之外,本专业学生经常参与学校组织及承办的各类演出活动,并积极参与各种省内外的专业比赛。在校内实践中,我院共有实验教室256间,实验设备齐全总值280万,生均0.6万元。开设实践类课程6门,设计类课程2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所规定的数量100%开放实验室。

六、社会服务

       1、依托科研项目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

我院长期从事“戏曲戏剧学”研究,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研究队伍。我们是全国唯一做“濒灭剧种研究”、“曲艺数据库”的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南曲艺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与研究》。将河南曲艺所有文字资料、音乐资料、音像资料和老艺人采访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存储,利用数字化采集、管理系统,形成资源共享的网管系统。解决了对河南曲艺的了解、学习、研究、传播等资料传送的重大问题,

目前,数据库已收集专业电子书目6000多册,电子论文3000多篇;音像资料6500多个小时;乐谱6000多页;曲艺曲种信息资料图片300多页。

利用科研关注体制改革,积极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河南濒灭剧种抢救与保护研究》项目成果被政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采用,为国家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了数据。《河南剧团改制与戏曲演出市场研究》积极参与地方文化体制改革。《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缺陷与改进研究》、《汉代文化与中原旅游研究》为地方的文化产业、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献计献策,为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做出贡献。

       2、建立了“中原曲艺研究基地网站”,本网站集文字、图片、音视频、电子图书、数字乐谱等多种媒介为一体,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互连、共享、交互、协作。为河南地方曲艺数据信息化的具体实施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参考。

       3、启动老艺人抢救工程

加大力量实施“濒危曲种老艺人音像资料抢录工程”,根据我们的社会调查和实际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工作的体会,很多濒危曲种和大量老艺人音像资料的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目前,我们已搜集到,河南的曲艺种类光盘700多碟,曲目487个,濒危曲种老艺人79人的录像1900多小时,记录300多小时。

       4、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多年来为“宛梆”、“邓州老越调”“南阳二簧”、“邓州罗卷戏”等剧种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参与材料的准备,召开理论研讨会,电视片的录制。为申报工作作了贡献。

       5、举办“南阳大调曲艺术节”

一年一度的”南阳大调曲艺术节”落户南阳师院,每年九月底十月初,南阳大调曲艺人齐聚南阳师院,“以曲会有、传承文化”,互相交流,互相欣赏,互相提高。促进了南阳大调曲的传承与发展。

      6、积极参与南阳“第九届全国农运会” 、“两节一会”、 “春节晚会”、“唱响白河”等大型演出工作。

      7、和南阳市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电视专题片《曲艺之魂》,在南阳电视台《特别关注》栏目播出。

七、全国高校开展非遗教学的建议

      1、非遗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非遗教育机构的完善,是衡量一项事业发展程度重要指标.与其它许多艺术门类专业教育发展相比,非遗艺术教育与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和艺术价值极不相称。以中国曲艺为例,其陷入低谷其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曲艺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分离。全国所有艺术类、文科类高校和中小学几乎没有传统曲艺教育。这么大一块教育优势资源不去应用,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误。所以,抢占高校非遗教育阵地机不可失。

      2、高校是年轻才俊聚集的地方,是传播学术、学习知识的地方,所以院校也应该是非遗教育、人才培养和青年观众培养的阵地。但是根据教育部的学科设置规定和社会需求、学生招生、分配等问题的限制,在高校中设置非遗相关专业有一定局限性。应依托高校音乐学院、文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新传学院、体育学院等相关专业开设非遗教育课程较为可行。

      3、高校开展非遗艺术教育,应和当地非遗专业形式紧密结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材,不应搞一刀切。这样在教师、教材、学生学习热情上有积极作用。

      4、高校开展非遗相关专业教育,应把培养非遗人才和培育非遗受众有机结合起来。要讲究方式方法,结合青年人特点,比如多组织非遗教学、讲座、观摩、比赛、演出等活动,从“寓教于乐”中培养兴趣,学习非遗相关知识,提高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