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清波,男,河南洛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
【学术身份与兼职】
中国文字学会会员,河南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南都学坛》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教学情况】
主讲《古代汉语》《文字学专题》《出土文献研读》等本科/研究生专业课程。
【科研项目】
1.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近出土的西周诸侯国铜器铭文研究”(16CYY033),主持,已结项。
2.2016年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新石器刻划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 ,主持,已结项。
3.2021年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汉字部首溯源分析及内涵阐释”(YB135-165),主持,已结项。
4.2021年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中原地区出土两周诸侯国铜器铭文研究”(2021GGJS126),主持,已结项。
5.2023年河南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专项课题“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图录及资料整理研究”(2023-WHZX-35),主持,在研。
6.2024年河南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早期刻画符号与汉字形成研究”(2025-JCZD-21),主持,在研。
7.2025年河南省哲学社会学规划委托项目“西周标准器铭文整理与研究”(2024XWT006),主持,在研。
8.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西周标准器铭文整理与研究”(2025BYY007),主持,在研。
【科研成果】
代表性论文:
1.跨湖桥遗址所出刻划符号补释,《中原文物》2013年第1期,独著。
2.晋侯苏钟铭文集释,《中国文字学报》第5辑,2014年,第一。
3.宋儿鼎铭文补释,《中原文物》2015年第3期,独著。
4.清华简《耆夜》研究述论,《文艺评论》2017年第1期,独著。
5.从刻画符号看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中州学刊》2017年第3期,独著。
6.蚌埠双墩遗址放射状刻画符号新释,《中原文物》,2017年第2期,独著。
7.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的联姻:汉字文化类节目探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年第11期,独著。
8.百年来刻画符号研究述评,《华夏考古》2017年第4期,独著。
9.南阳出土的东汉周世雅买地券补论,《南都学坛》2022年第5期,第一。
10.录子俞甗及相关问题研究,《中国文字学报》,第14辑,2024年,第一。
【荣誉与奖励】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20)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021)
【学术交流与其他】
曾赴清华大学中文系进行访问学者交流(2017.09-2018.06)。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电子邮箱:nqb1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