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飞雁,女,广西邕宁人,文艺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身份与兼职】
A类卧龙学者,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院成员,河南诸子研究中心成员,中原汉文化学科群成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生生美学、汉画学、民族审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
【教学情况】
主讲《古代文论》、《文论经典名篇解析》、《审美文化专题》、《汉画像整理与研究》等本科/研究生专业课程。黄大年教学团队成员。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汉画文献所见汉代‘生生’审美精神研究”(2023)
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民族互动背景下的边疆戏曲审美文化研究”(2013)
3.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壮族歌圩文化研究”(2016)
4.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美学基本理论的分析与重建”的子课题(2013)
5.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汉画中的生生美学精神研究”(2022)
6. 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艺术现象学视野下的中原曲剧审美文化研究”(2017)
7.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中原曲剧文化的审美现象学研究”(2017)
8.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华传统美育精神融入新时代学校美育实践研究”(2021)
9. 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学科群丛书项目“汉画中的生生美学精神研究”(2022)
10.南阳师范学院汉文化学科群委托项目“汉赋与图像综合研究”(2024)
11.南阳师范学院国家社科基金培育项目“南岭民歌文化中的生生美学精神研究”(2021)
【科研成果】
学术专著:
1. 彩调的审美文化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独著;
2. 美学基本理论的分析与重建,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合著
代表性论文(皆为独著):
1. 岭南民族歌圩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审美智慧,广西民族研究, 2014.02,独著,CSSCI源刊,民族学权威期刊;
2. 广西彩调剧与湘南花鼓戏之间的文化渊源探析,民族艺术研究,2011.06,独著,CSSCI源刊;
3. 广西彩调中的地方民俗审美叙事,中华戏曲,2015.02,独著,CSSCI源刊;
4. 彩调艺术中的巫傩文化因子,社会科学家,2010.04,独著,CSSCI源刊;
5. 广西彩调中的多元民族审美文化意蕴,广西社会科学,2015.07,独著,CSSCI,北大核心;
6. 多民族文化背景下广西彩调民俗叙事建构,广西社会科学,2014.07,独著,CSSCI,北大核心;
7. 广西彩调音乐与歌圩文化的关联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13.06,独著,CSSCI,北大核心;
8. 地方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广西彩调神鬼戏阐释,文艺评论,2015.08,独著,CSSCI,北大核心;
9. 跨学科视野下的地方戏曲审美文化研究,戏剧文学,2014.07,独著,北大核心;
10.论广西彩调剧目的审美历史文化变迁,戏剧文学,2012.08,独著,北大核心;
11.广西彩调婚恋戏的地方审美文化阐释,戏剧文学,2012.10,独著,北大核心;
12.多元文化教育中国本土化历程中呈现的问题及反思,教育评论,2015.12,独著,北大核心;
13.高校美学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教育评论 ,2016.07,独著,北大核心;
14.“倚歌择偶”的叙事模式及其审美文化阐释,兰台世界,2013.12,独著,北大核心;
15.当代艺术理论变革与美学重建的新视域,文艺评论 ,2020.12,独著;
16.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生生元气宇宙观,南都学坛,2025.03,独著;
17.壮族山歌文化与壮族民众的生存家园,鄱阳湖学刊,2019.05,独著;
18.广西彩调剧丑角的表演艺术,广西地方志,2012.10,独著;
19.广西彩调审美风格的文化成因,戏剧丛刊,2014.03,独著;
20.广西彩调的审美风格探析,戏剧之家,2014.05,独著;
21.广西彩调研究现状及展望,戏剧之家,2014.04,独著;
22.论戏曲音乐对多民族民歌文化因子的吸纳与发展,当代音乐,2021.02,独著
【荣誉与奖励】
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024),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2022),南阳市第十二届优秀青年社科工作者(2023),南阳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先进个人(2013,2016,2023),南阳师范学院文明教师(2023),南阳师范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13,2016,2024),南阳师范学院最美教师(2023)。
【学术交流与其他】
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电子邮箱:1908977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