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体育学院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

本网讯(孔冲/文 吴迪/图)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对高校体育工作新部署,扎实推进我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新路径。11月11日下午,体育学院在体育馆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体育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雷波主持。

研讨会上,雷波书记指出,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体育类课程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他强调,学校体育课程作为“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体育”的重要平台,积极挖掘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使命和担当。体育学院前期围绕体育课程思政从教学、锻炼和竞赛三个方面做了很多实践探索,在课程建设和学生素质提升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理论整合和理念提升还不够,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模式。他结合学校有关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引导与会人员对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融合创新,在学校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各个环节中自然融入思政教育,探索我校“课堂+实践+竞赛”三位一体课的体育课程思政新模式。

体育学院院长钱文军强调,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思政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于体育知识传授和运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通过常态化的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参与,使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完成人格完善和意志锤炼,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这是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是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

与会人员就如何挖掘学校体育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如,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建立学生的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球类课堂教学中“女排精神”激励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集体项目中的团队精神、合作互助;体育课程实践环节的顽强拼搏等等。经过认真讨论,初步达成了以下实施路径:以“课程管理方式”和“课程评价创新”引领的大学体育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教学;以“步道乐跑APP”和“智能体质测试”助力的日常运动锻炼;以“多层次体育赛事体系构建”为引领的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即“课堂教学为基础、日常锻炼为保障、竞赛参与为重点”的体育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体育学院

2020年11月12日

©版权所有 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师院中区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