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学院首页 正文
南阳师范学院师范专业发展规划
2022年05月09日 16:05      点击量: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部署,彰显我校师范类专业办学特色,提高师范类专业办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一批有优势和特色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师范专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我校师范教育的传统与优势,以培养卓越教师为目标,以师范专业认证为抓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和监测方式,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建设原则

(一)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师范类专业人才;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师范生有效整合核心素养与跨学科(或专业)教学能力;坚持“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新模式。坚持协同培养的培养模式,构建“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体系,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互动、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

(三)新抓手。以师范专业认证为重要抓手,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开展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按照专业认证理念进行教学管理改革,推动专业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建设目标

未来五年,学校将实施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养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推动现有师范类专业二分之一以上建成省级以上一流专业,完成师范类专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为河南省尤其是豫西南地区培养一大批具有未来教育理念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

四、建设任务

(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严格按照《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小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改革各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塑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增加教师教育课程,确保教育实习时间不低于18周,强化师范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文教育课程的建设,同时,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见习等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育情怀。

(二)实施“全程深度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

主动与市县教育局签订师范类专业实习框架协议,通过实习基地的建设,改变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模式,提升实习效果。在教育实践环节上,坚持实施包含教育调查、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教育实习的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深度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加强师范生“三字一话”、教育信息技术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和扎实的专业技能。

(三)完善“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依托河南省教师教育联动发展共同体平台,进一步完善“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新机制。与南阳市教育行政部门合作,进一步扩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范围,协同开展师范生培养、在职教师的培训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建设校地教师教育共同体;扩展教师专业发展空间,与中小学、幼儿园合作,构建大学与中小学的学校共同体,协作开展教学研究、培训及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扩建基础教育学科群,构建大学及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共同体,让大中学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教学交流、研讨,形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活动、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提升我校师范生培养质量以及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能力。

(四)重视课程和教材建设

注重课程尤其是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内涵建设,吸收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最新成果以及优秀教育教学案例,构建适合学校师范生学习状况的课程内容和资源,争取建设2到5门教师教育课程成为省级一流课程。选用优秀教材,编写符合专业定位的校本教材,凸显专业和校本特色。及时更新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确保现行中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每6名实习生不少于1套。

(五)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

学校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引导教师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资源并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和实训资源,进一步扩大智慧教室使用率,构建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服务的学习环境,实现师范生“三笔一话”、微格教学、实验教学、远程实习等实验实训教学信息化管理与监控。

(六)加强教学管理

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加强教学管理,各师范专业应当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对照师范生毕业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以“持续改进”的理念对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实践教学、师范生培养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确保办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九)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按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建设一支能够支撑教学和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各师范专业师资队伍硕博士比例不低于60 %,高级职称比例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各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不少于2人。同时,聘请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为兼职教师,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 %。加强对教师教育课程教师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师到中小学进行能力提升,使教师具有职前养成与职后发展一体化的指导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教务处是教师教育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教师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规划指导。各师范专业所在学院是师范专业建设与认证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的沟通、联系,完善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发展机制,创建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各基层教学组织是师范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学校“师范类专业”建设的方案及措施,把师范生培养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经费保障

学校的教学经费预算必须满足师范生的培养要求。学校的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生均拨款总额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不低于13 %,师范生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学校的平均水平,生均教育实践经费支出不低于学校平均水平。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等更新经费有标准和预决算,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30册。

(三)制度保障

学校要把支持教育学学科建设纳入学科建设规划,把支持师范类专业建设纳入专业建设规划。学校应出台相关制度支持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兼职,在进修培训、职称评审上应向教师教育课程教师倾斜。

设计制作:南阳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

办公电话:0377-63513720      招生就业电话0377-63523105

建议浏 览器使用IE9以上版本(兼容模式),屏幕使用1280*800以上分辨率

南阳师范学院微信

数学与统计学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