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学院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2025级美术与书法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学术沙龙顺利举行

日期:2025-09-20


  本报讯 2025年9月19日下午 15:00,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2025 级美术与书法硕士研究生第一次学术沙龙在艺术楼633教室如期举行。本次沙龙以 “挖掘传统艺术价值,赋能当代美术创作” 为核心导向,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搭建了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平台,学院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教学秘书 2025 级全体美术与书法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沙龙伊始,2025 级美术与书法硕士研究生张玉同学率先登场,以 “瓷韵天成 —— 邓窑陶瓷艺术的历史脉络与美学价值” 为主题展开汇报演讲。汇报中,张玉同学围绕邓窑的历史渊源、工艺特色、纹饰风格及文化内涵展开深入解读,通过大量珍贵的考古资料图片与实物影像,生动呈现了邓窑陶瓷 “釉色温润、造型古朴、纹饰灵动” 的艺术特质,系统梳理了邓窑在中原陶瓷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为在场师生勾勒出一幅鲜活的邓窑陶瓷艺术画卷,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汇报结束后,现场进入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围绕邓窑陶瓷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展开热烈讨论,其中一位同学提出核心问题:“邓窑陶瓷艺术作为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其蕴含的美学理念与工艺技法,对当代美术创作(如绘画、书法、现代设计等领域)能带来哪些具体启示?如何实现传统与当代的有效衔接?” 该问题直指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核心,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深度思考。



  针对同学们的疑问,参与沙龙的研究生导师们纷纷结合专业视角给予指导。在谈及邓窑陶瓷艺术的教育价值时,黄万埔老师提出:“邓窑陶瓷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优质的美术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将邓窑陶瓷融入课堂?比如可通过‘认知釉色 — 临摹纹饰 — 动手制坯’等阶梯式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既提升动手能力,又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实现‘技艺传承’与‘文化认同’的双重目标。”

  随后,刘明玉老师进一步深化思考,从学术研究的维度提出建议:“对邓窑的研究,不能停留在表层的知识科普,而要逐步上升到系统性的学术研究。要从‘点’的探索(如某一时期的邓窑瓷器)扩展到‘线’与‘面’的梳理(如邓窑与其他窑口的关联、邓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同时,要从‘表层记忆’(如器物的外观描述)深入到‘深层研究’,比如可将邓窑瓷器上的枝纹样、几何纹饰等元素提取出来,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再创作,让传统纹饰在当代艺术作品中焕发新生,真正实现‘研究 — 转化 — 创新’的闭环。”

  最后,田晓老师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给出实用指导:“开展邓窑相关研究,需遵循科学的研究路径。一方面要重视文献研读,通过梳理历史文献、考古报告、学术论文等,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实地考察,走进邓窑遗址、相关博物馆、非遗工坊,近距离观察器物细节、感受工艺过程,获取一手资料。只有‘文献 + 实地’双管齐下,才能让研究更具深度与说服力,为后续的创作与教育转化提供坚实支撑。”

  此次学术沙龙的顺利举行,不仅让 2025 级美术与书法硕士研究生们对邓窑陶瓷艺术有了更系统的认知,更明晰了传统艺术研究的方向与方法。未来,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学术活动,助力研究生提升学术素养与创新能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供稿: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教学办)


© 版权所有 南阳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卧龙路1638号 邮编:473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