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基本理论考察
作 者: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政府成为农业投资主体,对农业进行投资,对中国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基本理论考察,在理论上界定政府农业投资行为,揭示其主要特征,探寻政府农业投资行为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必然性,主要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舒尔茨农业经济增长理论。
关键词:农业投资行为;政府农业投资;农业投资理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中国这样一个13亿的人口大国来说,没有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就不会有经济的整体顺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必然会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中国的早日建立。但是,由于农业是“投资拉动型”行业,也是高风险型“弱质行业”[1](p12),因此,没有政府财政的大量投资和支持,没有财政投资效益的不断提高,就不可能有中国农业的稳定、快速发展,也不可能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政府农业投资的理论依据
关于政府农业投资的理论依据,主要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舒尔茨农业经济增长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政府干预经济和政府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政府农业投资行为创造了理论前提。
(一)市场失灵和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在凯恩斯主义诞生之前,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的是自由主义,从萨伊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从古典经济学到边际革命学派,大都坚持
认为:市场机制是万能的,可以调节经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看不见
的手”是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他们
坚决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认为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在20世纪进入垄断阶段以后,特别是1929年在主要西方国家爆发的大规模经济萧条,使得人们对“市场万能”论产生了怀疑。固然市场机制在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是有效的,但市场不是惟一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理想机制,市场机制有其自身的根本弱点和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即存在“市场失灵”。在资源贫乏,生产能力有限,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的条件下,市场作用是很明显的,其本身的缺陷是无法显现,因此出现理论界的“市场万能”[1](p23)论。但是当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市场供求状况发生根本变化以后,市场本身难以解决严重生产过剩问题,从而爆发经济危机甚至是大规模经济萧条,造成生产的大幅度下降资源的严重浪费,“市场失灵”凸现[2](P23)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农产品属于私人产品范畴,农产品市场也属于竞争性市场,农业也就应该属于竞争性行业。但由于农业生产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外部性,农产品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程度的非市场竞争性[3(P23)。农业公共产品又可分为“硬”的公共产品和“软”的公共产品。“硬”的公共产品,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村道路、农业灌溉工程、防护林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农村教育、科研等。“软”的公共产品包括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公共秩序维护、制度安排以及政策等[1](p23)。
1.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特性
具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为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但目前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对农业进行投资,尤其是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便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从统计口径角度来看,政府农业投资通常有大、中、小口径之分。从小口径的统计标准来看,政府农业投资只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即通常所说的“两类资金” [4](P3);在小口径的基础上加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以及农村救济费,就构成了按中口径计算的政府农业投资[5](P23);在中口径的基础上加上财政通过其他间接渠道对农业实施的种种支援与补助,如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采用财政补贴办法优惠供应农用生产资料和大型农业机械、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等,就构成了按大口径计算的政府农业投资[6](P17)。
本文研究的政府农业投资是指狭义的农业投资,也就是中口径统计的政府农业投资。不包括财政通过其他渠道间接地对农业进行的补贴和支持,如价格支持、一部分贷款的财政补贴以及减免农业税等。具体来说,政府对农业的投资资金按照具体用途和使用方向,可以分为支援农村生产及农业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农村救济费等。
参 考 文 献
[1] 王国华,李克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03, (1).
[2] O.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 崔大华.庄学研究——中国哲学一个观念渊源的历史考察[M].陈升,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 JT/T623-2005,集装箱吊具[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5.
Synthesis andBiological Activity of N,N′-naphthaleneAcyl
SubstitutedNaphthaleneAcylamIdo ThiocarbamIde
LIU Sha-sha
Abstract:A novel compoundN-naphthalene acylN′-naphthalene acylamido Thiocar bamide(Ⅱ)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aromatic acylhydrazine(Ⅰ) withα-naphthalene acylmustard oilwhich was obtained byα-naph-thalene acyl chloride formed fromα-naphthylacetic acid and SOCl2in anhydrous benzene combinedwith potassi-um thiocyanate. The productwas verified by IR spectrum,1H NMR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biological activity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ounds had speeding action on paddy rootand had no obvious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B. subtiles and E. col.i
Key words:α-naphthalene acy;l aromatic acylamido;thiocarbamide;synthesis;biological ac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