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全程就业指导体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一)就业指导的核心不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单纯指某一项技能及能力,而是指学生多种能力的集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 栏目调查结果显示,实习期间用人单位最关注应聘者如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这些能力除在专业课堂获取外,学生本人的自我认知,并且有意识地不断积累的刻苦学习、能力培养和全面锻炼,以及大学所受的专业指导至关重要。然而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解决的不是以上问题,而是在就业率的指挥棒下,其就业指导仅仅停留在就业安置的层面上,基本只是针对毕业班学生的抱佛脚似的择业指导,是针对问题的 “救火式” 指导。
(二)不被学生所认可,满意度低
当前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与
学校所提供的 帮助非常不对称。
-
细数据统计如下图。
(三)缺乏对学生系统的、 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大部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方面,仅仅局限于毕业前的求职指导,而缺乏对学生学习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综合能力的自主开发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就业指导教育关注的只是如何解决学生毕业时遇到的现实问题,而缺乏对就业之外各环节的帮助,缺乏量体裁衣式的职业指导与生涯辅导,缺乏对大学生自我认识与规划的指导,缺乏个体心理与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忽视学生的个性塑造、潜能开发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 意志力、 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以及互动能力的训练。
(四)时间阶段安排不科学,指导覆盖面过窄
就业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靠一两次讲座就能够形成的。低年级大学生对所学专业需要用较长的时间去了解与适部分高校仍只是在毕业阶段开展就业指导,真正从大一开始指导的很少,基本上是一种季节性快餐式指导。毕业前夕的就业指导收效甚微,因为毕业生要完成规定的学业(如上课、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等),同时又要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压力,往往疲于奔命。而临阵磨枪式的指导和推销式的就业只能让学生在表面上下功夫,而忽略了对自己内在底蕴的重视与培养,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了作表面文章上。实际上,用人单位感兴趣的并不是求职者的外在东西,而是注重于考察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注重他们的内涵。大学生就业观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问题上的体现,树立正确的应,如果精力分配不合理,就会出现时间和精力的浪费现象。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全员化指导还未得到真正实施
由于受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一所高校毕业生在为人做事或其他方面会表现出某种共同特色和风格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某某大学人” ,这种具有特定大学风格的品质,就是大学毕业生的品牌源头。因此不能把就业指导工作仅仅看成是就业办公室几个工作人员的事情,从实效性上看,就业指导是一个立体的、 全方位的、全程的渗透模式。在高校中,从专门的就业指导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课堂教学到课外文化活动,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到全体教工人员的思想意识文化,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就业指导课内容枯燥乏味,效果不明显
当前,就业指导教材大多内容陈旧,没有涉及到市场对就业者的内在要求,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一般采用 “ 灌输式” 和 “说教式” ,而缺乏实证性的案例分析,教学效果不明显。而针对毕业生举办的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 指导讲座等活动,大都是知识和经验的介绍,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缺乏有实质意义的心理辅导和职业定位咨询。就业指导的课堂理论分析难以满足大学生求职的实践需要,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现实,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理论的东西转化为求职的需要,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真正的交流和沟通,就业指导变成了事实上的“应试指导” ,即应付面试的指导。
(七)专业人才缺乏,组织力量薄弱
就业指导人员缺乏专业性。大多数就业指导专职人员是从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转过来的,前者对就业政策和法规比较了解,但缺乏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行政管理意识突出,服务职能欠缺。而后者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和实际指导工作体验,这两者都无法提供专业性很强的就业指导服务。
(八)经费投入不足
尽管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加大就业指导的经费投入,但不少高校的拨款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就业指导人员不足,机构不完整,设施不健全,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和高质量的就业服务。
(九)不关注就业质量反馈与就业指导研究
很多高校缺乏对就业指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不仅新兴行业对人才有新的要求,就是传统行业也会对从业者提出新的要求;如果不了解行业对人才要求的新动态,还是依照旧的知识体系去培养学生,就难免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而对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用人单位是否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满意,也不得而知。
(十)缺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人员往往陷入事务性的具体工作,而缺乏服务意识、专业水平及相关阅历等素质要求,难以对学生实施全面指导以及开展个性化的服务,如就业心理辅导、 职业适应性辅导、职业测评、 核心能力的体验式及实战式训练等。
二、西方相关理论的指导及发达国家高校实践启示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就业指导工作要想有新的发展,理论突破是关键。国外许多职业指导专家运用发展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法,使职业指导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对我国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相关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学说起始于上世纪 60年代,于 90年代中期从欧美国家传入中国,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1.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 (Super,1976)认为,生涯包括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职业辅导演变为生涯辅导。职业成熟度②高的人比职业成熟度低的人更容易成功。成熟度可以通过有效的辅导和生涯辅导来提高。按照帕萨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其职业成熟的目标为缩小职业选择的范围,为毕业时确定职业选择做准备。因此,高校的职业辅导应根据此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自我概念,并通过各种活动,针对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开展职业辅导。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参加时间管理、重点管理和访谈等训练方法,能够提高完成任务的方法技能。职业经历中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应该让学生接触各种职业角色,通过接触各种工作环境的培训项目来构建学习经历。社会学习理论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它不仅帮助选择,而且强调技能的养成和培训,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要鼓励学生探究新问题,发展新兴趣,培养新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技能评价,如何确立新的需要和学习技能,还应帮助学生发展为日益变化的工作领域制定战略的能力。
3.类型学理论。霍兰德 (John H olland) 创建的类型学理论是目前应用最广、最为简便的生涯发展理论之一。霍兰德认为,生涯选择是个人人格在工作世界中的表露。他提出了六种典型的职业环境和典型个人导向,分别是 :R(实际型)、I(研究型)、A(艺术型)、S(社会型)、E(企业型)、C(传统型)。霍兰德的类型学理论在高校中应用较广,为大学生准确自我定位、 “人职匹配” 提供了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
4.职业锚的提出。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他认为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当他们走出校门做出选择的时候,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一旦这种东西得到实现,就会立即抛下职业锚,踏踏实实地发展,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实践与启示
发达国家由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社会就业环境的不同,其就业指导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但普遍具有如下特征:
1.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开展指导与培训,提
高学生的就业力。高校就业指导要随时与市场和职业界的需求相结合,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由市场调节来实现的。大学就业指导部门也应顺应市场的走势,围绕市场的动态变化来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提供咨询,开展就业心理和技术训练,与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大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要与学校其他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中进行生产实践和实习,或利用假期时间,组织人文和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到政府及其他企事业部门的相关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为学生与用人部门的直接沟通创造机会。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及与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合作,按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去塑造学生。
2.高校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化。在美国、加拿大、 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就业指导机构分布于许多大学以及社区学院中,承担着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咨询服务。
3.全程、 全方位就业辅导。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辅导,已完全突破了毕业安置辅导的范畴,成为大学生在全部就学期间及毕业后找到工作前的一种全程就业指导和教学安排。美国、 英国及日本等国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已将全程就业指导列入必修的课程(包括测试、讲座、 咨询和实践),贯穿于整个大学辅导过程,把职业、 职业理想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的教学过程相结合,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
4.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美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把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职业发展愿望结合起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5.经费充足,机构精干、 高效,手段现代化。发达国家通过建立专门网站,免费向学生提供指导和训练服务,包括从学生入学选专业、系统的职业规划及择业技巧,一直到毕业就业咨询等实行一条龙服务。美国高校还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并有覆盖全美的就业信息网上查询系统。
6.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研究和预测,是西方国家高校就业指导的共同特征。从形式上讲,就业市场研究与预测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一个最终环节,而从活动的内容上看,它又是一个与高校其他活动相连续的、环环相扣的连锁循环中的一环。这里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高校的就业指导不能脱离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指导活动体现为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它所反馈的信息又是高校确定和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方向,进而提高就业指导活动成效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全程就业指导是在大学新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根据学生个人特征与社会需要,依据职业发展理论和大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就业辅导与指导,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其职业成熟度,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就业。
(一)转变观念,变安置型就业指导为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的指导
1.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的心理品质。要培养学生面对挑战与压力,善于调整心态,经常保持较为平静的心态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强化竞争意识,要克服焦虑、自卑、怯懦和优柔寡断等心理障碍,敢于参加竞争,大胆地与竞争对手比高低。要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通过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创业论坛等活动,营造创业氛围,为他们的创业提供服务平台。
图3 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2.加强学习能力培养。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以及学会学习,并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是学生就业时的一块敲门砖,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熟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早做准备,靠临时抱佛脚是经不起考验的。
3.拓展互动能力。要加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参观活动,加强小组项目的训练,要在培训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团队精神、 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决策能力、 平衡能力、 执行能力、 领导能力及亲和力能力等。
4.加强就业诚信辅导,夯实就业道德基础。就业指导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求职择业,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事、做人。近年来,面对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不断出现的新挑战,以及受社会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不守信用、不守承诺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在求职过程中,部分毕业生为了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取胜,向单位有意隐瞒考研信息,盲目签约,随意毁约等,丧失了就业的道德基础。特别是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必须履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5.帮助学生及早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大学
生的四年学习生活中,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西方文化的影响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引诱,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看法。就业指导要逐步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状况和社会需求,着重培养其择业意识,不断调整就业期望值,使其更加符合客观现实,实现由 “ 精英化”就业向 “ 大众化” 就业的转变。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结合所开设专业、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等状况,确定毕业生的就业区域、 行业范围,对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确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市场。
6.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其职业成熟。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目标,开发内在潜力,完善职业素养。要通过树立稳定的自我概念,依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等个性特质,努力培养积极适应的态度,制定个人素质发展规划。其次,要进行职业选择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对大学生择业进行指导要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应变性,尤其要注意从心理、 气质、形象、 口头表达、 人际关系、 个人目标以及工作态度等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最后,要将就业指导工作延伸到学生就业以后。学生工作后,可结合自己所在单位的用人要求、企业文化、 岗位需要,以及未来事业发展的要求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 “职业人” 。同时还要学会调适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从而使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相互促进。
(二)建立全员参与的管理理念与机制
目前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需要更多的 “ 个性化”服务来看,高校应构建一个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这种全新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是逐步与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接轨的一种模式,它既是一项学生工作,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个体系里,就业指导人员是由学校领导、就业中心的专业工作者、 院系的专兼职就业辅导员、 班主任和专业教师以及职业与发展协会(学生社团)等组成,从而形成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全方位管理体制。
(三)促进就业指导的专业化
要尊重学生发展及就业竞争力拓展的规律,把握社会各领域发展现状及趋势。学会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建立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系统化和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四)建立系统科学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根据大学生
同年级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划分系统科学的就业指导阶段。大学一年级时,应从适应大学生活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的特点和将来适应的职业,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使他们通过学习,初步树立职业生涯理念和成才意识,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进入二、三年级时,应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能力倾向,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业意识。侧重对自我的全面、深刻认识和把握,深化职业生涯理念,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各种职业特征,提高社会化的程度,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深化与完善。四年级应该学会收集、管理和使用就业信息,重点学习掌握求职择业的各种技能。
(五)采取有效的实施方式
1.以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为主渠道。为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该做到课堂教学与讲座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在课程形式上,可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方式,分别按教师讲授、专题讨论和社会实践三个模块进行。这样设计和调整的课程紧密切合了学生的实际,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使思想道德课不枯燥、就业指导课不单薄,收到了双赢的效果。目前就业指导的模式已经从“ 麦克式” 发展到演练式,就业培训也是就业指导实践的一种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把 “ 学” 与 “实践” 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培训中强化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团队精神、 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及适应变化的能力等。 2.紧跟时代 ,选择好活动载体和契机。在活动形式上,要通过各种论坛,开展各类求职技能比赛,如模拟面试等 ;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引导和发展学生就业社团。实践证明,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可以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将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实处。
3.开展毕业生个性化职业指导与咨询。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是因人而异的,并不能靠理论课全部解决,而需要在课外进行具体的和有针对性的个别咨询,即根据个体差异给予指导,开展就业咨询。
四、 全程就业指导与传统就业指导的区别
传统的就业指导对象面向的是毕业生 ;指导的实施者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或学工辅导员、就业内容、 大多是就业信息、 就业政策及就业手续等事务性工作、工作方法局限于讲座等。而全程就业指导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面向新生到毕业生的整个在校生,甚至延伸到学生毕业之后的职业道路指导,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观、综合能力、 素质和职业成熟等几方面。在指导的实施者方面,除传统的就业指导专门人员与辅导员外,专业课教师、 就业指导专业教师、学生本人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等都要全方位参与,实施的方法也是创新的、 有效的、个性化的、 实践性强的、系统而又有计划的。
综上所述,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是一个强调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开放的和外展的系统。在众多就业指导模式体系中,它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创新。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建立有利于本校学生成才、适合学生长远发展的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