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本人在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法律服务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主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在行政区域内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调查评价,负责环境质量报告编制、环境质量监测、县级环境监测机构污染源监测技术指导等。现对本人在实践锻炼期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具体内容 一是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活动。(1)参与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白河碳九污染事故环境应急演练活动。此次应急演练分别成立采样、分析、无人机、质控等6个工作组进入白河流域开展工作,共设置移动监测实验室3个,现场固定实验室1座,地表水监测断面6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4个,出动车辆15次,无人机12次,历时7小时10分,报出监测数据258个。本人在此过程中熟悉了应急监测工作流程,积累了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实战经验。(2)协助开展环保法治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3月5日,协助组织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赴光武大桥白河入口处开展“雷锋精神我践行 保护环境我行动”志愿服务活动;6月5日,参加世界环境日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家共同参与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此外,在河南日报客户端、省教育厅河南教育宣传网等官方主流媒体上宣传策划发表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科普宣讲活动、学校水文化活动周、校园植树活动等相关宣传文章5篇,参与编写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简报5期。 二是开展环保相关法律工作。本人作为环境资源保护法学专业教师,长期从事环境资源保护法教学和科研工作,实践期间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参与环境质量报告编制、环境质量监测等相关工作,针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和法律风险。参与编制《2024年度河南省南阳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协助修订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制度规定,其中,新制定、修订制度24项。积极参与环保调研,协助收集整理与环境保护相关法律资料。独立撰写完成研究报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的法治保障研究》。 三是协助审查合同文书。参与审查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签订的合同、协议、意向书等文书的审查、修改、协商等工作,审查合同文书10余份,为管理决策提供可行性、合法性分析。 四是进行环保法治宣讲。开展环境保护法治宣讲教育活动,先后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绿色环保科学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和生态文明法治保障等主题,协助组织、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研讨。4月份,对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青年骨干进行培训,开展《环境法律保护知识》讲座1场。5月25日,参加第四届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学术论坛暨2025智慧水利与低碳能源国际产学研用合作线上研讨会。 通过校外实践锻炼,本人深入了解了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相关工作内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法律专业素养,将在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学习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使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更有价值和意义。 二、计划完成情况 本人已经按期完成了实践锻炼目标。本次校外实践设定计划有三: 其一是满足学校提出的“双师型教师”要求,加强对法律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不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二是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理论联系实际,为以后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和实践经验,并将实践中的鲜活案例带给学生,让自己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实质性的提高; 其三是熟悉了解生态环境监测和法律事务的实际运作流程,同时与实践单位建立良好关系,为以后学生实习实训、研究生培养及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环境保护工作增添助力。 本人认为,通过校外实践较为圆满地完成了既定锻炼计划,实现了上述目标,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收获与不足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校外实践锻炼进一步丰富了我的实践经验,提升了个人综合素养,对今后自身的教学科研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为实现向复合型教师的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是增长了知识。通过各类环保宣讲和法律实践,进一步掌握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深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积累了环保法律政策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增长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交叉学科知识。 其次是开阔了视野。本人在实践锻炼期间深入工作一线,与环境保护、环境科学等相关专业人士频繁接触,思维碰撞,进一步熟悉了解环境质量监测、环境应急管理等业务内容和工作流程,获得素材和启发,撰写研究报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的法治保障研究》。 再次是提升了能力。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能力和法律专业素养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业务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实质性的提高,对今后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有一定的助力。 在实践锻炼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比如,学科交叉知识储备相对不足,法律实践能力仍有一定欠缺,涉及环境科学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未能对生态环境质量数据监测、环境应急管理等涉及到的专业技能进行深入学习研究。 四、今后打算 本人将认真总结在实践锻炼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努力在今后工作中做到: 一是在教学工作中有新举措。强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重视环境资源法的实践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在科研工作中有新思路。探索前沿问题,紧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步伐,聚焦热点难点,关注现实问题,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研究。 三是在助力学校发展中有新贡献。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组建团队和申报项目等形式加强与河南省南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深入合作,为进一步实现学生就业、服务地方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