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科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学校首批省级重点学科(2009)。2012年,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继续被列为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本学科在国内外同领域内已具有了一定声望和影响。学科带头人惠丰立教授、硕士生导师,南阳市科技局专家组成员,致力于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产品的开发研究,解决农业生物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微生物学基础和关键技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编或主编著作3部,研究成果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南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奖励3项。曾荣获河南省优秀青年教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南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本学科依托于农业生物质资源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9)、河南省昆虫生物学省级重点实验室(2009)、南阳市生物质转化工程中心(2010)以及生科院共享平台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总面积7750 m2,温室500 m2,共有实验仪器设备2030件(台),总价值1609万元,可满足大部分科学研究。部分应用性研究已和天冠集团、南阳普康,赊店集团等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这些方向的研究成果能在企业进行应用转化。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学科2012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逐渐形成了如下三个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无机光电功能材料
该方向有三个稳定的研究领域:1、高效光催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形貌控制,以及光催化纳米材料在太阳能利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2、光催化无机纳米灭菌材料的研究。光电功能材料;3、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该方向的研究是采用溶剂热以及软模板等方法合成纳米光催化材料,研究他们在光解水制氢,光催化污染物质的分解以及对植物病害治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形貌控制。以及纳米材料的组成、形貌、结构、表面缺陷等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植物致病病原菌为目标反应,评价光催化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灭菌活性。采用扫描电镜观测孢子超微结构、测定多聚不饱和磷脂的过氧化、细胞的呼吸能力、OPNG的渗透性等,探讨可见光驱使下的光催化灭菌机理;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致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等,研究发光效率、发光性能及其机理。
(2)功能配合物
该方向主要对金属配合物药物的合成及与生物大分子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金属配合物在人体疾病的治疗方面发生非常重要的作用,金属配合物可以共价键与某些肿瘤的DNA结合,破坏其遗传和表达,从而起到治疗癌症的作用。对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并从基因水平上了解发病机理,从而有可能通过分子设计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同时,由于配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核酸酶、光谱学特性,所以,可以作为核酸的断裂试剂和反应探针。该研究方向的研究重点是设计合成结构新颖、性能优良的功能配合物,用光谱法、凝胶电泳及线二色谱技术等研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DNA的结构、构象、生物功能及某些抗癌药物作用机理。
(3)生物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又称无机生物化学和生物配位化学。为生物化学和无机化学间的边缘学科。生物无机化学主要研究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微量金属元素与体内有机配体所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形成、转化,以及在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本二级学科的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方向是在纳米材料研究的基础上,为顺应河南光电产业经济的发展而确立的,目的是凝聚一批在特定光、电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有利于推动我省光电产业更快速的发展。其它两个方向属于医药及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属于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计划支持的领域,对我省科技水平的提高,及今后经济发展后劲的提高具有长远的意义。
无机化学学科现有成员2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2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
我校无机化学学科依托于我校化学“国家特色专业”,现有实验室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大型分析仪器16台件,价值3000余万元,建立了较为完善和先进的科研分析检测平台,加快了科研的进度,提高了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化学专业现有一个“河南省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一个“南阳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为无机化学学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学科带头人王利亚教授在新型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主持4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6项,教改项目2项,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同行中有较高的学术知名度。
近3年来,无机化学学科团队主持、完成科研、教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1项,省级教学成果1项,地厅级科研项目9项,校级项目6项,横向科研课题2项,各类科研经费达883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48 篇,其中核心学术期刊115篇,被SCI、EI收录80篇,获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2篇。主持或参加编写出版专著2部、高校教材1部,编写讲义4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2项。
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于2012年8月由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与经济管理学院合作,申报成为省级重点学科。人文地理学科包括灾害地理学、区域经济、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方向针对河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征,研究具有传统农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过程,特别是对传统农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给予重点关注,从农民工返乡创业、主导产业选择,人力资本区位流动等视角,探讨传统农区产业集群发展之路;经济资源、金融资源以及产业资源分布的区位是影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学科重视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的,探讨如何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为具有中部特色的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积极参加建设实践。
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方向紧密结合河南省旅游经济发展需要,地域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南阳师范学院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是全省同类院校中唯一一家具有规划资质的单位,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完备,校企合作措施得力,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
灾害地理学研究实验设备先进,学术领域前沿,科研成果丰硕。建有卫星地面站,采用卫星遥感、三维仿真等先进技术手段,大力发展灾害预警监测,以卫星遥感数据研究地震灾害预警监测,通过对灾害发生机理和形成规律的探讨,以提升在减灾防灾方面的科研实力和应对能力。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依托省人文社科基地——汉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优势,在科研与教学共同推进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省第八批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学科作为历史学专业中的传统学科和重点研究方向,也一直是历史文化学院的主干学科。通过数十年的积淀和建设,中国古代史学科在同类院校中已经成为创建早、基础好、特色鲜明的、发展较快的学科。经过长期积淀和整合,目前,本学科已经形成以汉代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以汉画为核心的南阳区域文化、以汉代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三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拥有一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下设汉代文化、汉代民俗、汉代文学、诸葛亮等4个研究所,为汉文化和区域文化的研究提供平台。“汉代文物馆”、“钱币馆”、 “汉代雕刻艺术馆”等三个特色展馆,在同类学科中是少有的,它为汉代政治文化和汉画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直观、感性的实物资料。建设了南阳汉画馆、内乡县衙两个定点实践教学基地。这些都为中国古代史学科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增强了该学科的实力。
本学科点目前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学术团队。现有教授30人,副教授9人,讲师3名。形成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教学和科研整体水平较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团队合力。此外,作为重点学科支撑的汉文化研究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27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占梯队总人数的85﹪;博士8人,硕士4人,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占梯队成员总数的44﹪。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中心办公室和资料室配备了专职行政人员和资料员。中心还聘请了赵国华、胡逢祥、姜建设、李振宏、卜宪群、王子今、彭卫、孙家洲等专家学者为中心的客座教授或兼职专家。迄今为止,中心形成了一支以职称、学历、年龄基本合理、发展势头强劲的科研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