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向东 刁良梓 时树菁
就在刚刚过去的招生季,南阳师范学院全线飘红:
2021年,该校录取新生8954人,其中本科6288人,本科招生数量创历史新高。
本科一批4个专业招生358人,比2020年增加115人,文、理科录取最低分分别高出我省本科一批控制线6分和16分。
本科二批文科录取最低分543分,理科录取最低分496分,分别高出河南省本科二批控制线77分和96分;本科二批生源中超一本线考生143人,在河南省同类院校中录取位次显著提升。
为积极应对教育部新高考改革,该校今年6个大类15个本科专业实行大类招生试点,占比本科招生专业总数的20%以上,这在河南省二本院校中并不多见。
承担河南省“学科教师”地方公费师范生招生计划500人,作为我省高校中承担计划最多的高校,录取新生中超过河南省本科一批控制线的考生多达96人。
2000年升本,2011年获批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7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0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高校予以重点建设……显而易见,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从偏居豫西南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二本院校,一步一个台阶,已蝶变成为声名远扬的本科院校,学校各项事业高歌猛进,喜讯不断,招生质量更是连年攀升,缘何?
正所谓,一滴水可以看见太阳的光辉。我们试图透过各种荣耀的表面,透视该校坚持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背后的秘诀。
人才辈出耀四方
5月13日,正在南阳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到移民户邹新曾家中看望,当总书记了解到邹新曾的女儿邹子金正读高三,关心地问:“打算考哪个大学?”邹子金脱口而出:“南阳师范学院!”今年,邹子金如愿以偿被南阳师范学院录取。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每年的招生数字,表面冰冷,实则用温度标识着学校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与日俱增,这与该校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密不可分。
近年来,南阳师范学院树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按照新时代、新变革和新要求,明确专业定位,挖掘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求新求变求突破。据该校教务处处长谢海泉介绍,主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周期,科学制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适度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学科专业,每四年更新一次,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近三年,学校根据第一志愿报考率、协议就业率、学生转出率数据,将不适合社会需要、就业质量差、不符合办学定位的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等4个专业淘汰,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等4个地方经济发展亟需的学科专业。
除了及时调整专业,学校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为引领,立足豫西南,面向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发展应用学科,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成立了南水北调(水资源与环境工程)、机电工程、珠宝玉雕、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化学与制药工程、物理与电子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等应用性突出的二级学院,形成了教师教育、机电装备、现代农业、珠宝玉雕等七大类专业集群。
同时,与华为、卧龙电气等知名企业合作,成立“卧龙防爆电机产业学院”“牧原产业学院”“玉雕产业学院”“宝天曼学院”等行业学院,协同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素质高、上手快、适应性强,南阳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誉,一批教书育人楷模、学术泰斗、经济巨擎、政界精英从这里走出去,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国家栋梁,共同谱写学校人才培养的崭新篇章。
群英荟萃聚卧龙
今年1月15日,外国语学院李长亭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陶海东教授等9名教师荣获南阳师范学院首届教学最高奖励“校长教学奖”,每人奖励10万元;还有5名教师荣获“孺子牛教学奖”,每人奖励2万元,这在南阳师范学院历史上绝无仅有,是建校以来的最高奖励,引发了极大的震动,就如一针强心剂,给整个教师队伍注入巨大活力。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如果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想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犹如空中楼阁。为积极实施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学校通过各种科研、教学激励政策持续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多人被评聘为各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海外高层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管专家,河南省特聘教授,各级模范、优秀教师。多名教师入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培育多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和优秀教学团队。
学校施行卧龙特聘教授、卧龙学者人才支持计划,突出高层次科研成果、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效力,稳定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一线教师,则是通过“课堂创新大赛”“校长教学奖”“孺子牛教学奖”等奖项,不但在荣誉上给予无限荣光,在物质奖励上也给予倾斜,逐步形成以高端专家为引领,教授、博士、学科带头人为先导,以骨干教师为主力的学术科研梯队,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保证。
要想保持后劲儿和活力,就要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南阳师范学院近两年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名,有效补充了人才队伍。持续鼓励博士创新积极性,博士津贴翻番,制定以高水平成果为导向的考核方案,突出津贴的激励效能,促使学缘结构持续优化,特别是博士来自全国90余所重点高校和近20个中国科学院、农科院所,留学博士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白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家,博士的专业分布全面,广筑豫西南人才高地,为学校和南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澎湃动能。
科研教学相辉映
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
在全球自然指数排行榜上,连续4年位居全国高校100到150位,在河南省高校中稳居前5位,其中3次居第4……
这样的骄人成绩,竟然出自南阳师范学院,这让社会各界为之侧目并高看一眼。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近几年来,南阳师范学院在科研上屡屡过关斩将,频频取得赫赫战绩:该校获立国家级科研项目160多项。
南阳师范学院校长张宝峰认为,科研反哺教学是创新大学教育的重要路径,是解决教学和科研分立问题的关键,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滋养、相互支撑、同频共振。
多年来,该校以重点学科为依托,不断探索“开放-融合”科研反哺教学新机制,努力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助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所谓“开放”,即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师的科学研究课题全部向本科生开放;“融合”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训相融合、科研项目研究与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相融合,以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工程实训、创新实践为“四阶”,实现项目化、系统化、协同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科研处设立STP(Student-Teacher Program)项目,通过积极引导、鼓励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活动,为学生在以后的学术道路上探索、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近三年来,学校共支持STP项目近80项,资助科研经费近60万元,通过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极大提高了师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科研达到“一石二鸟”之效。 在此基础上,科研部门强调科研服务教学,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促进教学内容更新。其中,2020年200余项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对学术前沿的探索和认知,充斥着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无穷探求,立马生机盎然、情趣无限,大学生们如饥似渴,遨游在充满刺激的探索之中,效果喜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南阳师范学院院长张宝锋说:“迈出的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但迈出的每一步同样风光无限。”近五年来,南阳师范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大学生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230余项,省级奖励2600余项。在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学校在全国师范类本科高校中排名第36,河南省师范类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一……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南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卢志文表示,作为水源地高校,学校将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水生态、水安全、水资源保护做出应有的贡献,今后学校将围绕实现更名大学和获批博士学位单位两大目标,朝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阔步前进。
博大、厚重、睿智、卓越的大学精神,犹如一枚定海神针,带着这所高校劈波斩浪、一路向前,在厚度、高度和深度几个维度上无线拓展再拓展,奔赴那桃花盛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