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加入收藏
   
校友文苑
 
校友文苑
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友文苑

 

张士钧《诗与黄山一百春——怀念恩师朱剑峰老师》

张士钧

 

编者按:此文是张士钧老师悼念朱剑锋老师所做,原载于南阳日报-南阳网,现转载如下。

年年此时,年年雨季。

要有多少雨丝,才能偿还离殇的泪?

与诸多节气不一样,清明是内心的季节。大概上苍也觉得,再坚强的人,也需要有一个怀念逝者,释放哀伤的日子。如果眼泪还不够,就付诸笔端吧——

 

1973年10月初,我进入南阳师范美术班学习。

那时,学校办学方向是走出课堂,面向工农兵,教学内容还是徘徊于不断摸索和反复调整阶段。朱老师给我们灌输“热爱劳动,无上光荣”的观念:“我们每个人只有通过不断劳动实践,才能健康地成长起来,这是我们从事艺术的根源。”
一年级上学期深秋,先生带我们到环城公社西关菜园写生。我画几位正在捆绑大白菜的中老年男女,避开漂亮笔触和流行线条,以冷色调子、生拙线段把劳动者岁月沧桑甚至破衣服都画了出来,实实在在写出了艰涩的劳动场景。晚自习点评作业时,大部分同学把菜农们画得光鲜柔媚、“春风满面”。有人还批评我和几位同学跟不上形势,是要犯错误的。先生反而表扬了我们:“这几张画儿,没有往农民脸上抹黑,恰恰更清楚地表现了劳动者朴实坚韧精神和温良的性格,应该发扬下去。”
剑老对艺术要求是一丝不苟的。记得二年级下学期暮春的一天,先生携我到武侯祠走访抗战遗址,并以国画《劲松》命题创作,歌颂宛城军民穿越于冈陵逶迤起伏、松柏郁郁葱葱之间,寓示将士们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誓与城市共存亡的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四尺对开横幅先生大约用四个课时完稿,命我第二天就付装裱。前后相隔不久,先生召我:“首卷作废,二稿即装。”后来他仍不满意,亲自索回二稿。时经月余,又画了第三遍。这是一般人碍于面子无法做到的。望着老师花甲开外的年龄,不免想起他常于课堂上说的:“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之严肃的创作态度。

剑老博爱和平,素心若雪。多次到文化宫花园、人民公园、杏花山、桐柏水廉寺以及开封龙亭、铁塔公园,少林寺、永乐宫实地写生与艺术考察,或准备范画,或创作参展,或馈赠交流。还在院内亲植竹子、瘦梅、桂花等花木,阳台上盆栽莲花、幽兰、玫瑰多种花花草草。我曾拜读他数十幅:蜡梅、白菊、牡丹及萱草,大多墨韵似尚未干,气韵散逸,画风是中国水墨画和英国水彩画相结合的一种大写意绘画风格。不由想起苏轼的:“似花还非似花。”此境界不易到,为先生一辈子学问修养、心血汗水瞬间挥毫落纸,直觉决断,不可名状。

先生英年身体有疾,师母多病,子女闲散,一人薪水抚养七八口人是相当艰难的,他却从不申请救济补助。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个“特殊的历史”初始,遭批斗,蹲牛棚,下放劳动改造思想,教学、画画被迫停止,但,凡此种种不改初衷。我在教学文凭低、家庭变故大、生活不宽裕的情况下,均有先生鼎力扶持,悉心指授。有时见面少了,总让人捎信:往前看,不气馁,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时时体悟到他身上所具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进修深造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主攻《世界艺术史》、《艺术概论》、《美学》等专业课程。先生都十分关注,当看到我的课堂笔记和有关美学论文以及诗文摘抄时,均寄以深切的希冀。

剑老热爱着祖国的一石一水,一草一木,曾六上黄山、三登泰山、三游长江、三赴湘西,意在“搜尽奇峰打草稿”。曾动情地说:“每一次看黄山,如若品禅,只能饱览,无法言明。”其腕下诸作《黄山图》、《黄山老松》、《黄山北海》及《莲花峰远眺》等高头大轴,如若置身实地,领略无限:幽谷深壑之间白云散绵、飞泉倾泻,松石映染。阵阵松涛视之如动,聆之如响。先生于耄耋之年还能神清气朗,充满着昂扬进取的精神气焰,不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吗!
刚毅木讷近仁。吾师的确是一位有自己坚定信念而忠厚的“仁者”。耕耘种月,殷勤为艺。生活朴素,名利云烟。与当代画坛大师吴冠中友善,酬酢唱答,相识相知;如有中青年造访,先生殷勤款洽,谈笑风生;对一些老同僚,嘘寒问暖,都极其尊敬。随着时代的洗练,先生为人楷模,为艺精品,定会越来越高,极为世人所永久看重的。

剑老是我省、市资深教育家和中西合璧画家以及剪纸名家。弟子三千,桃李不言。先生亲灸,吾当铭心。恩师驾鹤云游,弟子不胜悲切。名为师生,情同父子。故作一首悼师如下:

白水晴空霜月痕,砚农寂寞道空门。

画随天地三千里,诗与黄山一百春。

攒翠餐霞最深处,风姿姑射已绝尘。

   
 

©版权所有 南阳师范学院校友工作办公室(教育基金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卧龙路1638号师院中区办公大楼   电话:0377-63513605   邮箱:nynuxy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