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1940年萧红身患重病,赴港疗养时写的半自传小说,是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以童年回忆为线索,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书里没有主角,但每个人物又都像是主角,是作者每段记忆里的主角。他们像碎片一样各自散落,却因共同生活的边远小城呼兰河将血肉筋脉连到一起,构成一幅绘满无声悲苦又色彩饱满的“清明上河图”。呼兰河的生活在萧红看来是寂寞的,而她的童年生活也是寂寞的。为摆脱寂寞,萧红从中国最北端走到最南方,从童年走到青年再到中年,许多年过去,寂寞伴随了萧红一生。多年漂泊之后,萧红在人生的末端,重新回顾童年的生活,提笔写下《呼兰河传》,想必是在替自己的心灵寻找归属吧。尽管呼兰河城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和绝望,但萧红还是用平和、淡泊的语气叙述了故乡的种种,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包容了。她信手而仔细地拈来一片片记忆的碎片,将其摆出来,并在抒写的过程中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呼兰河小城就是萧红心灵的家。书里慈爱的祖父,后花园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生命的慰藉和源泉所在。
本书的妙处,在于采取一个四五岁小孩子的视角。小孩子什么都能看见,然而又什么都不懂。在她的眼睛里,呼兰河这个地方似乎相当美好,仿佛每件事都透着新鲜,所以有趣。她一直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在娓娓叙述,这种稚气的语气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回归童年不可能的哀伤。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在《亚洲周刊》组织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中,《呼兰河传》排名第9。它在思想上继承了鲁迅对中国人性质的剖析与批判;在题材上开创了介于散文、诗歌与小说之间的一种体裁样式;在语言上娓娓道来,朴实清新,沉郁感伤,初读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本书在思想、体裁、语言上都有很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呼兰河传》带给中国现代文学一种独特品格,优雅而任性、感伤而婉讽。它让时年29岁的萧红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名字因其独创性的文字而不朽,而呼兰河早已成为且不断成为众多读者的又一处精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