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官网| 期刊部首页|

汉代文化研究

当前位置: 期刊部首页 -> 专题专栏 -> 汉代文化研究 -> 正文

《南都学坛》2025年第3期“汉代文化研究”栏目:摘要、关键词、引用格式

发布日期:2025-05-14浏览次数:

《后汉书》民族书写与范晔民族思想的双重性

刁生虎,阿伊娜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后汉书》的民族书写与范晔的民族思想密不可分。《后汉书》设立少数民族专传的民族传记书写、主张华夷共祖的民族同源书写、展现少数民族独特文化的民族文化书写、反映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民族关系书写,体现了范晔的民族思想既有华夷之辨意识又有华夷一体倾向的双重性。范晔的民族思想受其出身、性格、所受教育影响,又与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复杂性和社会思想观念的多元性息息相关,既有其时代局限性,又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汉书》;范晔;民族思想;华夷一体;华夷之辨

引用格式:刁生虎,阿伊娜.《后汉书》民族书写与范晔民族思想的双重性[J].南都学坛,2025,45(3):1-7.

2022—2023年秦汉史研究述评

辜皓飞,晋文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2022—2023年秦汉史研究成果丰硕。政治、制度与法律史研究依旧兴盛,诸多学者借助简牍和考古器物从王朝合法性、国家治理、皇帝制度、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官吏群体、律令体系等展开探讨。简牍与经济史、社会史研究多点开花,土地制度、赋役制度、重农政策、物资管理、商业发展、家庭与聚落、户籍与身份等成为讨论重点。历史地理和民族边疆方面,关于政区地理、边疆治理、民族关系、民族意识、民族交融等研究较为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儒学研究仍然受到关注,围绕《史记》《汉书》展开的史学史研究亦可圈可点。同时,秦汉文化形式上的多彩、地域上的多元,也越来越形成共识。总的来看,新材料的集中刊布,使秦汉史研究有了令人惊喜的突破以及再探讨的空间,但相关研究还要更加注重理论方法的创新。

关键词秦汉史;汉代文化研究;秦汉简牍资料;秦汉文献资料

引用格式辜皓飞,晋文.2022—2023年秦汉史研究述评[J].南都学坛,2025,45(3):8-23.

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生生元气宇宙观

何飞雁

(南阳师范学院a文学院;b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目前学界对汉代气化宇宙观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传世文献,少量对出土汉画之气论思想的研究主要涉及汉代元气论及其生态价值,对于汉代以生生思想为根基的天地人一体共生的生生元气宇宙精神尚未深入挖掘和充分展开。中国传统气化宇宙观发展到汉代,不仅提出了元气论,形成阴阳合气和五元元气互动说,而且在易学及儒道诸家影响下形成了以生生思想为根基的天地人一体共生的生生元气宇宙观,在汉画太一、北斗、云气、云鸟、日月星象、四象、S形纹饰图中有精彩体现。这种宇宙观认为,物之生与气有着内在关联,元气为生之本,天上北辰北斗中心为气之源,元气包括天气、地气、人气、时气、风气即五元元气,五元元气互动带动万物之生,整个宇宙呈现为天地人在生生元气中化生化育、交感互生、一体共生、生生不息的图景。

关键词汉画;元气生万物;五元元气;天地人相感相生;生生元气宇宙观

引用格式何飞雁.出土汉画所见汉代生生元气宇宙观[J].南都学坛,2025,45(3):24-36.

汉代“无相忘”研究

蒲朝府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无相忘”是汉代人的习用语,“苟富贵,无相忘”和“长相思,毋相忘”有着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文化内涵。富贵是时人的普遍愿望,富贵后的“无相忘”是一种带有积极倾向的社会理想;在追求富贵过程中渴求得到提携的意识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不仅普通民众常有此期盼,上层统治者也以此相嘱托,这种互相扶持的做法在致富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相思是离别男女情感生活的主题,“毋相忘”是他们的美好诺言;夫妻祈望彼此坚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和追求,展现出对美满家庭关系的向往。“无相忘”习用语的流行与社会变革之际命运的不确定性有关,是当时社会信仰的写照,体现出汉代人精神生活所富有的浪漫气息。

关键词汉代;无相忘;富贵;相思

引用格式蒲朝府.汉代“无相忘”研究[J].南都学坛,2025,45(3):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