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期刊部“期刊编辑学研究团队”第四场业务交流研讨会顺利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关键要点”,由期刊部主任王治国主持,全体编辑参与,政治与社会研究栏目责任编辑杨依霏担任主讲人。
研讨会上,杨依霏围绕初审、复审、意见处理、稿件退修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展开分享。在初审环节,她强调要严格把关稿件是否符合期刊办刊方向,同时注重审查政治性与学术诚信、创新性与规范性。初审不仅关乎稿件的初步筛选,更影响着期刊的学术导向与作者的投稿积极性,对疑似前沿问题的稿件需谨慎对待。
复审是确保稿件质量的关键环节。杨依霏详细介绍了复审专家的选择标准,包括较高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以及良好的品德。同时,阐述了多种选择方法,如从编委会、基金获得者、“小同行”专家等群体中挑选,旨在组建一支专业过硬、认真负责的复审团队。针对复审意见的处理,杨依霏介绍了难改型、可改型和疑问型意见的分类,并明确编辑在其中的责任。编辑要主动筛选意见,过滤不合理内容,遇到分歧时可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反馈意见时应采用探讨性口吻,保障各方权益并促进有效沟通。
在稿件退修方面,杨依霏讲解了退修后再审和退修后发表的不同含义,以及退修要点。编辑需明确意见,将各类意见汇总并准确传达给作者;补充遗漏问题,全面审查文章;尊重作者,使用礼貌用语,确保退修意见合理、全面,提高退修成功率。
杨依霏还指出了当前审稿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初审形式化、专家选择偏差、对专家意见过度依赖等,并提出相应改进策略,包括强化编辑职责、规范审稿流程、建立专家库动态更新机制等。此外,她分享了有关审稿方面的研究选题,如AI技术在审稿中的应用、精准约稿策略、审稿人匹配优化等,为编辑们拓宽了工作思路。
期刊部主任王治国在总结中对本次研讨会给予高度评价,强调审稿流程的规范与优化对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性,鼓励编辑们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此次研讨会为编辑们提供了深入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期刊整体审稿质量,推动期刊在学术领域更好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