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职业发展周期的四条守则
数以千万计的职场人中,能被称为精英的只是凤毛麟角。人与人之间存在天分、技能和环境的差异,但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底层思维。
刘捷(EMBA 2015)认为,经济学是底层思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能够帮助人们获得理性分析、洞悉本质的能力。将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应用于职场情境,往往也会有意外的收获与发现。本文选编其撰写的《职场人的经济学思维》一书第四章“经济周期——主动寻求周期管理意识”,希望能为此刻身处职场顺境或逆境的你带来启迪。
“周期”必然存在
“周期”是经济学中一个很重要、很有意思的概念。每一个研究周期的人,都在试图寻找某种对抗周期的办法,也都近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周期的必然存在。
中国人很早就从自然中总结出了周期的规律,《文子》中说:“周而复始。”虽然历史上每一次大转折似乎都是由偶然因素或事件造成的,仿佛有所调整就可以改写。但几千年来,朝代更迭、兴衰成败,这种循环往复就像是大自然的日月交替、四季轮回一样不可抗拒。
西方经济学家发现经济社会也是如此,任人们如何提高生产力,改善法律和金融环境,最后还是逃不开“繁荣之后的衰退”,以及“萧条以后的复苏”。
如果把周期定义为逃不开的经济循环,关于长短和成因就有着不同的学说。
英国经济学家约瑟夫·基钦(Joseph Kitchin)提出40个月左右的短周期,而长周期则相当于两三个短周期;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Nikolai D. Kondratieff)提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是50-60年的循环,“人生就是一场康波”的名言就出自于此。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在历史上都能找到一些事实来佐证,但对于形成经济周期的奥秘,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各种学说,莫衷一是。
职场周期的应对策略
反观微观领域,周期理论就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了。行业有周期,企业也有生命周期,产品的周期更加明显,再好的产品也会“花无百日红”。懂得周期理论的企业家,都会在前一个产品还在热销大卖时就未雨绸缪进行下一个产品的迭代研发,或者布局新的产品线,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他们也会在企业高速发展时期就开始进行内部管理整顿、收拢战线、减少投资,为经济或行业下行留足现金、做好准备。
职场上所讲的周期有两个:一个是和经济大势、行业、企业周期相关的职业周期,另一个是个人的职业发展周期。
对于前者,你可以试着做些研究,但说实话并不能改变什么。大范围的加薪升职一定发生在整体经济上行的时候,新的职业机会一定涌现在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绝大多数人的职业周期都和外部周期密切相关。
你左右不了外部周期,但是可以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外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和思考是否存在着过热的倾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职场人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去接触和学习新生事物;二是去掌握一些可能在经济下行时用得上的技能。
这是两个不一样的方向。
接触、学习新生事物,是为跨越到邻近甚至全新的行业做准备,因为这些行业可能在整体下行的阶段是快速发展的,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好莱坞影业,以及大萧条后期禁酒令废除后的酒业。而掌握经济下行时的应对技能,则更倾向于立足本职工作。技术人员可能需要掌握低成本要求下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销售人员可能需要掌握快速清理库存或者向未出现经济下滑的地区开展销售的能力,生产人员要追求效率提升和成本管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能够在危机时为企业力挽狂澜、做出贡献的人,一定会在下一个春天来临时获得足够的回报。
选择哪一个方向?我无法给出答案。你需要对现有的企业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与判断,你要分析的不仅包括行业地位、危机等外部因素,也包括领导的格局与能力、内部管理、风险控制等内部因素。
我的建议是:在职业生涯前期侧重于后者,只要企业具备抵抗危机、长期发展的潜力,稳定在一个组织中寻求内部发展是更有利的,这样能帮助你建立起完整的职业规范和思维体系,而且应对危机的能力也是陪伴你向上发展的必备技能;在职业生涯后期则可以适当拓宽视野,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你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议价能力,需要在最合适的平台上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但无论处于周期的哪个阶段,也无论你选择了哪种周期应对策略,“忠诚与责任”永远是不应放弃的。在其位谋其政,今日事今日毕,这是职业责任;而且永远不要将损害企业利益作为自己获利的手段,无论是现在所服务的企业,还是过去曾经服务的企业。这是职业的忠诚。
应对职业发展周期的四条守则
个人职业发展周期也存在“快速提升、遭遇瓶颈、受阻衰退和重新进步”的轮回。我见过很多人输在了瓶颈和受阻期,放弃了继续前进的计划,有些人甚至在职场失意时误入歧途。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到个人职业发展周期的必然性,缺乏克服逆境的信念。
个人职业发展周期同样也是因为外部和内部不可抗拒的影响因素而形成的。
外部影响因素除经济大势、行业和企业以外,还有同事、企业外部同岗位人才,当他们的发展速度更快时,瓶颈和阻力很可能会比你想象中更早到来。有时,一个高段位的空降兵就可能会阻滞你原本的晋升路径。
内部影响因素包括你的个人与家庭变化,失恋、失亲、结婚、生子都可能会影响你的职场状态。大家毕竟都是凡人,内部影响因素也很少有人能完全规避。
或许大家会问,既然这个周期我无法避免,那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职场是一份长期事业,在三四十年的时间内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形势波动,而人们的目标不应是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长期发展收益的最大化。所以你一定要有主动管理周期的意识,让自己的职场生涯相对平稳、渐进地发展。
以下是我建议的应对周期的四条守则:
守则一 接受职业发展周期的必然性,坦然、淡然地面对瓶颈和阻力
升职未能如期而至,投入始终得不到想要的回报……很多人认识不到,这很大程度上是职业周期波动的必然结果。有人会放大非决定性因素,比如归咎于领导的偏见、同事的敌意等;有人会放大客观因素,只看到外部环境的颓势,进而怨天尤人;也有人在心理上对自己全盘否定,盲目跳槽或辞职……
我要告诉你的第一条守则,就是接受它、面对它。发展顺利时不要过于春风得意,要正视未来可能遇到的坎;当遇到瓶颈和阻力时,客观冷静地分析原因,然后做出选择。是变换环境,还是等待突破,不可意气用事,需要认真分析。坦然则客观,淡然则冷静,然后才会有真实的结论、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行动。
守则二 在快速提升时期做品牌
职场人都是有品牌的,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口碑的传播程度超乎你的想象,尤其是在同业、同层级的圈子里。你拥有怎样的个人职业品牌,决定了老板、上司、外部合作方或潜在雇主对你会有怎样的认知。
个人职业品牌是由若干标签组成的,比如“执行快速准确”“聪明、接受力强”“很有趣、有亲和力”,每一个鲜明标签都是你与众不同的特点,加在一起就构筑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和商品品牌一样,个人标签大多是感性化的,每一条都是你在职场上留下的有别于他人的印象;这些印象中只有极少数是通过KPI得出的,绝大多数都来自正面的交流和侧面的口碑。
因此,我要告诉你的第二条守则是:在职业快速发展期用心做好个人品牌。当然,做品牌并不是让你一心作秀,工作还是一样的工作,只是你需要把握职业发展的重心。
从树立个人品牌的角度来看,与工作业绩相比,你的管理协调能力、综合思维、学习潜力等方面的表现更为重要。越是处于上升期,越不能把超额完成任务和追求更高业绩放在首位。如果你把个人品牌过多地捆绑在业绩上,而业绩是不能持续高速增长的,总有下滑的一天,那时你的品牌也会被打上“退步”的标签。同时,单纯追求个人或本部门的绩效最大化,必然会伤及其他同事、部门的利益和观感,当瓶颈和阻力到来时,你会更加茫然无助。
切记,在职业上升期避免随意臧否他人,或是公开发表未经深思熟虑的观点,因为你正在被关注,万一被过度放大就容易带来未知的、难以预料的后果。
守则三 在瓶颈和受阻期做业绩
不是说品牌比业绩重要吗,为什么又要做业绩了?还是那句话,工作是一样的工作,责任与目标都不变,但在个人职业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重心是不一样的。在瓶颈与受阻期,就应该把业绩放在首位,理由有三:
其一,遭遇瓶颈和阻力的时候,心态容易发生变化,而不让自己偏离的方法之一,就是专注地做好手头最重要的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平复心情,更能为重新起步铺垫最真实、最有效的基石。
其二,如果产生瓶颈和阻力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环境变差,那么所有人都可能处于忐忑不安之中,而专注于职责与业绩的你不退反进,更能突显临危不乱的气质。
其三,如果瓶颈和阻力来自于你的同事和外部同类型人才,那什么表现都不如业绩数据来得有说服力,无谓的争执和“同行相轻”只会拉低你的人格底线。如果瓶颈和压力来自你的个人生活,或者能力缺陷,那么更需要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在最关键的地方,腾出时间用于学习和充电。
守则四 关注两个周期走势的叠加和消抵
我们说有两个周期,一个是与经济大势、行业、企业周期相关的职业周期,另一个是个人职业发展周期。如果前一个周期的发展期和后一个周期的快速提升期叠加在一起,那当然是鲜衣怒马,风光无限;但如果前一个周期的萧条期和后一个周期的受阻衰退期叠加,那也可能一蹶不振,一败涂地。
所以要关注两个周期的走势,经常做出评估,前者非人力所能控制,后者虽不能由个人完全左右,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整。一方面是缩短自己遭遇瓶颈和阻力后的应对时间,加强自己发现问题、理性分析、快速学习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是人为地将瓶颈和阻力的时间前移,在外部环境保持良好态势的时候,主动承接更大、更麻烦,甚至有些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主动触碰一些更复杂、涉及面更广的困难问题,用外部环境和职业上升的良好态势所带来的红利去消抵可能造成的损失。
要保持敏锐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通过周期的叠加或消抵效应让自己的发展路线尽量平稳,关键是要让最低谷落在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内。
最要紧的是务必避免周期低点的叠加。在外部形势很差的情况下,职场竞争空前激烈,一旦离开后很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即便被动地遭遇了裁员,也一定要在能学习和发展的前提下,接受哪怕降职、降薪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个起点重新开始。
周期无法避免,也并不可怕。只要理解和遵守上述四项守则就能趋利避害,从而让自己的职场发展轨迹一直沿着既定的规划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