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发布日期: 2024-06-26

     盛夏时节,在内蒙古通辽广袤的田间地头,洋溢着蓬勃与活力。从高空俯瞰,满眼碧绿交错的田野与错落有致的民居、平坦宽敞的乡村道路相得益彰,在蓝天的映衬下勾勒出一幅幅丰收可期的迷人画卷。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通辽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全国23个百亿斤粮食生产地级市之一,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全市耕地面积3200万亩,2023年粮食产量稳居全区第一,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交出了一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亮眼成绩单。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200多万亩,其中浅埋滴灌高效节水高标准农田661万亩,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6亿立方米以上,粮食产量从2011年的113.1亿斤增长到2023年189亿斤,打造了“有地、有水、有技、有利”的“四有”粮仓,推动“内蒙古粮仓”多装粮、装好粮。

  良田粮用 确保“有地”种粮

  通辽市以旗县为单位,打破乡村界限,统一规划项目地块,推动整镇整村实施,重点围绕基本农田和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安排落实建设项目,确保实现集中连片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开鲁县50万亩、科左后旗40万亩、科尔沁区20万亩集中连片区。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昔日灌溉困难的田地,如今已经有了完善的灌溉系统,土地变得更加肥沃,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为稳定粮食产量提供了坚实支撑。“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改变了土地零星分割的状况,推动土地有序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还为进一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哈拉满罕村村书记林荣介绍。

  水网配套 确保“有水”种粮

  通辽市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反复总结全面比对管灌、喷灌、膜下滴灌等不同工程类型的节水效果,创新推广以浅埋滴灌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即在低压管灌的基础上,通过在机电井安装过滤器、施肥罐、计量表等首部设施,在田间新建或改造出水栓、布设软管,播种时垄间不覆膜布设滴灌带等形式,实现了“五省四减三增两促进”的综合效益。

  “农场耕地面积2500亩,采用了两套移动式精准灌溉系统,全智能化人工节省到70%以上,2500亩地三个人就可以操作,以前传统灌溉流量在2.2㎥/h以上,现在采用0.75㎥/h的小流量滴灌带,节水20%以上。”中化现代农业科尔沁中心项目负责人唐宏宇向记者介绍。随着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农业企业入驻,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逐步形成。精准的测量、科学的规划,让每一寸土地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在科尔沁区钱家店镇项家村全域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核心示范区,记者看到,利用先进的卫星定位和地理信息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确规划,智能化的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策略,保障着农田的健康与活力。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融合发展 确保“有利”种粮

  高标准农田项目建成后,通辽市多地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农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等合作模式,借助土地流转、全程托管、菜单式服务、土地入股等服务方式,整村推进玉米吨粮田建设。数据显示,全市建设社会化服务和单产提升融合示范村305个,通过科学种植和精细管理,农产品品质大幅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科尔沁区丰田镇哈拉满罕村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中化集团对本村土地进行保底产量1900斤的全程托管,扣除托管费用,农户每亩纯收入1350元,彻底解放劳动力,实现了“统一农资、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同时,解放的部分劳动力,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年龄偏大的人群可以在家发展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

  科技创新 确保“有技”种粮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通辽市政府及5个旗县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了科技包市、科技包县协议,建立李少昆老师专家指导站,成立玉米高产研究中心,形成了“边研发、边示范、边改进、边推广,科研选题从生产中来,成果转化到生产中去”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创建了中国玉米生产与科技创新高地。形成一套推广体系。国家队、地方队、民间队三队同心、研推用一体,贯通科技到位“最后一公里”。

  通辽市汇民盛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从2018年起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对接,在通辽市率先采用“密植高产”种植技术,这项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每亩要多种2000株左右的玉米,多收200公斤左右。

  “通过采用这项新技术,2022年和2023年,平均单产分别达到1087.93公斤、1183.47公斤,连续两年创东北地区万亩大面积单产纪录。”通辽市科尔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刘春艳介绍说。今年,该合作社除了以托管或土地流转的方式经营包括前西艾力村在内的周边4个村1万多亩土地外,还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对钱家店镇42个村的10万亩耕地进行技术指导,从该项技术的“受益者”发展成“推广者”。

内蒙古通辽:打造“四有”粮仓 绘就“粮”辰美景

  坐拥广阔耕地,地处“黄金玉米带”,通辽市扛稳扛好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义不容辞。2023年,全市已建成30个万亩、125个千亩、100个百亩玉米单产示范区,示范面积116万亩,涵盖8旗县700余个经营主体。今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推进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辽市及早谋划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突出“园区”建设理念,将建设600万亩“全域玉米单季吨粮”示范区,力争实现玉米示范区内亩均增产50公斤,助力全市粮食达到190亿斤以上,让“中国碗”装上更多“通辽粮”。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