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山东开展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工作以来,全省累计设立省级专家服务基地65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84家,基本实现了全省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产业领域全覆盖。专家服务基地在服务和支持基层更好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急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集聚了1.4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2.4万余个,培训基层各类人才10万余名,落地项目2200余个,转化科研成果3500余项。
“基层发展特色产业、长期稳定致富都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专家服务基地一下子给我们打开了全省专家资源的这座‘富矿’,有了这颗‘定心丸’,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临沂市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支部书记、山东新天地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传喜说。自2019年设立基地以来,该公司已与23位院士专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柔性引进了200余名涉农类专家,目前正与复旦大学合作开展辐射带动12个村庄、20平方公里、26000余位农民的田园新城建设,依靠人才力量引领公司辐射带动当地加快发展、农民稳定增收。
自2018年山东开展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工作以来,全省累计设立省级专家服务基地65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84家,基本实现了全省重点发展区域和重点产业领域全覆盖。专家服务基地在服务和支持基层更好集聚创新资源、突破关键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培养急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吸引集聚了1.4万余名高层次人才到基层创新创业,帮助基层单位解决技术难题2.4万余个,培训基层各类人才10万余名,落地项目2200余个,转化科研成果3500余项。
建章立制,全面构建支持专家服务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我们很早就有设立一个柔性引才聚才载体平台的想法,但对于怎么设立、怎么运行、如何发挥专家作用、如何吸引留住人才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没有考虑成熟,专家服务基地的运行模式解答了我们的困惑”,愉悦家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曰兴说。
为指导专家服务基地规范有序发展,山东省人社厅制定出台《山东省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等,对全省专家服务基地的建设目标、设立运行程序、评价保障机制等作出明确规定,积极构建支撑引领高端专家服务基层的制度体系,出台《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服务基层办法》等办法措施,规定高端专家服务基层的责任义务,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等,为专家服务基地引才聚才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同时会同省委组织部等五部门推动建立一体化的人才服务基层长效工作机制,整合统筹专家服务基层政策、项目、资金、人才资源,提出7项支持人才服务基层的创新政策举措。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愉悦家纺有限公司设立山东省生态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专家服务基地,建立了由院士领衔的生态纺织人才智库,与国内外85名知名专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依托专家资源,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6项,制定修订国际、行业标准29项,授权专利145项,开发的纳纤膜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畅通渠道,积极搭建专家服务基地与高端专家对接联系的“桥梁纽带”
基层发展普遍存在人才短板、对人才有着强烈渴求,专家又有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有志服务基层的公益愿望,搭建科学有效、务实管用的基层与专家的对接联系渠道是建立专家服务基层长效机制的关键。为此,山东省人社厅积极探索,推动建立覆盖全省的专家服务基地对接联系专家资源共享机制,开发建设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省市县一体联动“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累计入库高层次专家6059位,配备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9481人,推动入库专家与基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支持鼓励和引导推动入库专家通过多种途径对接基层服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常态化的基地线上引才工作机制,打造了“中国山东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智慧云平台”,建立基地项目需求征集、人才信息推送、项目精准对接、项目落地服务一体化服务模式。
第十一届“海洽会”期间,依托平台组织16市及山东大学等6所高校开展引才宣讲、项目对接等系列特色引才活动44项,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市人社局也积极创新,多种途径推进专家资源与基地互促共享,如威海市出台《威海市高层次人才驿站管理暂行办法》,赋予人才驿站柔性引才、休闲保健、成果转化等6大功能,构建点面结合、梯次推进、示范引领的平台服务网络;临沂市高新区专家服务基地整合资源力量,成立临沂高新人才发展集团,采用市场化模式集聚高校、人才、资本资源,打造资源协同创新平台,目前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20余个,全职引进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人才40余人,专家技术转化、落地120余项。“在专家服务基地建立对接联系专家的资源共享机制,能够快速及时对接产业难题,让专家边研究边推广、边创新边转化,有效破解科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刘开昌说。
优化服务,创新建立支持专家在基地干事创业的“绿色通道”
专家服务基地引进的许多人才是通过柔性方式服务的,针对这类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山东省人社厅创新建立“不看时间看业绩”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新机制,根据高层次人才在基地服务工作的业绩和实际贡献,以基地为申报主体开辟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引进的高端专家申领“山东惠才卡”直通渠道,提供创新创业的29项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累计为198位高端专家申领“山东惠才卡”,市、县累计为2361位高层次人才申领“山东惠才卡”。“有了‘山东惠才卡’,我们不仅能享受到省级层面的人才优惠政策,服务的地区也将他们市和县里的优惠政策向“山东惠才卡”的持卡人开放,这样我们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时间,心无旁骛的开展工作了”,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位经常在基地服务的教授表示。
同时,省人社厅还创新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基地柔性引进的专家合法权益,对于基地柔性引进的高端专家,节假日或周末参加活动可按规定调休,在基地服务期间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作业绩作为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积极引导省级示范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与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紧密对接,2018年以来,依托基地组织开展省级示范性专家服务基地活动40余次,带动全省专家服务基层工作蓬勃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
济宁高新区专家服务基地探索出“333”工作法,即做好“三项保障”、推进“三项措施”、落实“三项政策”,设立1000万的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开放运营19个行业公共技术平台和100余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为专家服务基地提供平台技术支持,构建全方位的专家服务保障体系。泰安市高新区专家服务基地完善“一窗一线两深入”服务模式,开展“1234”服务工程,每名服务专员联系服务10名专家、20家骨干企业、30家重点科技企业、开展4项综合服务,建立了基地专家全过程服务工作链条。
考核激励,全面激发专家服务基地引才聚才的“内生动力”
“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是当前一些基层平台载体发展的通病。为此,省人社厅建立奖优劣汰的基地考核激励机制,聚焦基地年度的建设运行、招才引智、发展成效、辐射带动等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同时建立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与“双招双引”挂钩联动机制,将基地招才引智的成效作为基地设立、“双招双引”考核的重要指标,倒逼基地做好招才引智工作,并连续2年开展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年度考核工作,确定省级专家服务基地优秀等次12家、合格等次28家;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优秀等次14家、合格等次40家,推荐4家优秀等次的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各市也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各具特色的专家服务基地激励措施。青岛市以市场化思维开展专家工作站考核工作,每年对运行满一年的专家工作站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专家工作站给予10万元奖补、专家工作站优秀成果给予5万元奖励。2014年至今,共评出70家优秀专家工作站和35项优秀成果。日照市出台办法,对该市成功入选的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给予30万元启动经费;对新认定的省级专家服务基地,给予10万元补助;对基地承接举办人才交流对接活动,给予10万元活动经费支持,建立了完备的专家服务基层资金激励保障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更好支持专家服务基地引才聚才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扩大专家服务基地引才用才成效,引领和支持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乡村一线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创新活力”,山东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春艳表示。
(来源 济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