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年的旅游经济:最艰难的挑战,最漫长的复苏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国内旅游、入出境旅游,还是投资和就业;无论是旅行社、线上旅行代理商、星级酒店、民宿,还是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旅游车船;无论是一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还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边境地区,旅游业经历了过去四十年最严峻的挑战和最漫长的复苏。首当其冲的是入出境旅游,除了必要的外交、商务、留学和边境旅游,过去两年几乎处于全面停摆的状态。2021年,预计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分别为3198万人次、2562万人次,然而这些必要的刚性旅行需求,很难转化为传统旅游业的市场机会。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同步的旅行政策,对于部分时段的大湾区市场有提振信心的作用,但是对全局的意义并不明显。从国内市场看,飞机照飞,火车照开,公路也没有封闭,公务差旅、商务旅行、教育、务工、探亲等刚性旅行的基本消费依然存在,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逆势增长。但是旅游业长期以来将中远程观光、休闲、度假等弹性需求做为基本盘,公务差旅、商务旅行和家庭出游等刚性需求很难进入旅游业者的视野,导致这些数据只具有统计意义而无明显的市场意义。
从节假日旅游市场数据来看,出游距离、目的地游憩半径、人均消费总体呈加速收缩的态势。以2021年国庆节假日为例,城乡居民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同比减少71.7公里,降幅达33.66%;目的地游憩半径13.1公里,同比减少7.7%。在过去两年里,本地游和近程游为代表的“近出行、浅需求、低消费”,已经成为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市场。原来的旅游投资、产业供给和旅游需求是同步增长的,一些深层的结构性问题被发展速度遮蔽了,现在需求骤减,供给却一时减不下来,剪刀差就会越来越大,加上游客、居民和政府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期许,企业家信心摇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次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与曾经的政治风波、非典型肺炎、金融危机不具有可比性,历史经验也不能直接借鉴。2020年春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遭遇战,无论行业还是系统都对严峻性和长期性缺乏充分的应对准备。尽管主管部门出台了暂还旅行社质量保证金等纾困政策,并在第一季度恢复了省内游、第三季度恢复了跨省游,但是2020年整个行业还是被悲观情绪所主导,多次面临信心消逝的风险。与市场萧条、投资收紧、就业不足、停工停业相比,企业信心和消费预期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指标。说实话,我不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可是我很怕听不到声音了,整个系统和行业都沉寂了,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小康社会的旅游梦想消逝了,如果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市场信心消散了,那才是旅游业的至暗时刻。
从过去两年的市场数据和产业动向看,刚性旅行需求的基本面还在,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已经成为旅游经济新的消费增长点。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身边的美丽风景和日常的美好生活,哪里的疫情得到控制,哪里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就会快速恢复,哪里的旅游业就会呈现繁荣发展的气象。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水平3个百分点;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游客满意度达到了84.8分的历史新高。这是旅游业复苏进程的重要转折点,也是旅游业坚持高质量发展的信心源泉。从上个月召开的2021中国旅游集团化论坛发布的成果来看,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在主客共享的理念指引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已经推出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历史一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在危机和挑战面前,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在当前的形势下,业界要保持信心,政府要传递信心,社会要注入信心。
从全年四季度环比、过去两年的同比和2019年基比数据来看,尽管旅游消费需求还有待释放,动能还有待积聚,疫情仍然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但是2021年旅游经济仍然保持着波动复苏的进程。前三季度,全国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同比上升了26.96点,跨过荣枯线,进入104.06点的“弱景气”区间。预计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为34.31亿人次,旅游收入3.02万亿元,同比增长19%和35%,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57%、53%。
02 过去两年的旅游经济:最坚定的信心,最真实的创新
在过去的两年里,旅游业正在从猝不及防的疫情遭遇战,转向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的持久战。我们保持了复苏向上的势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无论是消费主体、行政主体还是市场主体,每个人都了不起,都在旅游抗疫的伟大进程中打下了时代烙印。旅游人为抗疫和复苏进程中的付出,历史都不会忘记,共和国也不会忘记。
人民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从未停止,对休闲度假的需求从未散去,这是旅游业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永恒信心。有人说旅游业是脆弱的,我看不见得。旅游业是敏感的,也是韧性的,遇到风风雨雨它会象含羞草一样闭起来,可是只要有了阳光它就会再次盛开,而且越来越有韧性。我们的信心是真实的而非虚幻的,我们的韧性是持久的而非短暂的。我们既要看到疫情期间入出境旅游全面停滞,中远程国内旅游市场全面收缩的一面,也要看到近程旅游市场和本地休闲市场需求旺盛的另一面。从2021年春运60天期间的景区接待数据来看,工作日平均每天660万人次,周末1090万人次,春节期间平均3630万人次。张家界、伊犁、南京、郑州、上海、北京等局部地区散点疫情每次得到控制后,都会迎接一个相对稳定的旅游休闲小高峰。这意味着人民已经走出了最初的恐慌,渴望在疫情常态化时期能够过上正常的美好生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人民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也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动力。
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从来没有停止过,文化创造和科技创新的动能一直都在加速积聚,这是旅游业战胜一切困难的可靠力量。春秋的“城市微旅游、建筑可阅读”、携程的星球号和乡村建设、中旅的研学旅行、开元的森泊度假酒店、南京旅游集团的“长江传奇”、岭南中国大酒店的“消失的名菜”、浙旅的“百县千碗”、四季文旅的艺术汇等文旅融合创新项目,以及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的开业、迪斯尼五周年庆典、珠海九洲的“船说”、海昌海洋公园和MBK的战略合作,以及大连博涛的巨型仿真装置,更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之美和文化自信,也看到了科技之光正在照耀旅行旅游业前行的道路。与此同时,旅行社和线上旅行代理商走向广义的旅行服务业、星级酒店和民宿转向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住宿业、旅游景区开始向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转型,都意味着典型旅游业态不再迷思于过去,而是拥抱无限的未来。旅游是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属性强的现代服务业,任何时候都会有人离场,也有会有人进场。谁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谁就是主力军和嫡系部队。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很欣喜地看到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旅游复苏的进程中来,更多的年轻人愿意让青春在旅游创新之火中燃烧。正是因为生生不息的创业,绵延不绝的创新,旅游业才是有力量的,而不是虚弱的,现代旅游业体系的建设才是务实的进程而不是表面的口号。
党和政府一直在关注关心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纾困解难的政策从未弱化,推动复苏发展的措施一直在强化。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同时,中央和地方更加关注旅游市场主体的纾困解难和复工复业。面向广大中小微型企业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是稳定的是普惠的。哪怕国庆节假期以来出现多轮多地散发的涉旅疫情,国家也没有停止过跨省游,而是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熔断与恢复机制。行业主管部门在延续既有的质量保证金暂还政策的同时,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部署,出台了更多的创新举措,加强了规划和投资引领。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夜间和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特别是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冬奥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行,都在持续彰显国家发展旅游的决心和信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是时和势在我们这边,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定力和底气所在。国家对旅游业的支持是清晰可见的,与消费主体和市场主体是相向而行的。
03 2022年的旅游经济:谨慎的乐观和发展的信心
疫情仍将是新的一年里影响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变数,旅游市场还将面临更多更新的困难和挑战,但是复苏向上的进程不会停止,创新发展的势头不会减弱。
刚性出行的基础市场将进一步稳固,文化休闲、科技体验和度假消费的新需求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2022年的旅游市场大概率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的热闹场面,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常生活的渴望会持续释放和成长,推动旅游市场稳步复苏。动态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还有科技助力和大数据加持的精准防控,将为旅游消费营造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小康社会的旅游梦想已经融入国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在春天里绽放和盛开。城镇居民的休闲度假、农村居民的观光休闲,将共同托底新时代的旅游市场。从既有的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旅游产品预定量等先行指标来看,一个市场下沉和消费升级的时代正在到来。当然,我们也要科学研判明年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作为外生变量的疫情变化,还有各种可能的”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都可能会随时打乱旅游复苏的节奏。这两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已经传导到包括旅游在内的终端消费,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旅游消费规模、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收缩迹象。本地休闲和近程旅游、散客出行和自助旅游、家庭休闲和文化体验成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而市场主体对于自驾旅游、研学旅行、避暑康养、民宿+、专列游等新需求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创业创新者虽然感觉到了市场机会,却不知道怎么把握,更不知道如何找到相应的商业模式。主客共享、内容创造、数字化转型等概念,从提出到共识再至市场导入和商业实现,是一个漫长而有风险的过程,还需要企业家和旅游人从产品到商品,从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惊险的一跃。
旅游产业的变革、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进程,包括科技推动的数字化转型将进一步加快。更多机构会携资本、技术、文化等新要素新动能而来,并在旅游创业创新的进程中逐步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有来的,就会有走的。在此进程中,那些守着陈旧的思维,总想着一觉醒来回到从前,总想着政府来救自己,在危机和挑战面前凄凄惨惨戚戚者终将被市场淘汰。竞争是强者的游戏,要想危机中寻新机,变局中开新局,须具有远高于常人的痛阈。那些在复苏进程中负重前行者,终将得到他们应有的荣耀。在疫情防控进入第三个年头的时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并加入到这一进程中来。
入出境旅游市场大概率会延续过去两年的表现,但是国际和港澳旅游交流将会更加频繁。新的一年,政府会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形势的判断,适时启动入出境市场的政策研究,但是双边和多边的旅游交流仍将以线上为主。值得关注的是,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东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是值得关注的方向。意大利、希腊、中东欧等双多边旅游交流活动以及古巴、多米尼加等加勒比地区,还有中国—非洲旅游合作也蓄势待发。有理由相信,政府会在RCEP、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框架内和主场外交中发出更多的声音。
各级党委和政府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推进旅游业复苏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将会更加务实。在新的一年中,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城市和街区、冬奥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以及长城、长征、大运河、黄河和京张文化旅游带建设将得到务实推进,汇聚而成了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的旅游经济增长新动能。同时也要关注制度创新和产业政策如何提高精准化和有效性,让地方、企业和广大游客有更多的获得感。
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疫情影响和市场因素,预计2022年国内旅游人数39.8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8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7%,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近七成。预计出入境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达2成,恢复至2019年的25%左右。
04 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步推进旅游经济复苏进程,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
一是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业,把旅游企业的纾困解难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来。做好旅游业的“六稳”、“六保”工作,千方百计保证旅游就业不下降,旅游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型企业不出现大规模倒闭和系统性耗散。尽快发布“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新形势下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和优化路径。宣传贯彻即将召开的全国旅游厅局长会议精神,多渠道传递发展信心,形成旅游经济复苏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动能。
二是实施更加精准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更加积极的复工复业政策,避免因零散的疫情反复而加剧游客的恐惧和业界的恐慌。政策千万条,市场第一条。市场恢复了,预期稳定了,企业自然知道怎么去做生意。为保持正常的经济发展节奏,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上慎踩“急刹车”,可以在地市级行政区域随疫情防控节奏“点刹车”。在稳住刚性出行基础市场的同时,千方百计释放观光、休闲和度假等弹性需求。大力发展美食、研学、艺术、时尚、非遗、红色、冰雪、避暑、体育等新业态,制定针对性强、易于落实的“旅游+”“旅游×”业态培育专项行动计划。关注农村居民旅游新需求,拓展适应散客、自助、自驾等新型旅游消费空间,用新供给激发新需求。
三是为市场主体营造旅游复苏和创新发展所必需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项目支撑。加快推进世界级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等重大项目建设,率先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先行示范区,引导世界级旅游集团建设和中小微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公共服务,都要向各类国有和民营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服务商、旅游住宿企业、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开放,引导、鼓励和支持新型投资机构和技术研发机构开展旅游创业创新。要在延续旅游发展基金、暂退旅游质量保证金等既有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发布旅游企业纾困解难和稳定旅游就业的专项政策。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培育一批世界级旅游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和旅游装备制造业的提升水平。不能用第一产业的思维和传统的开发建设方式建设现代旅游业体系,没有科技支撑和数字化转型就没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游艇、游轮、房车、宿营地、通用飞行器、无人飞机等旅游装备,还是冰雪旅游、山地旅游、避暑旅游的个人装具,还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如果没有5G、北斗导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加持,旅游业的发展模式和作业方式将会在传统中徘徊。要引导、鼓励、支持旅游业的现代化转型,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还要注意引导、鼓励和支持新型投资机构和技术研发机构进入旅游领域中创业创新。
五是加强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特别是微观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进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2021年治理不合理低价游成果的基础之上,着眼于散客、自助、自驾等新业态的旅游市场,提高预测、预警、预防的能力。既要管好4%的团客,也要服务好96%的散客;既要管好旅游景区度假区小空间,也要用好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间;既要管好导游和旅行社小主体,也要培育新兴多元的旅游市场大主体。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旅游经济运行定期分析研判制度,以需求侧统计制度改革和大数据建设工作来牵引整个旅游统计和市场建设工作、市场研判工作,重点做好宏观政策、产业政策跨周期调节,保持旅游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六是加强世界旅游形势的研判,及时回应涉旅游议题的国际关切。中国政府和旅游业界应当,也可以为全球旅游市场复苏和世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要创新方式,对外讲好新时代中国旅游故事,为疫后入境旅游市场发展做好必要的政策储备。
七是建设当代旅游发展理论,完善旅游统计体系,培育旅游领域中战略科学家和产业领军人才。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工作,我们需要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发展理念指引、理论指导和专业支撑。既要系统回答小康旅游的内涵,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世界级旅游城市、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世界级旅游集团建设等重大现实问题,也需要深入研究当代旅游发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和依靠什么的重大理论问题。要引领理论和学术界对旅游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开展理论探讨,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从而为新时代的旅游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