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处
当前位置: 首 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关于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6-05-02

南阳师范学院

关于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豫政[2013]65号)、《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豫政[2011]9号)等文件精神,现就我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转型是高校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任务

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进步、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加强内涵建设,推动特色办学,促进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与家长现实愿望的必然选择,对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转型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转型发展是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必然选择。只有尽快转变校内师资、教学设施有限资源为依托的发展方式,走开放办学的道路,实行借力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才能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成为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办学声誉的学校。

二、解放思想,厘清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1、把握学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先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以培养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坚持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学科专业,坚持依据产学结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养成的转变,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

2、确定学校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

牢固树立“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结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产学研合作,凝炼与培育办学特色,创新与实践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国际化、应用型本科院校。

三、遵循规律,明晰转型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1、调整以应用为特色的专业布局

建立专业方向市场需求调研制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联系产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灵活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对原有专业进行改造优化,积极培育应用专业。实施专业招生调节制度和专业退出机制,对就业面窄、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实行停招、限招或隔年招生。开展专业评估,联合企事业单位有关专家,定期对各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公布专业办学情况,建立长期、有效的监控机制。

加大应用本科专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高成长性服务业相关专业的申报。重点围绕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个国家战略的实施,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南阳及周边地区支柱产业发展需求设置新专业。新专业以工科专业和社会急需的应用性文、理科专业为主,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确保新专业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实际。

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以服务我省产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适应我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需要教师教育及培训类、电子信息与软件工程类、现代农业与生化工程类旅游与文化创意类、建筑与土木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和专业集群,逐步形成以资源共享、相互支撑、优势突出的应用型专业集群为主体,体现应用办学定位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专业体系。

2建立“校企双主体、工学双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方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联合成立专业改革与发展指导委员会,携手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组织课程内容,根据企业产品特征编写补充教材,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织实施,共同制定学生评价机制,签定实习、就业协议,把“校企双主体”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借力行业、企业联手设计适应“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通过走进行业企业、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聘请行业企业人员兼职等多种方式,让行业企业参与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及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标准、嵌入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信息技术内容的专业主干课程,改革与创新多学期、分段式等教学组织形式,为行业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专业教学创造条件。

依托行业企业开办订单式和嵌入式人才培养试验班。积极探索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顶岗的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和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师徒项目制等教学改革。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工学结合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建立起由两支培养队伍(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两个培养阵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培养专业人才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3、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深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立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习惯,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既密切联系又相互独立、内容循序渐进、结构层次分明、课内课外相融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推动实践教学内容更新。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内容更新率,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精简演示、验证性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内容,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教学,开发面向本科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各实验教学中心实施全面开放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以往按班级安排实验时间和内容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对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立项项目、各种课外科技竞赛等教学计划以外的实验项目以及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全面开放与预约开放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资源利用最大化。

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把毕业论文(设计)企事业单位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使该教学环节真正体现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解决企事业单位切实存在的实际问题。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采用“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模式,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技产业园等创业就业基地,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金,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计划,使其成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孵化器。以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为依托,打破专业和校际地域限制,组建一批多专业、跨学科的多功能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进而将实习实训基地由单纯的实习,发展成为集学生实习与就业、教师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学研基地。

完善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加大合作共建力度,要求共建单位提供固定场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在专业实习过程因材施教,开发适应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实习实训项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指导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提高校外实习实训质量。

4、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坚持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准确把握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内涵,明确每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合理构建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制订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各学科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加强实践、注重应用”的课程建设思路,推动课程设置从学科导向型向专业导向型转变,实现课程设置从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迁移。其中,基础理论课要“适用”,满足专业课需要;专业基础课要“管用”,适时更新教学内容,降低重复性;专业课要“应用”,紧密联系实际,以课程模块化建设为目标,即以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来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方式方法。鼓励开展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完善由我校教师讲授理论部分、企业人员讲授实践部分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教师岗位培训与能力提升工程,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深化考核方式改革。改革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注重过程考核,鼓励教师通过开放式作业、课程论文等方式进行过程考核,积极探索课程“嵌入式”考核方式,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建立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聘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担任兼职创业指导教师。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与合作企业共建学生创业孵化基金,为师生实训实习、创新创业、科技孵化提供综合服务,重点培养科技型小微企业创业者。允许学生休学创业,并对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跟踪和指导。

强化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举、课程融通”的大学生职业技能与岗位技能对接培养模式改革,利用校企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工学交替”等方式加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现理论学习、基本训练和岗位实践的一体化设计。进一步深化“顶岗实习”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5、推进产学研协同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

完善产学研合作共建机制。坚持人才、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原则,围绕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积极探索与企业、行业、区域协同创新模式,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培养、项目研发、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快速发展的新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开展与行业、企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的横向联合与深度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强化技术集成与创新,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专业,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培育。改革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以成果转化情况和技术成果突破性、带动性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健全由市场和用户广泛参与的开放评价机制。加强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推动科技创新从数量优先向质量优先转变。

丰富学校社会服务功能。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师资、技能、就业与创业等各类培训,把学校建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有针对性开展科研攻关,解决行业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把学校建成应用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积极参与和承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重大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与企事业单位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智力支持,把学校建成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和企事业单位发展的智力支持中心;积极开展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升地方文化建设品位,充分发挥学校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学校建成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中心。

四、创新驱动,破解转型发展的重点与难点

1、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积极争取产业、行业、企业的支持,促进生产环境、生产过程生产技术人员教学化。通过双方或多方的密切合作,强化专业特色,建立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和进行科研协同创新的共赢机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采取依托、联合、共享等方式加快工程实践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的建设。依托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借用企业的人才、技术、设备优势,共建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或产品研发中心。通过共享共建,将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教学和研究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共同实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依托相关专业将企业培训课程有机嵌入专业教学计划,建立企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进行定向人才培养。依托相关院系与企业进行“实体合作”,共同组建二级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共享合作成果,将二级学院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科研、生产等于一体的教学基地,实现校企共赢发展。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具有实践背景和行业工作经历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从创新引进政策、完善运行体制、健全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制度保障,进一步提高应用型教师的比例。

实施“校企互聘共培”工程。充实以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为代表的兼职教师队伍,鼓励专任教师到企业实践,改造和提高专任(兼职)专业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执教能力,打造双师专业教学优秀团队。探索建立校企双方确认、兼职教师和专业任教师在校企实体岗位承担实质工作的“双岗双薪”聘用制度,实现专任教师职业化、兼职教师常态化。

实施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充分利用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等资源条件培训青年教师,通过岗前培训、青年教师导师制、现场教学观摩、实践教学指导课等,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锻炼,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教学岗位。

推进教师转型。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与本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短期培训及职(执)业资质考试,鼓励教师取得高校教师系列以外的中级及以上职(执)业资格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等。探索试行教师到企业轮训制度,采用顶岗置换、挂职锻炼等形式安排青年教师到对口企事业或实验室参加实际工作锻炼,提高教师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水平和能力。鼓励支持教师利用校内各种资源创业,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转让。

五、引领指导,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1、加强对转型发展的分类指导

在人才培养定位、类型、规格、模式及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处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新建工科专业与传统文、理科专业之间的关系。将转型发展与学校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内涵建设及教学改革相结合,统筹人才培养与科学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关系,合理配置教学资源,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途径、多类型、多样化培养本科人才。

2、积极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方向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确定若干院系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充分发挥院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试点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引导试点院系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探索出一条经济社会进步与学校转型发展相互促进、互利共赢、具有推广意义的转型路径和模式。

3、实施和完善项目建设

统筹兼顾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特色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等工作,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和示范基地,确立一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课程建设、校企合作课程建设、实验课程建设为内容的研究项目和一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教材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六、完善制度,构建转型发展的机制与保障

1、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探索建立“双主体”教育学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理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明确院系根据产业链的发展方向、行业企业合作伙伴的要求设置专业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聘用兼职教师等的职权。

修订和完善现有不适应学校转型发展的规章制度,形成一整套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推进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形成以教学为中心,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内部管理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以建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体制为重点,积极推进教学、干部人事和管理服务等一系列制度建设,集聚体制机制优势,推动转型发展。

2完善经费投入保障

加大对转型发展成效显著院系(专业)的经费支持力度,重点用于相关院系支撑区域产业升级重点专业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工程实践中心、先进技术实习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建立高效有序的运行机制

相关职能部门要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放办学、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文件,规范各项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要求、政策措施、相关责任、检查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保证学校转型发展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发展规划处

20149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