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规划(征求意见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我校获批我省第二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后再度定位,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实现更名大学目标的关键时期。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增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高等教育则肩负着继续推进教育公平和转型发展的双重战略目标任务,同样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诸多挑战。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明确新的目标任务、发展思路、战略重点和保障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学校未来五年事业发展的基本遵循,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南阳师范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十二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在南阳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坚持依法治校,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妥善应对高等教育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挑战,紧紧围绕“两大跨越”“三大提升”总体目标,抢抓机遇、务实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二五”事业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学校办学规模稳中有升,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开创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办学定位更加明确,办学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时期,学校确定了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和更名大学的战略目标,进一步明确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确立了全面推进转型升级,使学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更高,学校的应用型特征更加明显,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持续发展、学术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突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整体水平全面提升的综合办学目标,提炼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办学思路;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6个,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农学、历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形成了本(专)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互衔接、教师教育与应用型教育比例协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融合发展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新格局。
(二)调整院系设置、优化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十二五”时期,学校加强专业调整改造力度,对院系专业进行整合优化,新成立了机电工程学院、农业工程学院、珠宝玉雕学院、空间信息学院等应用型特征明显的学院,遴选24个转型专业和6个整体转型学院进行试点建设;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认真探索“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通识+分类”521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逐步形成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学校实现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零的突破;“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天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先后获批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河南省首批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河南省首批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试点高校;先后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二等奖、“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总冠军和总亚军以及各类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46项、省级奖项1104项;先后有3000余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学校荣获“2013年度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三)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时期,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7项,省部级项目404项,其中2013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87项,连续3年在全国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跻身全省前十。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00余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57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4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四个学科获批升级重点学科,“昆虫生物反应器创新型科技团队”和“河南省先进材料设计与开发创新团队”获批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大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对接模式研究”团队获批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1年成功获批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并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中期验收,2015年获批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培养基地,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实现新跨越、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先后组建了“新能源材料及其转化应用”、“中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安全”四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高起点建设科技示范农场,与河南省社科院、南阳市委市政府等先后合作共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南阳分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智慧城市研究院,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撑,与南阳高新区联合组建南阳师范学院大学科技园。先后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西南大学、天冠集团等签署校企、校地、校际合作协议。2014年被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
(四)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构建人才高地。“十二五”时期,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紧抓培养、引进和使用等关键环节,引导人才集聚,在“卧龙学者计划”和“双百计划”基础上先后启动“骨干教师国内外培训计划”“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和“选聘海内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积极营造吸引凝聚人才的良好环境,师资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88人,其中教授133人,副教授3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6人。先后聘任“卧龙学者”26人、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导师59名,有多位教师先后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河南省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委宣传部百优人才等荣誉或称号。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以教授、博士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的人才队伍,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人才集聚效应逐步彰显。
(五)招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十二五”时期,学校积极推进招生政策改革,不断优化生源结构,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近2.6万人,成人在籍生1.8万余人。建成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南阳分市场在我校挂牌,成功获批为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河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个创业项目获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7个创业项目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业体系建设引导资金扶持项目,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和“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称号,《河南日报》头版以“群星闪耀育英才,卧龙学子铸品牌”为题刊文报道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办或承办“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欧盟—中国合作研讨会、中国第九届灾害史年会、中西部无机化学年会等大中型学术会议400余场。对外办学取得阶段性成效,与韩国全州大学合作举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通过教育部审批,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联合举办土木工程、物流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与芬兰萨沃尼亚应用科技大学、瑞典梅拉达伦大学签署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进一步深化与美国西北大学、北亚利桑那大学和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等的合作。外籍教师管理工作成绩显著,被河南省公安厅授予“境外人员管理服务4A级单位”荣誉称号。
(六)学校支撑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职工福利待遇明显提高。“十二五”时期,学校总资产增加到14.7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资产增加到2.42亿元。数字化校园四统一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使用,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集成工作顺利完成,学校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先后承办了全国第七届农运会乒乓球比赛、河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大型赛事;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增加到170余万册,先后被中国图书馆学会、河南省图书馆协会授予“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全民阅读示范基地”荣誉称号。积极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妥善解决教职工生活难题。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加到8.7万元/年;南区二期专家公寓如期交付使用,唐湾博士公寓开工兴建,解决了710余名教职工,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教工食堂投入使用,解决了教职工工作日午餐就餐困难问题;关心教职员工身心健康,健康检查由每两年一次改为每年一次;坚持开展“三祝一帮”等活动,加大对困难教职工的帮扶救助力度,推动困难教职工帮扶工作精细化方向发展。
(七)优化学校管理结构,创新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十二五”时期,学校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了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教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三重一大”决策规则和决策程序,修订了校党委、行政议事规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章程获省教育厅首批核准,学术委员会在教学、科研等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施了职称评聘、绩效工资、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和内部审计等改革,进一步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督监察,学校顺利通过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对我校的政府性债务审计和法人经济责任审计;增设了法制办、文明办、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社科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档案馆等管理机构,在后勤处增加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加强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将后勤服务中心和科技开发公司合并为后勤服务集团,理顺监管和服务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时期,学校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打造“道德讲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的“36411”模式;通过参与食堂管理、公寓管理等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完善资助方式,基本实现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为8306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4132.89万元,评定发放各类奖助学金1.765亿元,为2499名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发放勤工助学金231.24万元,为275名贫困学生发放临时性困难补助33.47万元,部分解决了学生的生活困难,连续五年荣获“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八)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面对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新形势,学校党委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培养选拔政治强、业务精、治理善、作风正的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党建人才的专业化水平,有力推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科研工作;强化校风学风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爱国爱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凝聚学校共识;2015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办授予“省级平安校园”称号。
二、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经历了“二次创业”的辉煌与艰辛,成绩喜人、亮点纷呈。在充分肯定“十二五”时期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
(一)思想观念需要更新。学校当前处于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首当其冲的是更新观念,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部分同志对于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新形势认识不深,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认识不透,对于学校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对于更名大学战略意义认识不够,抱持守成心态,具有畏难情绪,缺乏创新动力,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调动并内化为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不利于营造学校事业发展良好氛围。
(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加强章程建设、完善治理结构、扩大社会合作、推进专业评价,尚需砥砺前行、任重道远。推进简政放权,推动院系形成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体制机制,还需顶层设计、谋定后动。
(三)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科学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学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存在不足,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科研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学术产出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有所提高,但科研影响力仍有待提高,缺乏具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对于创新发展的贡献率不足。
(四)人才短缺、师资队伍构成不尽合理仍是学校事业快速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流人才队伍单薄,缺乏大师级的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缺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成为学校升级发展的掣肘;尚未形成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管理制度,缺乏双师型教师成为学校转型发展的障碍;人事分配制度和人才激励机制滞后学校事业发展,影响师资队伍积极性,不利于办学效益提高。
(五)校园基础设施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2000年学校升格后,学校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发展,很大程度解决校园用地不足、校舍简陋等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速放缓,但要求却不断提高,加之学科专业调整对于实验实训用地、用房、仪器设备等需求骤然增加,使得学校校园用地、校舍用房及其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现象依然存在,与转型升级发展要求不相符合,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制约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
三、经验总结
“十二五”期间办学实践,为学校今后科学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学校政通人和、事业发展的维系,凝聚着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心血,必须倍加珍惜、继续坚持。
(一)凝心聚力、团结和谐的良好校风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员工,提升精气神、激发正能量,找准学校事业发展和个人自我发展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汇聚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团结和谐的干事创业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明生态,才能确保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十二五”时期通过外引内培,不断引进紧缺急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了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为学校事业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南阳日报以“三百博士聚卧龙,汇聚智慧谋转型”为题在头版头条进行了专门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三)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动力。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能力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校升格以来尤其是“十二五”时期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新形势,对教育供给、布局和结构提出新的要求,破解问题的关键是依靠创新推动供给侧改革,转换学校发展动力、加快学校发展方式转变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使学校在创新发展中回归人才成长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能量,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的人才支持。
(四)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整体推进,才能统筹协调,重点突破,才能引领示范。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我们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告诉我们,必须以高校四大职能为根本着力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只有立足自身实际,坚持教师教育特色、突出地方特色、彰显应用特色,打造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新增长极,采取局部试点、配套改革、示范引领、循序渐进的路径,分阶段实施重点突破,才能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进而实现深度融合、整体推进,完成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布局,奠定更名大学的坚实基础。
(五)依法治校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法治是现代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对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稳定持久的保障作用。只有扎实开展依法治校,坚持学校章程的“基本法”地位,逐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各种配套制度,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确保学校事业长治久安。
(六)加强党的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障。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只有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办学的正确方向,才能够科学谋划学校事业发展,推动学校事业持续科学发展,为顺利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和实现更名大学战略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二部分 “十三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改革未有穷期,创新永无止境。当前,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新常态下高等教育面临双重转型,河南则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学校的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正确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学习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做出新的贡献,是学校的时代担当和全校上下的共同心愿。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改革发展新动力,牢牢把握更名大学战略导向,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开拓发展新境界,开创事业新局面。
一、五大发展理念昭示学校事业发展新思路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学校事业发展的一切举措和行动都要自觉坚定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科学引领转型升级发展,奠定更名大学坚实基础。坚持创新发展作为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学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办学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保障机制创新和评价机制创新等,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着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以及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坚持协调发展作为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充分发挥高校四大职能,将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努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统筹规划转型与升级、教师教育与应用型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以及学科专业的协调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坚持绿色发展作为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师生员工生活品味追求的重要体现,倡导绿色生态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学校,着力改善校园生态面貌、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校园。坚持开放发展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创新交流机制,拓宽合作道路,持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深化拓展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等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借力助势,推进转型升级发展。坚持共享发展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公平、尽心尽力地抓好民生保障,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原则,使全体师生员工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成就感、获得感,提升全体师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二、经济新常态倒逼学校转变人才培养机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正在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的面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当前高等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多重使命,支撑和引领新常态是大学始终秉承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高等教育新形势,因时而谋、择机而动、顺势而为,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材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等,将立德树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拔尖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作出积极贡献。
三、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对学校发展提出新挑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加快,高等教育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已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以绩效为导向、以评价为依据的高等教育资源竞争和以学校社会影响力为生命线的生源竞争日趋白热化。我们只有紧扣转型升级战略主线,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战略主题,秉承特色办学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同质化倾向中精准发力,深化专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做优教师教育、做实应用技术教育、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打造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新增长极,从而实现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以量图大”向“以质图强”转变,才能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谋求事业新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打造高等教育强国,不仅需要一定数量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更需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大幅提升。地方高校的数量和就学人数占全国总数的9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下好“双一流”建设这盘大棋,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不只是少数“尖子”学校的专利,同样需要地方大学的同频共振。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我们必须以升级发展为引领,根据自身实际主动作为、“借力”发展,充分激发学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动力和活力,围绕提高教育质量战略主题,秉承特色办学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同质化倾向中精准发力,深化专业结构调整,集中力量做精教师教育、做实应用型教育、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打造研究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新增长极,从而实现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才能在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中站稳脚跟,谋求事业新的发展。
四、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河南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实施“科技兴豫”“人才强省”两大战略,全面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规划,《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尽快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在若干领域抢占制高点,构筑河南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高地”“鼓励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随着河南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明确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撑能力逐年增强,学校事业发展将面临良好机遇。我们要主动认识、适应和把握省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转型升级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融入南阳发展、助力河南振兴,为建设大美南阳、活力南阳、幸福南阳,为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为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更加出彩发挥支撑作用。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学校发展提出新要求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层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开展合作办学已成为中国高校开展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的同时,也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不仅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竞争压力,也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们必须立足国际视野、坚持开放创新、强化内外联动,以我为主、抢抓机遇,既“引进来”、又“走出去”,以留学生教育为切入点加快教育国际化步伐,构建学校开放办学新格局,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范围与渠道,充分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与办学模式,不断吸纳新思想、新理念,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第三部分“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在客观回顾“十二五”时期取得成绩、冷静分析“十二五”时期存在问题、认真总结“十二五”时期经验和好的做法以及深入研判世情、国情、省情、教情和校情等的基础上,校党委、行政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目标任务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紧紧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着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着力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着力拓展开放办学空间,着力提升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二、工作方针
——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校。
——坚持教学中心,质量立校。
——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强校。
——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坚持稳中求进,试点先行。
——坚持统筹兼顾,协同推进。
——坚持讲求实效,强化落实
三、目标任务
(一)目标
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贯彻落实建成硕士授权单位(2020年)与专业博士学位点实现突破(2025年)“两步走”战略构想,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特色引领、重点突破”发展战略、“协同创新、借势跨越”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四项改革”(全面深化教学领域各项改革、强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改革、积极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共享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四个提升”,完成基本办学条件“一个改善”,开创学校事业发展崭新局面。
(二)任务
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以完善治理结构为抓手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继续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完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治校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文化引领为己任,积极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大学。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布局,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基础和主体,存量调整教师教育,增量优化应用型教育,持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探索发展留学生教育,促进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巩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深入实施本科教学工程,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智力支撑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全面育人机制,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等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着力培养身心健康、求真崇善尚美的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质特色专业,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原崛起的需要,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拔尖型、复合应用型和实用技能型人才。
(三)具体指标
1、人才培养
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0000人以上,其中研究生达到1000人左右。本科专业稳定在60个左右,建成10个左右国内高水平专业。获得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国家级3~5项、省级30项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卧龙学子品牌享誉全国。
2、学科建设
年均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以上、横向科技开发和推广项目30项以上;年均进账科研经费达到3000万元以上;年均获得省部级奖励10项左右、发表核心期刊以上高水平论文400篇以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0件以上;打造2个左右在国内领先的特色优势学科,6个左右在省内领先的特色优势学科;建成硕士授权单位。
3、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增至1500人左右;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0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60人;博士学位教师达到500人;“双师型”教师达到500人。教师入选省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达到30人以上;培育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和优秀教学团队5~7个。
4、开放办学
新增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4个,在校留学生达到500人左右;年均选派30名以上教师出国访学、进修;校企合作的力度显著增强;产教融合、校企联动机制更加完善。
5、条件保障
到2021年,实现年收入达到7亿元以上;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仪器设备总值达到5亿元以上;文献资源与智慧校园建设满足需要;校园面积进一步扩大;新增教学科研实验用房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校区布局和功能分工更趋科学合理。
四、基本思路
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培育和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以升级发展为重点,扎实做好学科建设工作,大力加强研究生工作,力争高层次项目和高水平成果持续产出,不断提升协同创新水平,持续增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以转型升级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伍建设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以重塑大学精神为核心,加速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进程,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协同共进、系统整合,优化育人环境,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养师生员工人文精神、提升师生员工人文素质。以确保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健全服务体系,拓展服务功能,全力打造设施先进完备、管理规范高效、服务便捷周到的校园与公共服务体系。
以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开拓创新能力,坚持不懈加强基层党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以修订大学章程为契机,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完善治理结构,建设“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提升资金筹措能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优先保障转型升级发展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同步改善民生。以智慧校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利用优质在线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慕课和视频微课等教学方式改革。以规范执行流程为路径,周密组织,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强化责任,扎实做好规划前期宣传引导、中期检查评估和后期验收,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第四部分 “十三五”时期学校事业发展重点领域目标措施
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国家及区域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按需设置,注重效益,内涵发展,品牌优先”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对接,完善专业结构优化机制;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支持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多主体”共同培养模式,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设置新的课程模块和学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发展目标
1.全日制在校生达到在28000人左右,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扩大省外招生范围;研究生1000人左右(每年招收300人左右)。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左右。
2.学科专业相对稳定,本科专业稳定到55个,培育10个左右达到省级或国家级建设标准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重点培育服务地方经济、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的八大专业集群;建立专业调控退出机制;扶持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优势突出的新专业。
3.积极建设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就业能力。
4.实施“卓越计划”,推动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机构合作力度,拓展合作广度,共同探索多主体、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力争共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习实训基地10个以上。
5.获得5项左右省级教学成果奖,争取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实现突破。
(二)思路与措施
以学校转型升级发展为主线,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强化素质教育,培养“专业基础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精神足”的应用型人才;以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巩固和提高传统、特色专业优势的同时,逐渐加大应用型专业支持力度,办成既有影响又特色鲜明的优势互补型的专业群;以教学研究项目带动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平台,利用技术优势,建设一批立体化、网络化、共享化的优质教学资源;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推进更加开放、更加个性化的管理制度。
1.立足市场需求,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按照分类管理、分类培养和分类考核的要求,做精教师教育类专业,做大应用型专业,培育好新办专业,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专业和优势专业优势互补的机制;以应用型专业建设为抓手,以八大专业群建设为核心,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在应用型专业建设中探索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及退出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要、学校特色和行业指导为依据的专业建设机制。
2.建立“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按照“通识+分类”、“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分类培养高品位教育师资、高技能行业企业人才、高潜能学术后备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指导方针,创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共同指导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努力推进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积极探索边学习边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工学交替培养方式,建立由两支培养队伍(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或能工巧匠)、两个培养阵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培养专业人才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3.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创新创业资源;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完善课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在大学文化社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三个课堂”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新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和办好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校园环境;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点、行业特征的“研究性、多元化、协同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4.采取新举措、新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积极探索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完善校、省和国家三级学科技能竞赛体系;积极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贯通的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建实践教育平台,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更加完备的基于专业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5.构建新机制,提升“本科教学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作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为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提供保障;依照办学定位,突出国家级、省级重点专业优势,以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课群建设和精品课建设为龙头,加强本科教学工程培养和建设,探索构建“试点带动、精品示范、整体提升”的校内本科教学工程培育机制。
6.强化布局安排,培优教师教育。基于教师资格“国考”背景,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突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培养“教育信仰坚定、教育理念先进、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突出、身心素质健康、教育研究明显、学习能力较强”的基础(学前)教育优秀师资;健全四年一贯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制度,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实践教学。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部门的合作,坚定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地方中小学教师做好培训工作,完善教育信息平台建设,为地方教育教学及管理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7.健全运行机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学生状况评价新方法;建立管理过程的信息反馈制度,形成集信息收集、传输、处理和反馈于一体的运行机制。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紧紧围绕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以学科体系建设为引领,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学科内涵发展,创新学科建设机制,坚持“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建设模式,抓好科研体制创新,为实现学校的转型升级发展、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一)发展目标
1.改善科研条件,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经过5年努力,累计科研经费达到1-1.2亿元。
2.发表各类各级学术论文3000篇。其中,ESI30篇,SCI500篇,EI400篇,SSCI20篇,CSSCI300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20篇,人大复印收录50篇。导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50部。
3.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项(平均每年3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项(平均每年10项)。
4.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150项,专利300项(发明专利100项,实用专利200项)。
5.获立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5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团队2-3个,创新团队3-5个。省部级以上创新人才5-10名。
(二)思路与措施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进一步拓宽学科口径,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结构,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学科建设体系,努力提高学科群建设效应。抓重点项目申报,推动重点研究团队建设,在确保现有科研水平不下降的同时,力争在重大项目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采取内培与外引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建设思路,完善高水平带头人引进和培养方法,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培养和引进力度,加速建设一支基础扎实、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
1.优化学科建设布局,完成学科建设体系。围绕现有学科优势,综合国家导向和市场需求,依托重点学科,强化特色、推动共享、促进服务、提升效益,初步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将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学科特色,利用地方特有资源,按照“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结构构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2.加强平台建设,健全学术管理制度。按照“学科-平台-项目-团队-人才”五要素建设模式,组织各类学科平台建设,分层次支撑和带动学科发展、交叉和融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进学术管理创新,健全学术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南阳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实和强化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最高权威机构作用,逐步建立完善的学术决策机制,进一步促进建立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既相对分离又有机结合的学术管理体制。
3.加强重大科研平台、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积极寻求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开展实质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与科研人才培养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工作,依托具有优势明显、影响力突出的学科,促进面向行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重点组织实施重大项目研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加强学校顶层设计和跨学科组织,组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基础研究培育项目,以及国家重大专项计划;通过搭建科研合作平台,抓好横向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面向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决策和管理咨询,提升学校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和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
5.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选拔和培育计划,加大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力度。继续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产出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支基础扎实、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意义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以问题研究为导向,通过研究和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培育若干个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推进科研创新团队在组织形式、制度设计、研究方式和方法方面的创新,充分发挥科研创新团队在科学研究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6.实施学术交流拓展计划。加大对学术交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力度,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视野积极扩大开放交流、寻求战略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对话能力;通过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提高我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7.完善科技评价考核机制,改革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标准,加快建立分类管理的制度体系,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坚持分类指导,对不同学科及研究领域采取不同的目标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评价和激励模式,促进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组建科学技术院;坚持分类指导、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落实科研管理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实施重大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和精品成果培育计划,对标志性成果和优秀代表作实施重大奖励,形成有效的示范激励效应,促进研究质量和水平提升。
三、人才队伍建设
主动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学校转型升级发展需要,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和高层次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为重点,紧紧抓住引进、培养、管理等环节,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聘用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加大投入和规范管理为保障,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富有创新和实干精神的人才队伍。
(一)发展目标
1.全校教职工总数达到1700人左右,专任教师1300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达到64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00人。有条件的院系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实现博士化。
2.培养、引进一批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学术地位较高的知名专家学者,其中省级教学名师3-5人,省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5-8人,省级特聘教授1-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2人,省级以上创新人才6-8人。
3.围绕学校转型升级发展,培养、引进一批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引进应用型高层次人才50人,引进、聘用企业行业高级技能人才50人左右,选派300名教师参加实践锻炼。
4.创建2-3个省级教学团队,5-8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稳定精干的学术队伍。
(二)思路和措施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抓手,加快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人才队伍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整体素质的明显改善。
1.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继续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国内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紧缺专业博士、优秀博士、有国外学习工作背景的高端人才和研究团队;继续做好特聘教授的遴选和聘任工作,打造一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做好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重点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定向访学或做博士后,着力打造一批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引领、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研究方向明确、研究成果突出、在国内知名的教研、科研团队,充分彰显高层次人才在学校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2.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岗前培训、课程培训、骨干研修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逐步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方式,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学科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和高素质管理队伍建设,为学校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切实保障。
3.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绩效评价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适用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优化岗位设置方案,构建岗位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分类管理要求,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促进学校发展目标的管理体制;强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打破既有利益壁垒,构建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新的分配体制机制。
4.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充分考虑现有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学术带头人、教学名师为核心,以平台建设为基础,制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规划,设计科学合理的团队宏观布局;根据教学、科研不同分类,以不同标准建设不同类型的教学、科研团队。
5.继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师德师风监督评价机制;积极推进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使师德师风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并自觉按照师德师风规范要求履行教师职责。
四、校园文化建设
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快建设具有社会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校园文化成为激励全校师生工作、学习热情和促进素质教育开展的有效载体。
(一)发展目标
1.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2.建设“文明校园、创新校园、活力校园、数字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平安校园”,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3.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打造一批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品牌活动项目,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思路和措施
实施“立德树人”工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其纲领和核心灵魂,在打造高品位校园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努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民主平等的校园制度文化、敬业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
1.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开展学校精神大讨论,认真总结我校几十年来建设发展中积累形成的艰苦创业精神、本科评估精神、党建评估精神、申硕精神、全国文明单位创建精神等,并以此凝练出学校精神,确立广大师生高度认同的精神支柱;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2.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校园公共场所人文景观建设,运用雕塑、书画建筑等提升校园文化形象,规范学校形象新标识,高标准打造新的形象宣传片;全面规划建设好大学生活动场所,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规范学校内部和周边环境,构建干净、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
3.加强校园文化新载体建设。发挥网络与新媒体和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重要作用,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实施数字校园建设,更新学校门户网站,体现学校特色,提高社会点击率;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公寓自管会、网络宣传员等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加强校园文化创新建设。通过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主题和载体创新之路,不断增强校园文化的活力:在思路上创新,从活动的整体策划、宣传渠道、活动内容、参与方式等方面上进行创新,结合学校转型发展的大局,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在主题上创新,提倡“主题活动”式,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主题活动内容、形式,推进主题活动辐射式、主题活动立体式,结合时代特点、学生成长需求,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在载体上创新,充分发挥自媒体、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平台,创新育人环境。
5.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围绕志愿服务、科技创新、文艺体育等内容,提高师生技能,彰显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一院一特色”的文化品牌,培育一批反映学校核心价值观和师生价值追求的精品文化品牌,构筑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平台、新亮点。
五、校园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原则,以服务理念提升为先导,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核心,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以健全服务体系为重点,按照服务型校园建设的要求,整合利用各类资源,不断优化设施配置,努力提升服务能力,为学校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强支持。
(一)发展目标
1.新增教学区建筑总面积6.5万平方米。建设唐湾博士公寓6.8万平方米住宅区。完成西校区供水、供电、道路等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东、中校区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水电路布局完整。以南阳市内河改造为契机,进一步做好西校区绿化美化等校园环境改造工作。
2.力争到2020年仪器设备总值达到2.8亿元,各类分实验室达到240个,实验用房面积达到18万平方米,实现多媒体教室普及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领先同类院校。
3.到2020年馆藏纸质图书超过200万册,电子图书150万册。确保图书馆周开放时间达到90小时以上,网络资源服务全天24小时开放。
4.构建“智慧校园”初步形态,实现“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初步转化。
5.建设国有资产使用评估体系,实现国有资产动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思路与措施
加大“基础保障”工程实施力度,按阶段分步骤形成以校园信息化管理为基础,集教学科研服务、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学生社区生活服务为一体,配套合理、功能齐全、资源节约,适应个性化需求的教育教学服务体系和高效规范的管理服务体系,明显提升服务质量,为学校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学校发展需求。完成唐湾博士公寓、西校区综合训练馆(1.5万平方米)、教学楼(2.5万平方米)、科技楼(2.5万平方米)等项目建设;完善各建设项目周边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西校区整体输配电改造工程。
2.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加快大容量、可拓展、高质量的网络教学服务平台建设,购置相关软硬件,满足精品课程、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与运行的需要和要求;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适当增加相应的网络教学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实现教学方式网络化、教学内容个性化,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以人才培养目标需求为根本,以应用能力提升为核心,整合实验教学资源,通过充分调研论证,吸收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
3.优化文献资源结构,建立图书资源合理布局。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和发展,以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为目标,逐步实现系统化、网络化图书管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学术资源门户系统,实现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的整合;创设优质服务环境,注重用户体验。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馆员综合素质;创新管理,优化业务流程。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益和用户满意度。
4、完善“智慧校园”建设管理体制。明确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资产管理。制订、完善《南阳师范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引进国有资产管理软件系统,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动态平台;编制《南阳师院国有资产使用综合评估体系》,促进国有资产根据教学、科研在各单位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国有资产办学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六、开放办学
夯实开放办学的指导思想,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挖掘组合社会优质教学资源,顺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建立以开放办学推动教学科研建设的理念、体制和机制,拓展国际交流的渠道和领域,促进学生生源国际化、教师科研国际化,增强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
(一)发展目标
1.拓展合作办学途径,提升合作办学层次。实现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5个,硕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6个。与国外3-5所高校达成协议、实现互派留学生,在校留学生规模达到100人。建成海外汉语推广基地2-3个。
2.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争取20-30批次的国外培养。选派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进修、培训和访问15-20批次。
3.聘请外国专家和外籍教师(包含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短期讲学、合作科研。以院系为主导的高级引智项目、科研合作聘任教授20-30批次。
4.各类培训、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学生数达到40000人次。
(二)思路与措施
继续深入实施“开放办学”工程,深入贯彻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学校的对外开放,丰富国内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内容,坚持务实合作、高效合作和长久合作,搭建互利双赢的对外合作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拓宽办学渠道,密切校地、校企和校际合作,探索校企合作的一体化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工作,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1.扩大对外开放范围,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以围绕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为目标,深入贯彻实施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学校的对外开放,丰富国际合作交流的内容与形式,坚持务实合作、高效合作和长久合作,搭建互利双赢的对外合作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2.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核心,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目标,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在与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集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针对珠宝玉雕、自动化、农学等学科和领域,加强校地合作,共同组建创新团队,为地方支柱产业升级发展和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撑。
3.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拓宽继续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完善继续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建设远程开放的继续教育平台,在稳定在职本、专科学历教育招生规模的同时,不断推动继续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地方人力资源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
七、特色办学
稳步推进地方性、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已有的优势与不足,打破原有观念局限,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应用型教育的着力点,培育和发展能体现学校竞争力的新特色,形成学校整体特色,进而在特色中上水平。
(一)发展目标
办学特色鲜明,整体水平位于国内同类高校先进行列,建设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二)思路和措施
继续实施“特色名校”工程。在办学理念上,形成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在学科建设上,拓展原有的学科特色,延伸到学校其他学科领域,形成学科整体特色;在科学研究上,以特色抢占制高点,形成科研优势;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人才培养过程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建设;在社会服务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特色服务社会;在学校管理上,构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校园文化上,突出和彰显办学特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1.巩固发展地方性、教师教育两大办学特色。把学校特色建设融入到南阳市乃至河南省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使我校办学特色从地方走向全国、创出品牌。立足南阳丰厚的人文资源,重点打造好汉文化、玉文化、中原曲艺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研究;立足南阳得天独厚的生物质资源和区域优势,重点打造伏牛山昆虫生物学、南水北调源头区域环境保护等特色研究,精心培育地方特色鲜明的学科品牌。着力提升服务基础教育能力,深入开展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研究和课程改革,强化教师教育学科优势,突出基础教育研究,培养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突出师范教育特色。
2.培育和发展应用型教育新特色。围绕特色抓学科专业建设,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寻找特色发展方向,搭建学科专业建设的创新平台;围绕特色抓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培育特色研究团队;围绕特色抓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积极开发各种自主学习的平台和资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围绕特色抓教学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管理上水平,服务上层次;围绕特色抓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学生工作机制,倡导德育教育个性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五部分 “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加速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是基于世情国情政情教情校情下学校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经济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新形势下治校理政的总方略。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科学谋划长远发展,也要坚定目标狠抓落实,我们应着眼于更名大学战略目标,以坚定的政治自觉、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全面贯彻转型升级战略部署,齐心戮力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争创学校改革发展新作为。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将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校风学风和师德师风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进一步健全和推进“大德育”观引导下的全员育人体系,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引领型、发展型学生工作体系建设,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法载体,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坚持和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薄弱环节,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积极探索教职工党支部参与本单位重要事项讨论决策的机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确保发展党员质量。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和改进校、院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政班子领导能力建设,通过领导班子联系基层和学习调研制度、民主生活会、党支部组织生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工作作风和领导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觉悟高、大局意识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领导班子。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使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知识结构等更加合理。推进干部培训工作,积极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健全干部挂职锻炼和轮岗交流制度,不断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坚持党管人才,探索完善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坚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师生员工,注重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积极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切实督导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内问责条例,强化责任追究。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针对学校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健全基层党组织监督工作机制,推进以制度建设为重点的惩防体系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力度。
(六)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重视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支持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加强党对群团工作领导,支持群团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认真落实离退休职工的政治待遇,充分发挥老同志作用,支持他们为学校发展多做贡献。扎实做好校友工作和各界人士的联络沟通工作,团结和凝聚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二、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
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改进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构建完善科学的制度体系。
(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党委会议、党委扩大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等议事规则和会议制度,完善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对党政决策会议的职能定位、参加对象、决议范围、议事程序、决议执行和督促检查等进行明确界定,形成系统、规范、操作性强的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学校民主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二)积极推动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
以《南阳师范学院章程》为基础,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设科学、规范和民主的管理体制,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局面。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和民主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党代会代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办法。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探索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推动民主管理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全覆盖。推进信息公开和民主监督,提升民主监督效率水平。
(三)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不断完善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权力制度体系和执行规范,进一步彰显学术权力,有效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学科水平和科研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进一步完善学术权力制度体系,依照章程和有关制度,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学术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学校学术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营造活跃自由、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深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利于促进专业发展、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运行管理、有利于学生日常管理的宗旨,科学界定校院二级管理职责,建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促进专业发展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按照责权一体化的原则,优化管理流程,规范并加强二级学院建设,确保校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效。
三、加强财务工作,保障资金合理使用
(一)提高财务管理能力
进一步加强财务分析工作,逐步建立学校办学成本、办学绩效、财务风险等重要事项的财务分析机制。进一步强化学校年度预算编制的事先论证、执行监督与绩效考评,逐步推行各单位下年预算拨付与上年预算执行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制度。建设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达到财务会计信息资源共享。
(二)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加强与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坚持“以贡献求支持”原则,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教育、科技、校友资源,通过显著提升资金筹措能力、资金管理能力、资金运作能力,提高学校整体经济实力。认真做好资金筹措的调研工作,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调整学校的收入分配政策,有效调动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的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统筹校内资源
围绕规划目标,科学分配预算,调整支出结构,统筹考虑资源配置。统筹房屋、场地、设备等资源分配,建立重大项目专项基金,集中资源,确保重大计划和工程与改革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深度挖潜,节约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年终财务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制度,促进各类资金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提升审计工作层次和水平
探索和完善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重点,以促进提高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防范风险为目的的管理审计模式。着力构建和发展“服务型”内部审计,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学校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实现学校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升级。
四、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进程,建设“智慧校园”
充分认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全局性,认真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部署,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按照“规划引领、统筹部署,巩固成果、创新拓展,深化应用、突出重点,强化培训、示范引导”的工作方针,以业务流程再造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以师生满意度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唯一标准,明确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深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云计算平台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智慧校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物联系统工程建设等,努力实现“数字化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过渡。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继续建设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加强校际广泛共享;指导院(系)利用在线开放课程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改革,推动学校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走向社会。全面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重点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深化普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和典型示范推广力度。建立健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体和课程平台的自我管理机制,落实课程建设、应用、引进和对外推广的工作规范,对课程平台的安全、运行及服务进行规范管理。
五、强化统筹规划,狠抓规划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面对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省情、教情和校情,面对转型升级的历史重任,学校汇聚众智编制了“十三五”事业规划。为把“十三五”规划改革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必须切实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周密组织、规范程序、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着力解决关键性问题,使“十三五”事业规划总体目标和各项指标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前期宣传引导
2016年是学校“十三五”事业规划的开局之年,学校上下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部署、周密组织,做好规划各项宣传引导工作。宣传工作要结合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和更名大学战略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规定动作,掌握好节奏、力度、重点和效率,注重策划、内容、表达和手段创新,增强宣传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以最大程度凝聚共识,为规划起步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加强中期检查评估
2018年是学校“十三五”事业规划的中期督导年。为有效推进规划总体目标和各项指标任务的进展,学校将组织工作组对各二级单位进行跟踪指导和督促检查,通过现场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翻阅资料等形式,查摆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倒排整改时间表,扎实推进整改工作,确保按要求整改到位
(三)加强后期验收
2020年是学校“十三五”事业规划的收官之年。学校上下要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强化责任,在抓好贯彻落实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质量验收,及时盘点“十三五”事业规划执行情况,认真分析规划实施进程中存在问题,科学总结规划实施进程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要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认真推行责任追究、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狠抓落实,我们就一定能让蓝图化为现实,打好转型升级发展这场攻坚战,实现更名大学宏伟目标。
2016年,对于学校事业发展来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十二五”顺利收官,“十三五”良好开局,学校进入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关键时期。
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过去的五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顽强拼搏,奋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学校外部环境更加有利,内部活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日益提升,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基本奠定。
立足现在,我们信心百倍。2016年是学校转型升级发展提档增速、提质增效的开篇之年。“千帆竞发勇者胜,敢立潮头创辉煌”。我们坚定转型升级的道路自信,既来自于校党委、行政对于学校事业发展“时和势总体有利,但艰和险在增多”的冷静判断,又来自于全校师生员工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忧患意识和开放胸襟。我们要在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轴,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并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奋力书写学校事业发展浓墨重彩的新华章,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美好的蓝图终将变为现实。
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经过五年的发展,到2020年,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特色和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若干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整体办学实力位居国内同类院校前列,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基础格局充分奠定,基本实现由地方性、师范性大学向特色鲜明、水平较高的地方性、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转变,成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社会服务基地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实现质的飞跃,更名大学基础基本奠定。